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社会工作者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高频考点:生发展阶段的理论框架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动人的煎蛋

考友们都准备好社会工作者考试了吗?本文“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高频考点:生发展阶段理论框架”,跟着我爱学习网来了解一下吧。要相信只要自己有足够的实力,无论考什么都不会害怕!

2018年中级社会工作者高频考点:生发展阶段理论框架

第三节 人生发展阶段理论框架

一、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阶段

1、基本观点

人类本能中的性驱力是人格发展的主要动力。在人的一生中,性驱力的聚集区域从身体的一个部位转向另一个部位,而每一次转变都标志着人格发展又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的五个阶段

关键期概念

性器期是儿童发展的关键期,该时期儿童与异性父母产生所谓的恋母情结或恋父情结,在仇恨同性父母的同时又害怕报复,最后,在压抑自己性欲望的基础上,发展出对同性父母的认同感。

如果认同失败的话,可能会演变为同性恋或异装癖、异性癖等性心理障碍。

二、埃里克森的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八个阶段)

1、对弗洛伊德的发展

引入了社会文化因素,强调社会环境在自我发展中的作用。把人格发展推演到了人的一生。

2、基本理论观点

(1)认为人的一生包括八个阶段

(2)每个发展阶段个体都面临特殊的发展任务,都要经历一次心理——社会“危机”,或矛盾冲突,这些冲突包含着对立的两极。

(3)个体只有面对解决这一冲突之后,才能顺利进入下一发展阶段。同时,发展出某种特定的品质/美德。如果冲突无法解决,个体自我的发展就会出现困扰乃至停滞。

关键期概念

在八个阶段中,埃里克森特别强调青少年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并认为这是自我发展的最关键环节。

三、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本文

1、基本观点

心理发展既不起源于先天的成熟,也不是起源于后天的经验,而是起源于主体的动作(思维、活动)

个体主要运用组织、同化(把环境因素纳入机体已有的图式中,以加强丰富主体的动作)、顺应(改变主体动作以适应客观变化)三种原则来认识世界,发展心理的。

组织原则是最基本的一环,个体将活动系统化,在头脑中形成“心理图式”。适应包括了同化、顺应这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2、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四个阶段

四、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

(三种水平,六个阶段)

相关推荐:

社会工作者备考辅导

社会工作者行业动态

北京社会工作者

2017年社会工作者考试已经

初级社会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