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教案

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温婉的未来

培养爱的理念,铸造自信的人格,锻炼社交技能。以下是我爱学习网小编为您整理的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供您参考,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教案栏目查看。

篇一: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能动脑筋尝试使用磁铁.大头针.糨糊.双面胶等不同材料,使小图片固定在不同质地的直立的板上。

2、能分析比较使用不同材料进行固定的特点。

活动准备

1、图片-动植物.人物。

2、双面胶,磁性板。

活动过程

一、出示小图片及各种材料,引起幼儿动脑尝试的欲望。

1、教师:春天真美丽,这里有许多小朋友自己涂、剪的秋天的花和果树、人和动物图片

我们来把这些小图片放在板上,看画讲故事,好吗?

2、讨论:我们用什么办法让这些小图片固定在这几张直立的板上呢?

二、幼儿动脑,根据已有的经验想出几种方法进行尝试。

1、请幼儿将自己的想法表述给大家听。

(可以用糨糊贴,大头针钉。)

2、幼儿自选图片尝试用几种方法来固定,并注意画面的安排。

教师注意观察幼儿的尝试过程并与其适当交流。

(你用什么方法固定小图片的?)

3、幼儿在集体中表述自己尝试使用的方法,并讨论在什么板上用什么方法最好,哪些方法不能用。

4、幼儿再次尝试使用多种方法进行固定,并注意在不同质地的板上选用不同的较为合适的方法

篇二: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了解动物出生的基本方式--胎生、卵生,有探索动物出生的兴趣。

2、能分辨常见动物的出生方式,会进行正确的分类。

3、对动物感兴趣,乐意关爱动物,有继续探索动物出生的兴趣。

活动准备

1、课件-动物怎样繁殖后代

2、动物妈妈动物宝宝图片若干。

3、课件-小鸡是怎样出生的

活动过程

一、音乐游戏:动物宝宝找妈妈,了解胎生动物的特点。

1、听音乐,模仿动物

(1)教师教师:宝贝们,你们真能干!所以今天有三个动物朋友想请你们帮忙,你们愿意吗?

(2)听!他们来了,幼儿猜测它们是什么小动物,它的妈妈在哪里呢?我们一起找妈妈

(3)依次播放小猫走、小兔跳、小马跑音乐,幼儿模仿,在背景图中,找到猫妈妈、兔妈妈和马妈妈

2、通过找妈妈,初步感知宝宝与妈妈在外形上的相似性。

(1)教师动物宝宝和它的妈妈长得怎么样?它们长的很相像,就是大小不一样。

(2)观看熊猫是怎样出生的。

教师:熊猫是怎么出生的?熊猫出生的时候,和妈妈长的怎么样呀?

小结:小宝宝在妈妈肚子里,靠妈妈给他的养份慢慢地长大,最后直接从妈妈肚子里生出来,

这种生宝宝的方式叫胎生。

二、观看课件,了解卵生动物的特点。

1、课件演示

(1)教师我们再来看看小鸡是怎样出生的?

教师:小鸡出生的时候,是什么呀?(鸡蛋)之后怎么变成小鸡的?

(2)师幼共同观看小鸡的出生过程

妈妈一开始生出的是什么呀?

后来小鸡又是从哪里出来的?

你还能想出哪些动物也是这样出生的呢?

(3)教师总结:像这种吸收卵里面的营养,出生后经过孵化,才发育完全,这种出生方式叫做卵生。

2、比较小马和小鸡的出生图,初步感知其中的区别

三、幼儿小组合作,感知判断。

1、幼儿操作,判断哪些是卵生动物哪些是胎生动物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动物宝宝,请小朋友来判断一下,谁是卵生宝宝,谁是胎生宝宝。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评价

教师:这次活动我们学了许多知识,知道动物的两种生殖方式,胎生动物和卵生动物

还有很多动物不属于这两种生殖方式,小朋友课后和爸爸妈妈一起找找这些动物的资料。

篇三: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2、按照蔬菜的食用部分,对蔬菜进行简单非分类。

3、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和记录能力。

活动准备

1、课件-蔬菜

2、蔬菜分类统计表每组一张。

活动过程

一、蔬菜从哪里来?

1、教师提出问题:我们吃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2、幼儿讨论

(从超市买来的,从菜市场买来的,从很远的地方运来的,从地里种出来的。)

二、蔬菜是怎样长出来的?

1、教师出示常见的具有代表性的几种蔬菜

西红柿、白菜、土豆、藕请小朋友辨别一下是哪种蔬菜,并找出我们吃的部分。

2、演示蔬菜课件

帮助幼儿理解不同的蔬菜有不同的生长方式。

(有的长在土里;有的长在水里;有的吃地上的茎叶;有的吃底下的茎)

三、蔬菜分类。

1、出示多种整株蔬菜,请幼儿根据我们吃的部分进行分类。

(叶菜类、瓜果类、根茎类)

2、幼儿分组讨论确定记录的方法,完成常见蔬菜分类统计表。

种类蔬菜名称

菜叶类

瓜果类

根茎类

篇四: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体验味觉,增加味觉经验。

2、品尝、分辨酸、甜、苦、辣、咸的味道

活动准备

1、分别装在5个杯子里味道不同的水。

2、图片-酸、添、苦、辣表情。

活动过程

一、了解5种味道

1.出示5个杯子

教师:这5个杯子里分别放了酸、甜、苦、辣、咸不同味道的水,你们想知道它们都藏在哪个杯子里面吗?

2.请幼儿想办法,怎样辨别出5种味道

二、分辨5种味道

1、现在请小朋友们来当一下大厨师,想办法知道杯子里的水是什么味道的。

2、请幼儿上前来品尝味道,并讲述自己所品尝的酸、甜、苦、辣、咸5种味道

三、体验5种味道

1、 请每个幼儿都自己品品尝一下五种不同的味道

2、教师:小朋友,你能用表情来告诉大家,你刚才品尝到的是什么味道吗?

3、分别请小朋友来表现各种表情,其他小朋友猜猜他品尝的是酸、甜、苦、辣、咸的那种味道

然后想一想自己品尝之后的表情。

四、趣味练习

1、教师:小朋友今天都尝到了哪些味道?你喜欢的是哪种?

2、教师:小朋友们都尝过了这几种味道,那现在就请小朋友想想自己尝到的味道的感觉,

在图上把味道和相应的表情连线。

五、活动总结

幼儿互相交流自己品尝不同的味道时候的感觉。

篇五:幼儿园中班的科学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真丝织物与蚕丝的关系。

2、知道抽丝的简单步骤,学习抽丝的基本方法,探索一根丝的长度。

3、知道我国养蚕抽丝的历史及对人类的贡献。

活动准备

1、为每个小组准备:一个蚕茧,一杯热水,小苏打,小竹条,几种绕丝的工具:纸筒、缠线板等

2、有关养蚕知识、抽丝录像、真丝织物图片(课件)

3、丝巾一条,几种绕丝的工具。

4、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了解蚕丝的作用

1、出示丝巾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说说这条“丝巾”是什么材料做的?(幼儿猜想)

2、教师总结

这条丝巾是这种叫蚕丝的材料纺织而成的(出示蚕丝)

蚕丝是一种优质的纺织原料。

3、蚕丝还可以做什么呢?

(1)幼儿猜想后观看真丝织物图片

(2)幼儿再次回答:蚕丝可以做领带、衣服、被子等。

二、交流讨论蚕丝的来历

1、谁知道蚕丝怎么来的?

幼儿回忆已有认识:蚕丝是蚕吐出来的。(蚕茧只是蚕蛹的保护体)

2、观看有关养蚕图片

3、教师总结

三、抽丝活动

1、观看录像,初步了解抽丝方法

(1)想一想人们是怎么把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呢?

(幼儿猜想抽丝方法并实践)

(2)小朋友讲了许多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方法,蚕茧究竟是怎么变成我们所需要的蚕丝的呢?(观看录像)

(3)请幼儿说出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教师总结:

蚕丝从蚕茧内抽出来的具体方法

摘乱丝——制溶液——浸泡——挑丝头——抽丝

我们把对蚕茧进行处理变成丝这个过程就是抽丝的过程。

2、指导幼儿抽丝

教师:今天,我们就一起当一回抽丝工人,我们抽丝

具体方法我们一边看录像,一边学习每个环节的具体操作方法

(1)摘乱丝(看录像)

提问:现在谁来做个小老师,向大家介绍怎样摘乱丝?

(个别幼儿操作)。

(2)制溶液:是将小苏打浸泡在热水里。

这个溶液是小苏打溶液。

这个溶液内小苏打的含量不同、溶液温度高低都将影响蚕茧抽丝效果。

由于温度比较高,所以热水就由老师来倒。等会在操作中我们必须要注意安全,别被烫伤了。

(3)浸泡:

让蚕茧浸泡在热水里充分浸泡,为了充分浸泡可用筷子把蚕茧压入水中(出示图片),直到蚕茧表面有一些绒毛出现为止。

浸泡时间大概为1分钟。

(4)挑丝头抽丝

教师:当我们挑丝时发现有好多条蚕丝一起粘在上,此时,就需要我们蚕丝进行整理,并找到丝头。

(5)有什么好的方法?

幼儿自由发表抽丝挑丝头的方法,并作好记录(用表1)

请看整理蚕丝的录像。

3、幼儿示范抽丝

学会找丝头抽丝了吗?老师这里刚好还有一个浸泡好的蚕茧,谁来试试找出丝头,请幼儿来做。

4、指导缠绕

我们找到丝头以后,我们要将丝线粘在绕丝的工具接着开始缠绕。

(幼儿说一说自己猜想缠绕工具,并作记录。用表2)

5、幼儿小组抽丝活动

(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抽丝吧,但老师有一个几个要求:

比一比哪个小组抽的好、抽的长;

安静操作,当音乐响起活动停止;并在音乐声中整理材料。

(2)幼儿操作,并做记录,教师指导操作方法

四、交流各小组绕丝工具与挑丝的方法,知道几种缠绕工具的好处与坏处。

1、大家都把丝抽了出来了,但是大家缠绕用的工具不一样,请每个小组介绍本小组的工具,

出现了什么问题,为什么?(幼儿讨论原因)调整自己的记录。

2、请每个小组介绍挑丝的方法,哪种方法最好,并调整记录。

3、教师总结

我们抽丝还真得离不开耐心、细致。蚕丝是最长的天然动物性蛋白纤维,

是高级的纺织原料,被称为“纤维皇后”。一般的蚕茧长度都在1000—3000米之间往往要用很多的时间才能抽完。

古代人们为了解决抽丝时间长的难题,他们创造了各种抽丝机器。


相关推荐:

《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

《桂花雨》教案范文

托班数学教案:积木糖果

幼儿园中班科学活动《植物的弯曲》

大班数学课教案《让谁先吃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