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手抄报

5月12日防震减灾手抄报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冷静的板栗

地震发生时应沉着应震,立即采取行动避震。假如你的行为镇定自若,就会获得安全,躲过灾难,否则,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我爱学习网小编整理了“5月12日防震减灾抄报”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5月12日防震减灾抄报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扩展阅读:地震监测预报【一】

地震孕育过程中常常出现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质学、大地测量学、气象学及生物学等学科领域中的各种异常现象。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我国有70多次中强以上地震前记录到1000余条前兆异常。由于地震孕育和发生过程是极其复杂的,因此,地震前兆也是丰富多样的。经过整理和研究,可将这些异常归为10大类:地震前兆、地壳形变、地磁、地电、重力、水文、地球化学、地下流体(水、汽、气、油)动态,应力应变、气象异常、宏观前兆现象等。

以上前兆地震工作者都进行了科学的监测。只有综合分析、研究这些前兆,才能捕捉到地震前兆信息。

世界上第一台地震

观测和记录地震仪器叫“地震仪”。公元132年7月(东汉汉顺帝阳嘉元年)张衡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观测地震仪器——候风地动仪。它有八个方位,每个方位上均有一条口含铜珠的龙,在每条龙的下方都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该方向龙口所含铜珠即落人蟾蜍口中,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当时利用这架仪器成功地测报了西部地区发生的一次地震,引起全国的重视。这比起西方国家用仪器记录地震的历史早一千多年。张衡开创了人类使用仪器观测地震的新纪元,他被誉为地震仪之父。

何谓地震预报

地震预报的三要素是什么?地震预报是对地震发生的时间、地点、震级以及地震影响烈度和破坏易损程度的预测。通常,地震预报的三要素主要是指发震时间、地点和震级。

房屋抗震【二】

地震是可以预防

我国对于地震预防大体上分为预测和预防两个方面。预测是通过观测仪器所记录到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报,从而达到减轻震灾的目的。另一条途径就是预防,因为人和财产的伤亡损失主要是在建筑物内造成的,所以,加强房屋抗震的工作十分重要。

加强房屋抗震工作,在基本建设的投资上可能增加一些,但从长远的观点看还是有利的,特别是某些大城市、大工矿、交通干线、电力枢纽、国际工程等政治、经济中心,在确定地震危险区之后,更应该严格按照防震抗震设计的要求进行建设,做到有备无患。

精心施工,注意质量

唐山地震使整个唐山市几乎全部毁灭,其主要原因之一是震前的唐山是一座没有设防的城市。

历史的经验教训证明:地震对人类最大的破坏大多是以建筑物的倒塌造成的。可以说建筑物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命及财产的安全,为了把地震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程度,国务院于1994年确定了防震减灾十年目标,即:“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争取用10年左右的时间使我国大中城市和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地区具有抗御6级左右的地震的能力。”1998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1999年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颁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防震减灾条例》,2001年11月国务院又颁布了《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条例》,这些法规都明确规定:重大建筑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新建、扩建、改建建设工程,必须达到抗震设防要求,做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震区群众在实践中对房屋抗震经验进行了总结:

(1)地基要严格处理,夯实打牢;

(2)房屋布局和结构要合理;

(3)房屋要矮,各部位高低最好一致;

(4)尽量减少屋顶重量;

(5)砌墙沙灰饱满,增加墙体的抗拉强度和整体性;

(6)多层建筑物应尽量使用框架结构,至少应使用地梁、圈梁,增加房屋的整体性。

总之,注重建筑质量,加强抗震设防,做好震前建筑工程的抗震工作,对于减轻地震灾害损失具有重大意义。


相关推荐:

手抄报图片

春天手抄报的内容

六一手抄报内容资料

简单又漂亮的感恩节手

喜迎十九大手抄报图片 四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