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经济师

2017年经济师考试基础考点投资恒等式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过时的面包

你还在为考试担忧吗?你还在为如何提高分数苦恼吗?我爱学习网吧为你整理2017年经济师相关的资讯哦,欢迎广大考生前来学习,希望你能轻松过考!

1、含义:

在两部门经济中,假设一个社会只有消费者(居民)和企业两个部门,没有政府部门和进出口部门,所以就没有企业间接税等税收项目,也没有政府购买和进出口贸易。

为了分析简便起见,不考虑折旧。这样,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国民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资本设备折旧-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当不考虑资本设备折旧,没有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政府补助金时,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

2、投资储蓄恒等式

I=S,这种恒等关系就是两部门经济的总供给(C+S)和总需求(C+I)的恒等关系。

其中,I—投资

S—储蓄

3、推导过程

①从支出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支出,即消费支出投资支出的总和。

GDP=Y=C+I

②从收入的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总收入,总收入的一部分用来消费,剩余的一部分用来进行储蓄(用字母S表示)

GDP=Y=C+S.

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出来的GDP在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所以

GDP=C+I=Y=C+S,即C+I=C+S

两边同时消去C,就得到I=S,即得到储蓄投资恒等式

部门经济中的储蓄

1、含义:在两部门经济的基础上加上政府部门的活动,就构成了三部门(消费者、企业政府)经济。政府支出主要包括政府购买和转移支付。用G表示政府购买,用T表示政府税收。

2、投资储蓄恒等式

I=S+(T-G)

其中, I—投资

S—家庭储蓄企业储蓄之和,可以通称为私人储蓄

T—政府净收入

G—政府购买

T-G—政府部门储蓄

S+(T-G)—整个社会的储蓄

即:投资=私人储蓄+政府部门储蓄,也就表示了整个社会的储蓄(私人储蓄政府储蓄之和)和整个社会的投资的恒等关系。

3、推导过程

①从支出角度来看,国内生产总值等于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购买支出的总和

GDP=Y=C+I+G

②从收入角度看,国民收入除了用于消费和储蓄,还要有一部分用来交纳税金。但是,居民企业一方面交纳税金,另一方面又获得政府给予的转移支付

政府的净收入=总税收减去转移支付

用T0表示政府的全部税收收入,用TR表示政府转移支付,T表示政府净收入,则:

T=TO-TR

从收入方面来看,国民收入Y=C+S+T

总产出等于总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等于国民收入。因此有

GDP=C+I+G=C+S+T=Y

即C+I+G=C+S+T

I+G=S+T

得到,I=S+(T-G)


相关推荐:

中级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中级经济师2017年基础知识练习试题及答案

青海2017年经济师考试报名截止时间8月18日

​2019年经济师机考改革后难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