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统计师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复习资料:财政收支统计分析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跳跃的小天鹅

我爱学习网为大家提供“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复习资料:财政收支统计分析”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统计师考试《统计法基础》复习资料:财政收支统计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围绕财政收支所进行的统计分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财政收支平衡状况分析,财政收支与国民经济关系分析。

首先看财政收支平衡状况统计分析方法。

财政收支的简称性要求一时期的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之间的数额上应该保持大体的对等关系。反映一时期财政收支平衡状况,首先需要计算财政收支差额指标计算公式为:

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时,该指标数额为正值,表明当年的财政结余数额;财政收入小于财政支出时,该指标数额为负债,在帐面上会以红字标识,因此称为财政赤字。

要反映一时期财政收支平衡的程度,需要结合财政收入支出总额计算财政收支差率指标计算公式为

财政收支差率=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

下面看财政国民经济关系统计分析方法。

财政收入于社会经济活动成果,财政支出又用于各种社会经济活动,因此,财政与整个国民经济关系的分析要分别财政收入财政支出两个方面进行。

在总量层次上考察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关系,需要计算有关指标反映国家财力集中程度,通常是计算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以反映国家财政集中收入的相对规模。计算公式为:

国家财力集中程度=财政收入总额/国内生产总值

在动态变化上考察财政收入国民经济关系,要看财政收入增长是否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态势相协调。为此可以用二者各自的增长速度进行对比,计算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的弹性系数,考察与国内生产总值每增长1%所对应的财政收入增长率;也可以通过二者各自的增长额进行对比,计算财政收入国民经济的边际倾向,考察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一单位所影响的财政收入增加额计算公式为: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边际倾向=财政收入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财政支出国民经济关系,也有大体相同的思路。在总量分析层次,主要是计算财政支出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指标,来观察财政支出规模与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程度,反映财政分配的规模、财政分配对国民经济的程度。在动态分析层次上,主要是考察财政支出增长是否与整个国民经济增长态势相协调,为此要计算财政支出国民经济的弹性系数和边际倾向。相关计算公式

财政支出占GDP比重=财政支出额/国内生产总值

财政支出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

财政支出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加额/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

相关推荐:

初级统计师《统计基础》知识点:统计机构

2018年天津市统计师报名入口

初级统计师

中级统计师

2018初级统计师《统计学和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