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留学

英国留学新生入校须知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温柔的夕阳

初到英国中国学子也许会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下面我爱学习网就给大家详细的介绍英国留学新生入校须知,献给即将去英国留学的学子们。

英国生活之学习设备

第一天晚上安顿下来之后,马上要面临的是学习,如果可以的话,出国前最好带上一台笔记型电脑(还有电源线),做作业写报告,上网查资料,收发邮件,和家人朋友联系,全要依赖电脑。

有的学校宿舍提供学生在房间就能上网的网络,可以询问宿舍管理部门如何设定网络连线。

有的学生需要一支手机可以英国购买,很多手机服务商提供学生优惠方案,签一年合约即可免费(或以优惠价格)拿到一支手机,留学生应该货比三家。

如果要带国内手机过来,在英国可以买一张手机预付卡(pre-paid sim card),如果不经常使用手机的话,这种方式会比月租型的手机划算。

英国生活之金钱与保险

出门在外最好准备一些个人常用药品,以备不时之需,到英国之后要尽快登记提供免费医疗的GP,即家庭医生,万一日后有需要就可以求助医生。

有些留学生考虑购买留学保险,可以在出国前办妥,有些英国大学校园里或附近也有专门提供学生保险的代理公司,销售各种内容不同的学生保险,可以视个人需求购买。

抵达大学后,可以选择一家当地银行开户,将出国留学费用(旅行支票)先存进去,一般银行会提供提款卡,日后凭提款卡领取现金或消费扣款。

课堂上,谁说没有中国声音?

课堂上恨不得化身隐形人,全靠死读书才能拿高分是外界广为流传的中国学生形象——他们保守、顺从,但是从来没有自己旗帜鲜明的观点。不过,在我的求学阶段,这种认知被彻底颠覆。

谢菲尔德大学的政治系在全英排名第三,仅次于剑桥大学与伦敦政治经济学院,所以它不仅让英国本土的优秀学生趋之若鹜,连欧盟、美国等地高校的精英也在此同聚一堂。因此,每当政治系在课堂上讨论政治话题,气氛都会异常激烈。可就是在这样可以称得上高手如林的环境下,课堂上的中国学生并没有充当隐形人,而是积极地参与到辩论中,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中国年轻人勇于表达的气质风貌家看待,因为他们自己独特的宗教文化,随着中国崛起,政治课上提到中国的几率几乎是百分之百。有一次课上,日本学生忽然提到藏独问题,认为西藏应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国家来看待。这时,来自北京的中国男孩Lee站了起来。他从西藏的历史传承,当今社会现实以及我国现在实行的宗教自由和少数民族政策出发,义正言辞地反驳了日本学生“西藏应该独立”的观点。虽然在表达的过程中,Lee的英语并不流畅,论证也并非滴水不漏,但是我相信每个中国年轻人都会感到非常骄傲,因为这是中国新生代在国际场合面对国家民族尊严问题的不屈回应!

课下,在和人力资源管理、国际文化交流等专业的同学交谈中,我发现85后中国学生更加有主见。他们不甘于默默学习,而是在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

Tips:出国在外,才能真正感受祖国对自己意味着什么,而时刻记得自己代表中国也并不是一句口号。建议每个准留学生在国内的时候,主动关心国事,扎实学习历史政治知识。只有武装好自己的见地,完善知识储备,你才能在遇到上述事情的时候以理服人,在国际舞台维护祖国和自己的尊严!

中国人OR外国人?跟谁同居?

留学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修炼一口流利的外语,所以选择室友的时候,老外才是最理想的“同居人”!想必每个准留学生在出国前,都被周围人耳提面命过无数次这句经验之谈。老外是最理想的同居人?事实真是这样吗?听完我的同学Lisa的遭遇,你的心中就会有答案。

Lisa是一位来自中国南方的姑娘,除了会做一手美味地道的中国菜,还喜欢煲些靓汤给自己护肤养颜。可是同住在一起的英国女生却认为Lisa使用公共厨房的时间过多,影响了她的生活。对此,Lisa有一肚子的委屈:每次做饭自己都会很小心地避开别人使用厨房的高峰时间,为什么还会引起室友的不满?

我相信Lisa的遭遇绝对不是个案。与老外同居,固然无形中有了一位外语陪练,可是文化差异带来的冲突同样在日常生活接触中在所难免。试想一下当你和室友每天冷脸相对,你还能像计划的那样,没事跟室友唠唠嗑来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吗?同住生活并没有某些留学论坛帖子写得那么浪漫惬意,如果整天都伴随着各种琐事带来的冷战和争吵,你还那么期待与老外同居的日子吗?当然,如果你已经打定主意要迎接这个挑战,提前了解下述几点,相信会对你和室友和谐相处有帮助:

首先,与中国含蓄的为人处世哲学不同,老外的思维有时候直接得让人哭笑不得,体现在脾气上也会更“冲“一些。特别是年轻人之间的相处,如果你做了老外不喜欢的事情,他们通常会比较直接地说出来。这对于习惯以委婉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愉快的中国人来说,有时候的确会觉得备受打击。其实,只要事先了解老外的文化特性,做足心理准备,在面对他们的”有话就说”时,就不会被坏情绪滋扰很久了。

其次,国外的饮食主要以冷食为主,烹饪时间一般不长。特别是大学生,更喜欢速食类的半成品。但是中国学生惯于煎炒烹炸,使用厨房的时间就会相对长一些。飘在异国他乡,做一餐家乡饭菜以慰思乡之苦,这是人之常情。你可以提前向外国室友介绍一下中国菜的制作特点,让他们了解你使用厨房的时间他们长并不是故意要多占用公共资源。

再者,我赞同你向老外主动表示友好,但是不要理所当然认为他们就该买账。这还是要从国内风传的经验说起,估计很多准留学生都有所耳闻老外对于中国美食的热爱,做些中国饺子之类的特色食物送给老外品尝,继而联络感情的计策更被很多人奉为经典战术。所以很多学生初来乍到,会把自己做的中国菜分给外国同学,以求得理解。经过实践证明,这个计策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效果也并不如预期的好。你的老外室友或许会觉得中国菜好吃,感谢你的美意。但是在他们看来,一码归一码,分享美食和同意你常使用厨房并没有关联。至于“吃人嘴短,讲人情”,他们的脑子里可没有这根弦。

另外,不是所有外国人都欣赏中国菜,你送的食物也许他会直接拒绝,这时不必觉得受打击,参照他们对待中药的态度就可以理解。很多老外认为中医是巫医,草根树叶和各种古怪虫子怎么可能治病呢?遇到这种情况,大家一笑而过即可。世界的有趣就在于人与人的千差万别,才能创造出精彩纷呈的文明。要不,咱们干嘛千里迢迢跑到异乡来开阔眼界呢!记住,包容、承受能力始终是应对文化差异的利器。

Tips:建议心理承受能力不够彪悍的姑娘小伙,还是老老实实找个同胞一起居住。虽然会减少说外语的机会,不过初来乍到,有个跟你一样习惯米饭炒菜的室友,你会觉得日子没那么孤单难熬。更何况,如果有心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没有老外室友什么的绝对不是问题。

兼职OR聚会?拜托!

打开有些中国学生的部落格,他们的生活真精彩!各种精彩的聚会联谊、排得满满的购物活动、忙碌充实的旅行日程……可是我需要提醒所有看客,你们看到的只是一个片面的留学影像——留学不是出国渡假,有更多的留学生在出国前都有一个“刷盘子”计划。他们或者是想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或者是想锻炼自己的生存能力,又或者是想更深入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但我认为,每个打工的留学生都需要想清楚一个问题,那就是你想从打工中得到什么?

打工,即使是兼职,也会占用你的时间,你是否能够平衡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如果你的课程压力很大,需要很多课余时间去完成学习进度,那么打工就不是一个好选择。毕竟,父母大笔金钱投资你来留学,可不是为了让你专门来刷盘子的。至于那些聚会,我只能说,你可以入乡随俗,但不要认为多多益善。

其实自2008年之后,全球经济危机加重,英国的失业率也是连创新高,留学生想找到一份兼职变得很难。据我观察,成为志愿者或者义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留学期间,我就参加了谢菲尔德周末中心的志愿者活动。这个中心是一个教会下属的慈善组织,主要是用人们捐给教会的善款帮助在谢菲尔德的无家可归者,每周末为他们提供午餐与专门的场地进行休息娱乐和交流活动。

作为一名国际志愿者,从在水吧倒咖啡、分发食物、和无家可归者聊天,到布置场地与后续清理,我几乎参与了每个岗位的工作。因为志愿者的主力军是当地大学生并且人员具有流动性,所以在做志愿者期间,我接触到了来自英国、荷兰、俄罗斯、尼日利亚等多个国家的同龄人。我们一起工作聊天,不仅增长了见闻,锻炼了英文表达能力,并且在交流中更深刻地理解彼此的文化。此外,我还会观察在英国如何组织这样的活动,相比国内,它们在流程、规则上有什么不同……这些发现和感悟让每个参与者都觉得快乐、惊喜、有成就感。

这种慈善组织,特别是教会下属的相关组织在英国几乎每一个城市村镇都有。相比兼职,成为一名志愿者的机会更多,时间也更灵活,对于希望在学习之余深入贴近当地社会的同学也更适合。而当你把爱心奉献给有需要的人,自己也会感到幸福和价值。这对于在异国他乡孤独求学的同学在心理健康建设上也有积极的作用。

Tips:国外大学假期多、时间长,你难道忍心把它们浪费在回国重温“王子公主的生活”上吗?要知道当你步入社会之后,将很难再拥有大块时间来体会一次“Gap Year”,那么还等什么?数不清的公益组织义工机会在等着你!


相关推荐:

留学中介

加拿大商科到底包含哪些专业

韩国留学生安全知识须知

2019法国留学申请材料清单

2020出国留学费用清单 马来西亚读一年要准备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