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留学

保证留学安全 谨记3条铁律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英勇的老师

这几年,频发的留学生安全事件,让很多家长都为出国留学的孩子担心。那么谨记留学的3条铁律,可以降低留学生在外面的安全问题,那么今天就和我爱学习网的小编一起来看看保证留学安全,谨记3条铁律

铁律一:低调不“炫富”

坏人一个“不伤害你”的理由

中国孩子缺少安全防范意识,很多时候是自己“引祸上身”。这几年媒体上曝出的中国留学生被抢事件跟“炫富”行为不无关系,甚至有些孩子刚买完“豪车”就遭遇了抢劫。

“你要给小偷一个不偷你的理由。”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的王大教授在近几年的国家公派出国留学人员行前集训上都提到了这个观点。

王大教授举过这样的例子:一个孩子站在火车站,长得很高很漂亮,身旁放着一个大包。这个时候旁边来了一个小伙子,很有礼貌,给女孩鞠躬说:“我能帮你拿行李吗?”

大家通常能想到两种答案,第一种答案,女孩子说:“好啊,咱俩是不是老乡啊,一块儿走吧。”第二种答案,女孩说:“对不起,不用了,谢谢。”

很多人会认为第二种答案优于第一种,不过王大教授介绍,还有更好的答案,女孩说:“对不起,我男朋友上厕所去了,马上就回来。”

中国有句古话是: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这种回答其实就是打消了坏人的企图,不给坏人伤害自己的理由。

“在位置比较偏僻而且同行人少的时候最好把贵重物品,比如项链手链什么的收起来。”在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已有一年交流经历的文瑜说,这是不少留学生总结出来的,避免让坏人盯上自己最直接的办法是“尽可能保持低调”。

正如文瑜所说的那样,不少专家提醒“炫富”的行为其实是把自己暴露在“坏人”面前,是自己在吸引“危险”来到自己身边。

“现在很多安全事件更容易发生在低龄留学的孩子身上。”新东方前途出国美国研究生部总监田旺说,这样的孩子通常父母收入较高,家长也比较溺爱。这些孩子出国之后,由于环境变化比较大,又失去了家人的宠爱,往往心理落差比较大,如果调整不好很容易出各种各样的问题。

铁律二:女生出行结伴同行

落单要巧妙学会辨别“坏人

“其实在章莹颖事件中,还是存在避免悲剧发生的可能。”田旺说,如果当时章莹颖能与伙伴同行就会安全得多,“在国外,切记不能长时间让自己与异性独处”。

尤其对于女性,“结伴同行”“不与陌生异性独处”几乎是专家给出的国外留学的安全铁律”。

有同伴同行不仅有助于避免被坏人侵犯,即使遇到了危险事件也会让救助更加及时。

“每个人都要建立好自己的朋友圈。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要有可以相信和依靠的朋友。”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在独立生活时,每个人都应该学会合理利用身边资源。

如果,当时章莹颖能把自己的行踪及时分享给自己的朋友,也许人们能更早觉察到她的失踪。”田旺说。

不过,我们出行的时候并不是每次都能找到同行伙伴,一旦“落单”应该如何自我保护呢?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一次为公派留学生进行的安全讲座上听到王大教授给出的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一个人独行时,最危险的情况是出现了尾随者。

王大教授告诉大家首先要确定尾随者是坏人还是恰好同路的陌生人,最简便的办法是:“马上走到马路对面去。”这个时候,如果尾随者是“恰好同路的陌生人”,那么他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路线继续走下去,而如果是有不良企图的坏人,则很有可能也会尾随着过马路。这时,还可以再次使用“过马路”的办法,通过这样的过程有可能甩掉“尾随者”。

很多专家指出遇到危险时,安全的撤离是首先要选择的策略,如果真的遇到“正面交锋”的情况,也要尽最大努力快速解决。王大教授介绍,当与“坏人”足够近的时候“戳眼睛”“扬沙子”可能会比较快速让自己脱离险境。

铁律三:不能太过自信

要熟悉身边的保命信息

“标有安全警示的区域一定是有危险的,要时刻保持警惕。”熊丙奇说,有些中国学生容易把一些安全警示当成“摆设”。

这跟我们的孩子在国内接受的安全教育不足也有关系,“当前国内的安全教育多以灌输概念为主,没有做到‘具体而微’。”熊丙奇说,比如,我们常说“不能相信陌生人”,但究竟什么是陌生人?这些概念并没有明确告诉孩子

现在,我国的中小学也跟国外学校一样会进行安全的模拟演练。但是,“很多组织者不把安全演练当回事,而是当作一个任务来完成。”熊丙奇说。

田旺介绍,曾经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国外的学校参加安全模拟演练而引发的事件。当警报声响起的时候,学校里所有学生都撤离了教室,唯独这名中国留学生迟迟不离开。在这位留学生看来,这些演练不过是形式,又不是真的灾难来了。后来学校给这位学生很严厉的处罚,“因为,学校认为他的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安全隐患,很可能将来会危害其他人”。

“我们学校无论白天和晚上各个教学楼、图书馆、街道都能时不时看到穿制服的人在巡逻,路边每隔不太远的距离也都能看到醒目地标有‘emergency’的报警杆子,同时学生的手机号码和邮箱都在学校的名单里,一旦有任何潜在的危害公共安全的事情,学生都会在第一时间收到提醒。”文瑜说。

不过,正因为我们在中小学阶段没有受到很好的安全教育,所以,当危险真正来临时很多留学生却对身边的这些保命信息“视而不见”。

相关推荐:

签证

本科留学

加拿大留学生和国内学生有哪些差别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专业详细介绍

澳洲国立大学留学有什么热门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