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留学

大学排名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疯狂的未来

现在从哈佛早申请数据来看:大陆阵亡大片,亚裔录取比例提升,奖学金FA比例增加,家庭第一代大学生比例上涨。下面我爱学习网来说说美国排名前15的大学喜欢录取什么样的学生

臭名昭著Affirmative Action是啥?在Affirmative Action影响下美本名校录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与Asian录取中Racial Discrimination问题有着怎样紧密的联系?

标化成绩真的那么重要?文书和Essay是否才是最终的大BOSS?那些被招生官青睐的文书活动究竟长啥样?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昨天是哈佛大学的早申的放榜日,很可惜中国大陆尚未听到任何录取的消息(应该全军覆没了)。前天小编在知乎上看到几篇帖子有感而发在此想聊聊哈佛的早申数据,热点的种族歧视问题和TOP15要的是哪些学生:AO是怎么evaluate活动背景,文书和成绩。

小编的某位朋友的美国朋友收到的admission letter,现在咱好歹也是有生之年看过Harvard录取信的人hah手动滑稽。

早申数据

去年的早申录取数据,在大陆有两人,分别是来自:北京某校,UWC常熟

今年的早申中,哈佛本科学院在总共6,630位申请人中共录取了964位新生。

有4,882位申请人被defer至常规申请阶段再做决定,而611位申请者被婉拒入学,剩余的173份申请因尚未完成不予审阅。

种族

2022届早申请录取者中,有色人种学生人数超过去年:

亚裔学生:从去年的21.7%上升至24.2%

非裔学生:13.9%,比全年上升1.3%

拉丁裔学生:占比为9.8%,略高于去年

本土印第安/夏威夷裔学生:占比1.8%,比去年高0.7%

男女比例

女生占47%,比去年的48%略有下降;男生占比53%,比去年略有上升。

经济背景多样化

将近58%的录取学生申请经济资助(financial aid),比去年有所上升,约13%的录取申请报名费豁免,这也比2021届的10.7%有所增加。

申请录取者中,家族第一代大学生接近10.6%,而去年则为8.7%。

招生和助学金办公室主任威廉·费兹西蒙介绍,早申请生源的多元化一般无法与常规生源相提并论,尽管他深信近期对早申请项目的推介有助于消除上述差异。

费兹西蒙说:“早申请项目无法反映出我们在社会上观察到的杰出性和多样性,因此在过去数十年我们一贯为之的努力,部分在于让来自所有背景的学生考虑提早申请。”

数据解析

1. 亚裔比例增加明显。(maybe受到对亚裔种族歧视的控告压力?)

2. International student+Asian+Chinese依旧上哈佛(包括其他的Ivy)难于上青天,本地人持有绿卡白卡难度大幅降低。

3. 早申依旧录取概率大,将近常规申请的3倍。

4. 相比斯坦福康奈尔的慷慨,有有可能是学生为了求稳避开了哈佛,选择排名低上一丢丢的学校去,申请人数相对少。

Ivy涉嫌的种族歧视

关于美本录取,这就从来不是一个公平的话题,在过去的十年左右,Asian的录取人数翻了一倍(本土学生),然而Aisan录取比例不但没增加还在部分Ivy校中下降,只有CalTech和Dartmouth的录取数据符合申请人数变化.

人口和申请人数增加,录取比例反而降低,赤裸裸的Racial Discrimination. 下图为SAT的成绩。

普林斯顿大学两名教授也在《不再隔离,未臻平等:种族与社会阶层对精英大学招生和校园生活的影响》一书中说,亚裔在任何一个SAT分数段的录取率都是最低的,在同样分数的情况下,录取率比白人低67%,比起其他族裔则更低,“亚裔进一流名校SAT要比白人高140分,比西裔高270分,比非裔高450分”。

说道录取歧视就不得不提到臭名昭著的平权法案 :在美国,虽然少数族裔在升学考试时不能享受到任何加分优惠,但是在大学录取、就职录用等环节,为保障少数群体的平等权利,政府、学校、企业等要尽可能给予所有申请人平等竞争的机会,不得因为肤色、性别、宗教信仰等原因对任何个人造成歧视。

这种措施被称为“平权政策”(affirmative action,字面意思是“正面的政策”),说白了就是按AA分配,给“少数群体”的人口比例,配定了名额,白人的不动,砍掉平均学习成绩和背景超越其他族裔的名额贴补给其他族裔(非裔,拉丁裔)。

真正把优秀的亚裔学生挡在常青藤之外的,并不是学校当局或某些人的主观种族歧视,而是过时了的《平权法案》带来的后果。换句话说,华裔学生受到了明显的“事实歧视”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例子能够证明,向黑人与拉丁裔倾斜的“平权法案”,才是亚裔学生利益受损的罪魁祸首。

在1989年,申请UC Berkeley的亚裔学生通过率刚超过30%,远低于所有族裔的平均通过率45%;到了2012年,申请该校亚裔学生的通过率下降到20%左右,但是却高于所有族裔的通过率(接近16%)。尽管最近十几年,由于适龄人口增加、申请人数增加,所有族裔学生申请通过率都在下降,但在没有实行“平权法案”的UC Berkeley,亚裔学生却比所有族裔更容易被录取申请成功率更高。

△扮成黑人的印度裔卓科尔-英格姆获得了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11所美国名校的面试机会,并最终如愿以偿进入一家著名医学院。

与之类似,完全凭本事入学的加州理工学院,亚裔学生比例从1990年的20%左右增加到2011年的接近40%。这两所学校亚裔学生的增长比例,和最近三十年加州亚裔人口比例加倍的增长幅度基本相似。这两所大学一前一后完全证明了“政治正确”的Affirmative Action”对于Asian的歧视。而且最近加州开始搞SCA5排华法案,在Asian群体的强烈干预下还未衍生到 Higher Education 的领域,望海外的Asian能团结起来维护利益。

可悲的是本人并不看好哈佛等前15能对Asian问题作出让步,毫不依赖联邦拨款的学校同时申请录取是一件极为主观的事情,能做手脚的地方太多了。Affirmative Action广泛存在渗透美国许多大学,同等背景下,Asian处于最不利的地位。

以下为来自知乎帖子2018Fall录取的几个个梗看看就好顺带黑一波政治正确(看完原贴感觉整个人没书读了competition过于血腥,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小伙伴不要点开):

我是来自波利尼西亚带印第安人血统的拉丁化黑人穆斯林,伊斯兰教哈比派女性同性恋,声援和尚 gpa3.0 sat 1000 tf 67 top20等一个offer

2018fall,T61: 15+16+15+15,SAT V400 M620 不拼分 1010,SAT Subject Test 阿拉伯语 800,无AP,课外活动不突出,比较有竞争力的是的是大概一个月前在河北省某市 帮助同胞反对乱收费现象,成功争取地方政府关注。

全部申的阿拉伯史和诵经学:

EA:

Yale admitted

Georgia Tech admitted

Umich admitted

RD:

Stanford admitted

Harvard admitted

Rice rejected

UPenn admitted

UC系:

UCB UCLA UCD UCSD UCSB UCI admitted

总体来说申请结果还不错,不过我看了上一届,自己的标化不太突出,可能还是课外活动比较出彩,其实我只是跟着我叔叔去旅游了一圈而已。

谢邀

背景:国内一线城市四线职高 个人情况:本人托福刷了四次,还行,拼个分50多。

SAT上次泰国考场空调太冷,没发挥好,考了个ACT满分。平时在学校学习挖掘机,所以想申个CS专业

活动:在美国DC漫画公司画复仇者联盟,和校内某摸鱼社社长,总体来说还不错。

ED申了麻省州立大学,好像和那个理工没什么区别我还申了所加拿大学校,PEIU

争取美国Wild Chicken league里的大学吧。总体水平还不错。

职业方向:

为中国电脑行业研发新的挖掘机,挖比特币

看完后不禁给这群戏精点一堆666,扯完不正经的让我们来回归正题聊聊一些正经的:

TOP15青睐的学生录取条件

有人经常会问,录取TOP15,常春藤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其实这么说等于白问,SAT1400/ACT30 托福100+,是个人,能上的了网能交申请费就行了,这就是录取的基本条件。但这并不能带你进入TOP15,那真正让你跨过TOP15或Ivy的门槛的是什么?裱花?活动?文书?在最近跟进各种录取快报后我对那些录取的指标有了新的认识。

裱花

裱花成绩固然重要,GPA,托福,SAT/ACT,SAT2,AP,甚至你母校的背景(知名高中)。但这些能为你的申请到底加多少分是个问题。在看过知乎上和中介老师的一堆cases之后,我发现裱花到了一个点之后就变得没那么加分了。

Yale的招生官曾透露过,如果只考虑成绩,我们能让我们的所有学生都是SAT满分1600,康奈尔的录取/Rej中,不缺乏托福115+,ACT33,34+,SAT1520+,一捞一大把。在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了后,发现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托福105+,SAT1450+多点就录了Ivy(对于能爬藤申TOP15的学生来说这不是一个好看的分数)。当学校进入TOP15排名后,标化成绩开始变的less important,真正能让你stand out的我认为是在文书活动上反应出的一个真实的你。

活动

关于活动,到了这个rank的学校看重的是一个活动独特性和持续性,这个活动是别人想不到的同时你持久以恒的做来下去。要看到你deeply involved,影响了你的思考&人生轨迹。知乎上有个很好的case,一位哥大本科的回答者讲到了他在花店的经历,作为店主将花店从无到有带到了新的高度,在生意场上和“成年人”明争暗斗的交锋,和partner的损失和盈满,跟工人一起吃饭和搬砖,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对自己人生的复盘思考。

还有的是我听过的一个case,北京的一个同学(具体我不大清楚了),对于humanity,philosophy和politics有着更深的思考而且对摄影非常感兴趣并坚持,在过年期间骗父母出去玩实则带着外国的团队到西藏的边界去拍一些正常人无法看到的一些场景(这是非常risky的,仅供参考),在摄影的过程中反应折射出一些现实和对自己信念的坚持。虽说他成绩并不是很好而且我并未仔细打探深入的消息,但我想这是Ivy或TOP15希望看到的,非常有吸引力的学生

义工,模联,美辩等等活动对于大多数人都是千篇一律,除非它能给你的生活,思考带来冲击和改变(这也体现在你的文书,面试上),很多时候招生官并不会去verify你的活动列表,编造一些experience的体会,活动列表加上几个这样的东西跟踏踏实实做的很多时候没有明显的区别。

那么决定要申请这些级别的学校,从一开始就必须学会如何活出自己进而弯道超车。这是个变化的时代,我们这代人很幸运地在旧和新的时代里被浪潮裹挟而前。一定要学会在生存中观察这个世界,随遇而安。总的来说TOP15或Ivy更希望看到的是attractive,unique and ambitious的学生,年纪轻轻的阶段能做出一些与众不同的事情来,进行对自己人生和社会开拓性的探索。

文书

如果能做出好的活动学生对于Essay应该是不犯愁的,Essay简要来说避免事实的堆砌,在文字中反应你的思考和personality,对于学校做足够多的research,结合你的想法和性格体现你是match这个学校的,我有很强的affection,我非来不可。文书素材的来源就是你的活动,如果能做出出彩的活动文书的写作必定是水到渠成了 ,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上Ivy,TOP15的案例是无法复制的,人家展现太独特了,拿出了不止过关的裱花还有我们够不着的东西。

在对Asian录取难度已经增加到将近Max的现在,没有亲戚校友Buff,大牛的推荐信,知名的私立高中母校,牛爸妈创造的背景,还有国籍,每一个爬藤的童鞋都十分的不容易,在刷裱花之余多花点心思通过独特挖掘自身的价值,甚至转移中心,干一些自己真正想干的而且有别于他人东西,或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关推荐:

2017出国留学误区解析

办理英国留学签证要准备好哪些材料

日本留学美食之寿司详解

意大利不同阶段留学申请材料清单

留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