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手抄报

重阳节手抄报内容资料:敬老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飘逸的大炮

我们都知道九九重阳节又被称为老人节,那关于重阳敬老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小编精心为您整理的“重阳节抄报内容资料敬老”,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更多详细内容请继续关注我们哦。

重阳节抄报内容资料敬老1

敬老节的传说

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差点儿丧了命。恒景病愈后辞别了妻子和乡亲,决心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恒景访遍名山高土,终于打听到东方一座最古老的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在仙鹤指引下,仙长终于收留了恒景,仙长教他降妖剑术外,又赠他一把降妖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该回去为民除害地”仙长送了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菊茯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

恒景回到家乡,下百初九的早晨,他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座山上,然后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吹来阵阵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瘟魔戛然止步,脸色突变,恒景手持降妖剑追下山来,几在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传下来。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

敬老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乐趣。

重阳这一天,人们赏玩菊花,佩带茱萸,携酒登山,畅游欢饮。九月重阳,天高云淡,金风送爽,正是登高远眺的好季节,因此,登高便成了敬老节的重要习俗。住在江南平原的百姓苦于无山可登,无高可攀,就防止米粉糕点,再在糕面上插上一面彩色小三角旗,借以示登高(糕)僻灾之意。

敬老节还有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等风俗。茱萸,也叫越椒,是一种重要植物,气味辛烈,可以防止恶浊重阳花糕是用粳米制成的一种节令美食。

重阳节抄报内容资料敬老2

名人敬老佳话

毛泽东向教师敬酒

1959年6月25日,毛泽东同志来到阔别32年的故乡韶山,他特意邀请自己在私塾读书时的教师、85岁的毛宇居一起用饭,席间热情为老师敬酒。毛宇居不胜荣幸,感慨地说:“主席敬酒,岂敢岂敢!”毛主席却笑盈盈地回答:“敬老尊贤,应该应该!”

周恩来不忘师恩

1952年2月,南开大学老校长张伯苓突患脑血栓逝世,周总理参加了治丧委员会并送了花圈,挽联上写着:“张伯苓老师千古,学生周恩来敬挽。”张伯苓病故后,周恩来一直惦记着张家的生活,自然灾害时期,周恩来把自己的购物证给张伯苓夫人,还派人给张夫人送去500元,并嘱咐交际处对张夫人及其子女的生活要备加关照。

朱德给老师让座

1959年,朱德同志在云南政治学校礼堂看戏,开演前,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务员引了进来。朱德一眼便认出,那位老人是自己早年在云南陆军讲武堂学习时的教官叶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礼,礼毕又紧紧握住老人的双手将座位让给老人,待老人坐下后,他自己才坐下。

彭总穿便服见教师

1957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30周年纪念日,这一天,彭德怀元帅身穿便服,准备接见北京市部分中小学教师代表。工作人员提醒他说:“彭总,您是国防部长,应该穿军服才好。”彭总说:“今天是去见老师,学生见教师应该穿便服。”接见的时候,彭总穿着便服,频频向老师问好。

陈毅为母洗尿裤

1962年,陈毅与夫人张茜随同周恩来总理出国访问,归来途经成都时,得知八旬老母生病,住在弟弟家中,当天就与张茜去探望。由于老人病重,小便尿在裤上,陈毅去更换,并恳切地说:“我小时候,您不知给我洗过多少次尿裤,今天我给您洗一次尿裤,也报答不了您的养育之恩。”于是,陈毅与张茜一起动手,为母亲洗了尿裤和其他衣物。

冯玉祥为老人让座

1938年6月的一天,冯玉祥来到河南鲁山县视察。这一天,鲁山县城召开群众大会,欢迎冯玉祥的到来。冯玉祥到现场一看,只见县府的大小官员都坐在前排的长凳子上,后面站着的是年老体弱者。这时,冯将军对县长说;“你们把位置搞错了。快把给我准备的这把太师椅拿下去,让60岁以上有胡子的老人到台前来坐。你们这些官员到凳子后面站着,我站着讲,你们站着听,好不好?”县长一听,臊得脸通红,连忙照办。

鲁迅一生遵母令

鲁迅平常不多喝酒。他在小时候,母亲常提到父亲酒后失态,并告诫他长大了不要多喝酒。鲁迅遵母令,一生从未喝醉过。

鲁迅的母亲爱看小说。当母亲由家乡移居北京后,鲁迅在上海买了些畅销小说给母亲浏览消遣。在《鲁迅书简》一书中,所收鲁迅写给母亲的问安信,就有50封之多,拳拳赤子之心可见一斑。

华罗庚成名不忘师恩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成名之后不止一次说过:“我能取得一些成就,全靠我的教师栽培。”1949年,华罗庚从国外回来,马上赶回故乡江苏金坛县,看望发现他数学才能的第一个“伯乐”,王维克老师。他在金坛作数学报告时,特地把王老师请上主席台就座,进会场时让老师走在前面,就座时只肯坐在老师的下首。

李宗仁尊师若父

李宗仁幼年的教师曾其新,驼背弯腰,人们戏称“曾背锅”。别看其形陋貌丑,李宗仁先生却敬若父辈。因曾年老无依,长期随军,由李宗仁出钱奉养。李宗仁还在司令部驻地附近修建房屋,给老师静居。并派一名副官专门侍奉,李每天还要亲自去问安。李宗仁的另一名姓朱的老师,也长期随李宗仁起居。李对其照顾无微不至。老百姓都说,在李将军身上,真正体现了“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师生之爱,得恩不忘报,实乃大丈夫。

重阳节抄报内容资料敬老3

敬老名言

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2、挟泰山以超北海,此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庄子)

3、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两人,更相为命。(李密)

4、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

5、将出牵衣送,未归倚阁望。(黄遵宪)

尊老爱幼能使家庭更加和睦

1、子孝父心宽。(陈元靓)

2、老年时像青年一样高高兴兴吧!青年,好比百灵鸟,有它的晨歌;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康德)

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孟郊)

4、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意大利谚语)

5、我望着摇篮,我的儿子在成长,我没有休息的权利!(何塞·马蒂)

尊老爱幼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德

1、老来受尊敬,是人类精神最美好的一种特权。(司汤达)

2、对老年人的尊敬是自然和正常的,尊敬不仅表现于口头上,而且应体现于实际中。(戴维·德克尔)

3、对父母养育之恩的报答,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俗语)

4、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苏霍姆林斯基)

5、与其批评孩子,不如做个榜样。(茹贝尔)

尊老爱幼重在关爱

1、必须拿出父母全部的爱、全部的智慧和所有的才能,才能培养出伟大的人来。(马卡连柯)

2、没有父母的爱培养出来的人,往往是有缺陷的人。(马卡连柯)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俗语)

4、你不同情跌倒在地的老人,在你摔跤时也没有人来扶助。(印度谚语)

5、用殴打来教育孩子,不过和类人猿教养它的后代相类似。(马卡连柯)

尊老爱幼应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1、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鲁迅)

2、莫把心爱的儿子留在你身边,放他出外锻炼才会名满天下。(泰国谚语)

3、为了孩子,我的举动必须非常温和而慎重。(马克思)

4、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孟子)

5、子曰:孝,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也。(康熙)

重阳节抄报内容资料敬老4

敬老的宣传标语

1. 孟母教子千般苦,亚圣报恩成大儒。

2. 家家敬老老年人,人寿年丰福满门。

3. 全面小康社会进步,老人应当优先享福。

4. 今天你敬老,明天儿敬你,世代好家风,美名传千里。

5.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今天你敬老,明天敬你老;人人都敬老社会更美好。

6. 当官不敬老,不是好领导;当官先敬老,人人都说好。

7. 人生都有夕阳红,尊老敬老树新风。

8. 老人安天下安。

9. 家和万事兴,敬老要先行。

10. 对老人尽一份孝心,给社会添一分和谐。

11. 宽老人心,养老人身,急老人想,感老人恩。

12. 文明道德千万千,孝敬老人排在先。

13. 养老有责,敬老光荣,虐老犯罪。

14. 做文明城市主人,行敬老助老善事。

15. 忠心献祖国,孝心敬父母。

16. 加强基层老龄工作,共同创造和谐家园。

17. 尊老为德,敬老为善,爱老为美,助老为乐。

18. 以人为本先敬老,子孙后代都说好。

19. 敬老情系你我他,邻里互助进万家。

20. 打造温馨和谐家庭,慰籍老人颐养天年。

21. 尊老的家庭是幸福的家庭,敬老社会是和谐的社会

22. 尊老敬老是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时代风尚。

23. 人间美德忠和孝,世间之交信和诚。

24. 尊老敬老仁之本,和谐社会孝当先。

25. 齐家美以孝,立世贵以和。

26. 弘扬孝道文化,共建和谐济宁。

27. 树敬老之风,促社会文明。

28. 赡养老年人是每个家庭成员应尽的义务。

29. 以人为本,善待老人

30. 家和万事兴,敬老树新风。

31. 把温暖送给父母,让情爱陪伴老人

32. 情系老人冷暖,真心济困解难。

33. 孝亲敬老是人类高尚品德的体现。

34. 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

35. 关爱老年人口,弘扬敬老新风。

36. 构建和谐社会,弘扬敬老美德。

37. 尊老人敬,助老风和,人间美好,社会文明。

38. 老人安泰,国家昌盛。

39. 老年人的幸福是儿女的光荣。

40. 做好老龄工作,发展老龄事业,促进社会稳定。

41. 加强领导,强化宣传,增强全社会的老龄意识!

42. 党政领导要做尊老敬老的模范!

43. 要努力探讨做好新时期老龄工作的新举措!

44. 全社会都要关注支持老龄工作!

45. 要努力让老年人过一个幸福、安宁、保持尊严的晚年!

46. 要使全社会牢记、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之名言!

47.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会老,让我们共同为老人营造温馨幸福的家园!

48. 五福呈祥,老人至上!

49. 家有老,胜万宝。

50. 争做敬老模范,共建美好家园。

51. 办好老年事业,促进社会和谐。

重阳节抄报内容资料敬老5

敬老的文化涵义

传统美德

每一个民族、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生命力,都有它独到的魅力,但是中华民族,以深挚的情感,凝聚起全中国十三亿人口,以及海外的广大同胞、侨胞,那些传统美德(包括尊老敬老爱老的美德)是功不可没的。

老人,为社会奉献,为家庭奉献,是知识的宝库,是智慧的钥匙,不仅养育我们,还以言传和身教向我们传播做人的道理,虽然我们有时候感觉老人家们知识陈旧、思维方式过于正统古板,但是,老人依然是我们心灵的最后的最坚定的依托,我们在现实中碰壁之后,返璞归真,依然会感受到老人家们传承的是至理名言,依然会感受到属于我们民族的内蕴的品质和理念是不能放弃的。这是我们民族的魂,经由老人们,再经由我们,一代一代传承。引导我们的民族生生不息,引导我们的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所以,我们政府关爱老人社会关爱老人,家庭成员关爱老人,是绝对正确的,应该的。非独重阳(“敬老”)节使然。

关爱老人,就要敬重老人,尊重老人的思维方式和自主选择,就要提供更多的便利使老人感受到关爱,就要自立自强为老人创造更好的颐养天年的环境,就要对老人放手,使他们有高兴的生活方式,就要创造条件使他们树立自己新的社会价值自信和家庭价值自信。

关爱老人,就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事情做起,从现在做起。

《孝经》

孔子在《孝经》中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教民亲爱,莫善于孝”;“夫孝,德之本也”。孔子认为,为人子女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法则,是人们应该身体力行的尽孝心,使父母衣食丰足,身体康健,精神愉快,一句话,生活幸福,自己难道不会因此感到欣慰和幸福吗?

据《二十四孝图说》讲,孔子的弟子子路,因家贫经常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百里之外”。老人去世以后,他“南游于楚”,“积粟万钟”,“列鼎而食”,但却慨然叹道:现在即使再想回到吃糠咽菜、“为亲负米”的岁月,也办不到了。子路之作此慨叹不是因为他有吃糠咽菜的特殊癖好,而是因为他在失去了孝亲的可能性之后,对于孝亲这样一种天伦之乐,产生了强烈的怀念。

孔繁森在聊城工作的一段时间里,每逢元宵灯会,他就用地排车或三轮车推着母亲围城区观看花灯。对于此一时刻的孔繁森,见者有的用潇洒二字加以形容。这形容极其传神。这正是孔繁森置身于孝亲的幸福氤氲中时那种身心快慰舒展情态的生动写照。

相关推荐:

2017年感恩教师节手抄报图片设计

我们的地球手抄报

2017年初中庆祝教师节手抄报图片

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元宵节手抄报简单又漂亮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