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教案

高中地理必修1《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干净的白羊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教学设计

? 课程标准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运用资料说明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

? 课标解读

“描述地球所处宇宙环境”——宇宙环境是以地球为中心事物,周围的太空环境,指的是整个宇宙,但“重点是太阳系”。要初步了解宇宙是什么?宇宙中有什么?静止还是运动?掌握地球宇宙中的位置?对这些了解、掌握后还要有条理地“描述”出来。

“运用资料说明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行星,而“普通”是指地球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共性,“特殊”是指地球太阳系中其他行星比较而具有的个性,“说明”是要说出理由,要体现理解的思维过程。“运用资料”则是对认知过程要求从感性材料再到理性认识,中间自然要有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过程。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地球宇宙环境,理解天体系统的层次,知道地球宇宙中的位置。

2.知道太阳系的成员,运用资料认识行星绕日公转的运动特征、结构特征,从中说明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普通行星

3.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图1.1“部分天体”一组图文信息,认识各类天体的主要特征;利用网络等媒体,收集天文信息及图片,丰富对宇宙环境的认识。

2.通过阅读图1.2“天体系统的四个层次”,设计相应的简明框图,描述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

3.阅读图1.3“太阳系模式图”和表1.1“行星轨道倾角与偏心率”,归纳九大行星公转运动的共同特点;并依据思考归纳三类行星的结构特征。从上述过程中认识地球太阳系中的普通行星

4.运用相关学科知识,从宇宙环境地球本身的温度条件、大气成分和水等方面,分析地球上出现生命的原因。并以此推测火星等其他大行星,以及太阳系范围之外的天体是否有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以小组讨论的形式,提出确定在宇宙中寻找外星人的方向的见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树立宇宙是物质的和运动的科学宇宙观。破除迷信,反对邪教。

2.通过寻找外星人的探讨活动,一方面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体验自主、合作、创新探究过程和团队意识。另一方面,培育珍惜、爱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只有一个地球”的意识,增强关注人类未来生存空间的责任感。

3.通过认识地球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确立任何事物发展都有其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观点;通过运用资料探讨地理问题,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通过观赏天体照片等相关多媒体信息,激发地理审美情趣。

? 教学重点 地球上为什么有适宜于生命生存和繁衍的环境

? 教学难点 认识地球是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上存在生命物质的条件。

? 教学策略

(一)外在教学资源运用: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图象、表格字据等材料。

2.各种天体彩色图片课件。

(二)学生认知规律的运用

1.先提供感性的事实材料,后分析、比较、归纳理性结论、观点,再用结论、观点去组织、驾驭、解释事实材料,解决实际问题,即遵循“由‘地’导‘理’,又由‘理’解‘地’”的教学原则。

2.创设问题情境,使课堂教学在问题探究、问题研讨活动中进行。

? 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一、地球宇宙中的位置

1.天体

2.天体系统

二、太阳系中的一颗普通行星

1.同向性

2.共面性

3.近圆性

三、地球的特殊性

1.外部条件

2.自身条件

八、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新课标教材必修Ⅰ第一章第一节的内容,即高中地理的开篇章节。教学中,需要教师运用图表信息,以及相关学科知识,分析、探讨、认识宇宙中的地球。本节教学设计,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协作探究、交流互评,培养学生动脑、动手能力。老师的引导启发,有助于学生全面、正确认识地球。老师的鼓励帮助,使学生从多角度展示自己的见解。以小组活动形式提出并寻找外星人的方向,更使学生“异想天开”,勤于思考、富有创意。

本节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课程设计的新思路。但在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过程中,要激发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教学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小编推荐各科教学设计:

、、、、、、、、、、、、

相关推荐:

幼儿园教案:让幼儿在故事情境中,感知

《故都的秋》优秀教学设计

高一生物(上学期)开学第一课教案

中班社会教案:《白色污染危害大》

中班美术教案《烘烤甜甜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