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经济师

初级经济师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粗犷的哑铃

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我爱学习网 为你整理“2018年经济师初级农业备考习题及答案四”,供大家参考,希望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8年经济师初级农业备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一般来说,( )禀赋是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

A.自然资源

B.劳动力

C.科学技术

D.资本

正确答案:A

解析:自然资源条件是一个区域先天获得的,一般来讲,一国内各区域所拥有的自然资源禀赋是其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过程中最稳定的因素。

2.竞争优势理论是由(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大卫·李嘉图

C.赫克歇尔与俄林

D.迈克尔·波特

正确答案:D

解析:美国经济学家迈克尔·波特(1990)提出了"竞争优势论",指出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未必具有竞争优势。A 项,亚当·斯密提出了绝对优势理论;B 项,大卫·李嘉图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C 项,赫克歇尔与俄林提出了要素禀赋理论。

3.农业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是( )。

A.改善交易效率

B.粮食安全

C.延伸农业产业

D.完善市场体系

正确答案:B

解析:粮食安全是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动农业区域分工的基本前提。如果粮食不安全,温饱没有保障,基于比较优势的农业区域分工和区域专业化生产就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因此,农业区域化和专业化发展不能脱离粮食安全状况奢谈区域分工,推进农业区域分工要积极稳妥,不可急于求成。

4.农业生产专业化能够实行( )综合经营。

A.工农

B.农商

C.工商

D.农工商

正确答案:D

解析:由于专业化生产提高了产品产量和劳动生产率,因而农产品商品部分在总产量中所占的比重也就越来越大。农业生产专业化便于把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和产供销结合起来,促进农工商结合,有利于实行农工商综合经营。

5.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保证消费安全、走向世界的基础是( )。

A.建设农产品市场及其信息系统

B.推进农产品优势区现代化建设

C.实施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管理

D.建立和完善风险保障机制

正确答案:C

解析:生产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强竞争力、保证消费安全、走向世界的基础。要尽快建立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农业质量标准体系和检测检验体系,加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积极推进与质量标准相配套的生产技术规程。

二、多项选择题

6.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 )。

A.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

B.加快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

C.以关联产业、互补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集群经济

D.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E.加速发展农村新型的社会化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产业结构调整的支撑

正确答案:ABCD

解析: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要采取的措施主要有:①以市场为导向,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②加快技术创新,发挥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③以关联产业、互补产业为依托,延伸产业链条,发展集群经济;④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E 项为加快现代农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建设,推动循环经济发展要采取的措施。

7.解决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全局利益的矛盾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有( )。

A.当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时,要强调局部利益

B.要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

C.在不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条件下,要保证局部利益当前利益

D.当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时,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

E.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保证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

正确答案:BCD

解析:解决由于农业生产结构而产生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全局利益的矛盾可采取的方法有:①要分析造成矛盾的原因。如果属于价格问题就要调整价格。属于资源问题就要调整各局部之间的物质利益。②当局部利益损害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损害长远利益时,要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当前利益服从长远利益,要用经济和法律的手段保证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③在不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的条件下,要保证局部利益当前利益

8.衡量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有( )。

A.农业生产结构应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B.农业生产结构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

C.农业生产结构应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能保证局部利益当前利益

D.农业生产结构应以农业为主,以林业、牧业、副业、渔业为辅

E.农业生产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

正确答案:ABCE

解析:衡量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合理的基本原则有:①农业生产结构应能较好地满足市场需求,也就是较好地满足国家和人民对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要;②农业生产结构应能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资源;③农业生产结构应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④农业生产结构应该是农、林、牧、副、渔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协调,并互相促进;⑤农业生产结构应符合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又能保证局部利益当前利益

9.农村第三产业的部门包括( )。

A.制种厂

B.饲料厂

C.农机服务公司

D.农经咨询公司

E.信息服务机构

正确答案:CDE

解析:第三产业是指农村的流通服务部门,包括农村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以及金融、保险、邮电、信息、旅游业等。AB 两项属于第二产业

10.在竞争优势理论中,影响到国家竞争优势的因素包括( )。

A.要素禀赋

B.供给状况

C.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发展

D.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

E.国际市场景气程度

正确答案:ACD

解析:环境由四大因素组成,它们可以促进或阻碍国家竞争优势的形成。这四个因素是:①要素禀赋。即参与某个行业的竞争所必需的熟练劳动力或基础设施等。②需求状况。即国内市场对该行业的产品或服务的需求特点。③相关产业和辅助产业产业能够体系化,不但有彼此促进效果,甚至能转换为其他国家无法仿效也无可取代的竞争优势。④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即有关企业的创立、组织和管理的规定以及国内的竞争状况。

三、案例分析题

(11-14 题共用题干)

现有甲、乙两地区各类农用地利用结构(%)指标如表 2-1 所示。

试就有关两地区农业生产结构的问题作出正确选择。

11.根据表 2-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地耕地面积比乙地多

B.甲地林地比重较乙地少

C.甲地牧地比重较乙地少

D.甲地水面面积比乙地大

12.要对比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可以采用的指标包括()。

A.农业总产量结构比率

B.资金利用结构比率

C.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

D.农业人口结构比率

13.题中资料表明( )。

A.乙地农业生产结构优于甲地

B.乙地土地利用程度优于甲地

C.甲地在以上两方面均优于乙地

D.各地用地占总数比重

14.在确定生产方向时,( )。

A.甲地应以种植业为主,农林渔相结合

B.乙地应以林牧业为主,农林牧相结合

C.需要将不同时期资料进行对比

D.甲、乙两地都应以种植业为主,农林牧渔全面发展

正确答案:11.BC;12.ABC;13.D;14.C

解析:1.题目资料没有给出甲、乙两地耕地面积、水面面积的具体数值,因此无法判断 AD两项正确与否;B 项,甲、乙两地的林地比重分别为 9.7%和 30.8%;C 项,甲、乙两地的牧地比重分别为 0.8%和 18.9%。

2.要对比两地区的农业生产结构的特点,可以采用以下指标:农业总产值结构比率农业总产量结构比率、土地利用结构比率、播种面积结构比率农业劳动力利用结构比率、资金利用结构比率

3.题目资料仅说明了耕地、林地、牧地、水域的用地比重,要判断甲、乙两地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劣,还需根据具体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以及市场的供求情况来判断。

4.在确定生产方向时,应因地制宜,根据各时期的资源利用状况、社会经济条件等资料做出合理的规划。

频道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

高级经济师

经济师考试

初级经济师

2017年初级经济师知识点:商品流通会计核算

2017年楚雄经济师考试报名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