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特色民宅
新加坡购房移民的性价比会相对欧美来说还是高一点。所以,想移居新加坡的国内的买家更需要了解自己购置新加坡房产的住宅特色。下面出国移民网为你解析新加坡特色民宅。
即将去往新加坡留学或者有意去往新加坡留学的同学,想必都多少想要知道一些关于新加坡华人生活的信息,下面小编就为您介绍新加坡住宅风格。
新加坡店屋的“美”不单来自它们设计上的特色,还包括了它们的社会价值。
建筑物其实跟一个地方的文化、气候和历史有密切的关系。欣赏新加坡建筑,不只是式样、美不美的问题。社会背景,以及我们的回忆都是包括在建筑物里面的。
早期的新加坡,大部分市区内的老百姓都住在店屋内。店屋的设计,其实跟多元种族社会有着一定的关系。
在一所店屋里,我们会看见西方建筑物的影子,当中也可以有中国建筑的构件,甚至同时可以看到一些马来建筑风格…… 就好像我们的语言,混合、掺杂了很多不同的风格。”
新加坡天气炎热,日间太阳猛烈,有时又会下起倾盆大雨。店屋前的五脚基就正好为行人遮风挡雨。至于百叶窗和天井,它们都有通风的作用。店屋里面又深又长,如果没有在中间再开窗来取光、通风的话,住在里面的居民根本没有法子感到舒适。
店屋表面上看起来虽然美观,但却无法解决人民真正的店屋问题。很多时候,店屋一层里面就住上了七、八户人家,卫生水准并不理想。
为了改善当年的居住环境,英国殖民政府于1927年成立了新加坡改良信托局,并开始建造以现代主义为主的新型住宅。
现代主义建筑强调形式跟功能的配合,建筑物不可以有无谓的装饰。(当时的)新的建筑美学就是要用简洁的方法来表达美感,摆脱过时的建筑式样的束缚,强调实用性。它们虽然没有装饰,但是建筑师利用了如弧形楼梯这些实用的建设,为建筑物赋予美感,同时也不失实用价值。
式样简朴的60年代建屋局初期店屋,藏着许多人的童年回忆。虽然它们外观统一,但是真的提高了人民的居住环境。它的美在于它的务实。因为(建屋发展局)资金有限、又要建得快、建得多,能给人民带来卫生、清洁的居住环境,这已经是一幅很漂亮的图画。
店屋的美来自它跟附近环境的关系。他说,很多店屋区都有很妥善的规划,邻里内有各种设施,为人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方便。
七、八十年代开始,后现代主义崛起,后现代建筑师对于现代主义的观点和风格有所怀疑,他们觉得建筑物可以采用装饰、具象征性,而且要跟现有环境互相配合。也许建筑师受到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店屋也有了具地方色彩的装饰。
此外,建筑师也在屋顶下工夫,令店屋看起来高低有致。建筑和建筑之间的空间也得到充分的利用,如增设一些休息角落和凉亭等设施,以及在园景的设计上也下工夫,使环境更加怡人。这些改变,使每个店屋区都各有特色。
上个世纪前期,只有社会精英住得起私人住宅,不然就是无家的浪人席地而眠。就新加坡而言,最早的私人住宅住户是英殖民地官员,后来社会冒起的富商及精英, 也开始仿建殖民地风格的私人别墅,如1926年建成的“翠玉楼”,是“文艺复兴热带别墅”典型风格;1930年建成的虎豹楼是“热带装饰派”风格。
50年代的私人住宅建筑师觉得应该以功能主导,形式其次。建筑师以木材建成线条干净的现代化国际风格住宅,如1962年建成的明才园住宅。七八十年代的建筑师如林少伟,则关注住宅的“人性”因素,建成一系列白屋“凯恩泰楼”。
从80年代后期开始,不管是新加坡或以外的建筑师,这时都清楚意识到建筑必须配合热带气候而建,大量利用东南亚传统建筑的材料(如木材)与结构(如开放、 通风),间中含蓄地融合其他地方建筑风格的影响。代表例子是:1991年由建筑师林少伟设计的“王屋”、贝德马尔设计的“民东园屋”等等。
从这看出,?厘岛传统建筑风格对新加坡私人住宅影响深远,包括低矮住宅、屋檐、木板、石墙等,连装潢风格都很类似。
这以后,建筑师把传统建筑元素含蓄地隐藏于背后,注入更多的现代化色彩,包括:白墙、玻璃、铝质材料。如:1997年的“Eu House二号”,在天然自然园景中可具现代感。换句话说,?厘色彩变淡了。
创造现代美感的居住空间
拥抱现代、后现代是90年代后期建筑师的心态。这方面的代表作是:1997年建成的“Lem House”及1998年建成的莫里路(Morley Road House)私人住宅,都由林少伟绘测公司建筑师莫玮玮设计。尤其后者,建筑看来那么现代,结构与内涵却属于中国苏州庭院风格,住屋空间环绕中央庭院展 开,创造“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董元美在1997年设计的“温莎园村”,更加突破,住宅是由散在不同地方的建筑组成,透明的玻璃窗与有盖走廊,让屋主 远眺欣赏美景。
即使是传统店屋,建筑师也赋予现代精神。最具代表性的是“翡翠山路62号”,外壳虽完整保留土生华人建筑风格框架,内在结构与精神却完全现代化、都市化,感觉像座剧院。难怪建筑师黄文森认为,“生活就是舞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