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经济师

经济师试题及答案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拉长的镜子

参加经济师考试的同学们,我爱学习网为你整理“2018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题第三十二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供大家参考,希望广大考生取得优异的成绩!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哦!

2018初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章节题第三十二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第三十二章诉讼与仲裁法律基础知识

一、民事诉讼法基础知识

(一)民事诉讼概述

1.民事诉讼与民事诉讼法的概念

民事诉讼是指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以审理判决、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以及由这些活动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民事诉讼法是国家制定的规范法院诉讼参与人的各种诉讼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2.国家审判机关及其主管民事诉讼的范围

我国的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

法院主管民事诉讼的范围包括:

(1)因民法、婚姻法、收养法、继承法等民事实体法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发生的民事案件;

(2)因经济法、劳动法调整的社会关系发生的争议,法律规定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审理案件;

(3)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选民资格案件和宣告公民失踪、死亡等非讼案件;

(4)按照督促程序解决的债务案件;

(5)按照公示催告程序解决的宣告票据和有关事项无效的案件

3.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管辖

民事案件管辖主要有级别管辖、地域管辖裁定管辖

(1)级别管辖

基层人民法院管辖一审民事案件,但《民事诉讼法》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三类:①重大的涉外案件;②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③最高人民法院确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案件,如海事、海商案件,专利纠纷案件,重大的涉港、澳、台民事案件等。

高级人民法院管辖一审案件是在本辖区有重大影响的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有两类:①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案件;②认为应该由本院审理案件。最高人民法院管辖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2)地域管辖

我国民事诉讼法是以被告所在地管辖为原则,原告所在地为例外来确定一般地域管辖被告为公民的,其住所地为户籍所在地。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其住所地是指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主要办事机构所在地或主要营业地。同一诉讼的几个被告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在两个以上人民法院辖区的,各该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

特殊情况下,《民事诉讼法》规定某些诉讼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1)对不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居住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2)对下落不明或者宣告失踪的人提起的有关身份关系的诉讼;(3)对被劳动教养的人提起诉讼;(4)对被监禁的人提起诉讼等。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

特殊地域管辖。《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九种属于特殊地域管辖诉讼:①因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合同履行地法院管辖;②因保险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被告住所地或保险标的物所在地法院管辖;③因票据纠纷提起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④因铁路、公路、水上、航空运输和联合运输合同纠纷提起诉讼,由运输始发地、目的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⑤因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⑥因铁路、公路、水上和航空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由事故发生地或车辆、船舶最先到达地、航空器最先降落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⑦因船舶碰撞或者其他海损事故请求损害赔偿提起诉讼,由碰撞发生地、受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加害船舶被扣留地或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⑧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诉讼,由救助地或被救助船舶最先到达地法院管辖;⑨因共同海损提起诉讼,由船舶最先到达地、共同海损理算地或航程终止地法院管辖。合同纠纷案件可以实行协议管辖,但不得违反《民事诉讼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

专属管辖。《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属于专属管辖诉讼有以下三类:(1)因不动产纠纷提起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2)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3)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3)裁定管辖

是指法院裁定的方式确定诉讼管辖。《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裁定管辖有三种,即移送管辖、指定管辖管辖权转移。

【例题 1·单选题】(2008 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管辖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民事案件地域管辖的一般原则是“原告就被告

B.合同纠纷案件不可以实行协议管辖

C.重大涉外案件一审法院是基层人民法院

D.高级人民法院管辖案件实行一审终审

[答案]A

【例题 2·单选题】 2004 年)对公民提起的民事诉讼,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 )人民法院管辖

A.被告住所地

B.原告住所地

C.被告经常居住地

D.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

[答案]C

【例题 3·多选题】(2004 年)甲船和乙船在港口相撞,造成数万元的损失,因而提起诉讼,( )的法院管辖权。

A.受碰撞船舶最先到达地

B.受害船舶被扣留地

C.受害船舶船籍港所在地

D.被告住所地

E.碰撞发生地

[答案]ADE

【例题 4·多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人民法院专属管辖的表述正确的是( )。

A.因票据纠纷提起诉讼,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B.因侵权行为提起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C.因继承遗产纠纷提起诉讼,由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或主要遗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D.因不动产纠纷提起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

E.因港口作业中发生纠纷提起诉讼,由港口所在地法院管辖

[答案]CDE

(二)第一审普通程序与简易程序

1.起诉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1)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起诉应在诉讼时效内进行。

【例题·多选题】(2006 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的条件包括( )。

A.原告是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B.有明确的被告

C.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D.有充足的证据

E.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答案]ABCE

2.受理

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应当在 7 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原告对法院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的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3.审理前的准备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5 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 15 日内提出答辩状。

人民法院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 5 日内将答辩状副本送达原告。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组成人员确定后,应当在 3 日内告知当事人。开庭日期确定后,应当在开庭 3 日前将传票送达当事人,将开庭通知书送达当事人的诉讼代理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对于公开审理案件,还应在开庭审理前 3 日发布公告。

4.开庭审理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或者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离婚案件,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

开庭审理的阶段:宣布开庭、法庭调查、法庭辩论、法庭辩论后的调解、合议庭评议和判决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被告反诉的,可以缺席判决被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6 个月内审结。

5.简易程序

简易程序在我国的民事诉讼中,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简单民事案件和简单经济纠纷案件所适用的程序。在简易程序中可以口头起诉、口头答辩。简易程序中由审判员一人独任审判,不需实行合议制,但要有书记员作记录。在开庭通知、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上不受普通程序有关规定的限制。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 3 个月内审结。

【例题 1·单选题】(2006 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在( )日内立案。

A.5

B.7

C.15

D.30

[答案]B

【例题 2·单选题】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 )内审结。

A.立案之日起 3 个月

B.第一次开庭之日起 1 个月

C.原告提起诉讼之日起 3 个月

D.被告应诉之日起 l 个月

[答案]A

【例题 3·单选题】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案件,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 )。

A.裁定驳回起诉

B.缺席判决

C.按撤诉处理

D.拘传到庭

[答案]C

(三)第二审程序

1.上诉和两审终审

当事人不服第一审法院判决裁定的,有权向该法院的上一级法院依法提起上诉。对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对裁定提起上诉的期限为自裁定书送达之日起 10 日。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上诉的判决包括: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和简易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第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的判决,以及按照第一审程序案件再审作出的判决。可以上诉的裁定包括:不予受理的裁定、对管辖权有异议的裁定以及驳回起诉裁定

当事人提起上诉后至第二审审结前,原审法院判决裁定不发生法律效力。

第二审法院判决裁定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

【例题 1·多选题】(2008 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可以上诉的判决有( )。

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

B.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

C.按照第一审程序案件再审作出的判决

D.第二审法院判决 E.第二审法院发回重审后的判决

[答案]ABCE

【例题 2·单选题】(2006 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不可上诉的判决是( )。

A.地方各级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后作出的第一审判决

B.重审案件判决

C.第二审法院判决

D.按照第一审程序案件再审的判决

[答案]C

2.审理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组成合议庭开庭审理,但合议庭认为不需要开庭审理的,也可以迳行判决裁定

了解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的处理。

当事人对重审案件判决裁定,可以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判决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分别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 3 个月内和 30 日内审结。

(四)审判监督程序

审判监督程序即再审程序,是指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人民法院认为确有错误,依法对案件再行审理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只是纠正生效裁判错误的法定程序,不是案件审理的必经程序,也不是诉讼的独立审级。

熟悉人民法院应当再审的情形。

熟悉提起再审的途径。注意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但不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 2 年内提出;2 年后据以作出原判决裁定的法律文书被撤销或者变更,以及发现审判人员在审理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 3 个月内提出。注意人民检察院的抗诉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再审按第一审程序审理;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第二审程序审理

【例题 1·多选题】(2004 年)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再审按第二审程序进行

B.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是由第一审法院作出的,再审按第一审程序进行

C.如果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是由第二审法院作出的,再审按第二审程序进行

D.上级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审的,按第一审程序进行

E.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答案]BCE

【例题 2·多选题】(2007 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民事审判程序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公开进行

B.原告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

C.对一审判决提起上诉的期限为自判决书送达之日起 15 日内

D.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的,可以提出抗诉

E.当事人在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 2 年内可以向原审人民法院或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判决停止执行

[答案]BCD

相关推荐:

经济师成绩查询

2017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怎样去复习?

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2017考点及解析(3)

2017初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知识与实务》模拟训练及答案(三)

​青岛2019年报考经济师考试需要社保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