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节假日

清明节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清爽的朋友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隆重的祭祀的节日,这个节日对于我们中华儿女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那么大家知道2018年清明节是什么时候吗?清明节是每年的几月几日,我爱学习网小编整理了“每年清明节是哪一天”仅供参考,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2018年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每年的清明节是4月5日。

放假安排:

2018清明节放假安排是4月5日、4月6日、4月7日放假,共三天。4月8日(星期天)上班。

清明节的来历

来源于介子推。

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寒食节有关。晋文公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晋国的忠义之臣介子推而设立的,将寒食节改为清明节的缘由是因为介子推死前留的一首诗:

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柳下作鬼终不见,强似伴君作谏臣。

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之时常自省。

臣在九泉心无愧,勤政清明清明

第二年晋文公在祭祀介子推时,便把这天定为清明节。

清明节拓展阅读

清明节的由来和习俗介绍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

了解有关清明节的传说故事

相传在秦朝末年,汉高祖刘邦和西楚霸王项羽,大战好几回合后,终于取得天下。他光荣返回故乡的时候,想要到父母亲的坟墓上去祭拜,却因为连年的战争,使得一座座的坟墓上长满杂草,墓碑东倒西歪,有的断落,有的破裂,而无法辨认碑上的文字。刘邦非常的难过,虽然部下也帮他翻遍所有的墓碑,可是直到黄昏的时候还是没找到他父母的坟墓。最后刘邦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用手撕成许多小碎片,紧紧捏在手上,然后向上苍祷告说:「爹娘在天有灵,现在风刮得这么大,我将把这些小纸片,抛向空中,如果纸片落在一个地方,风都吹不动,就是爹娘的坟墓。说完刘邦把纸片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

相传,古时候,岭南梅山县一个偏僻的小山村里有位刘婆婆,她和孙儿庆明以染布为生。十五岁的庆明有些痴呆,常被人捉弄。

这天,庆明和刘婆婆上山采做染料的草。采完后下山时,在半山腰差点和一个中年男人撞个满怀。那人行色匆匆,满身尘土,却脸色红润,步履轻盈。那人一抬头,看见庆明,惊呼起来:“哎呀呀,原来你在这里啊!”庆明傻傻地看着他,半晌才叫了声:“大哥哥……”刘婆婆赶紧对那人说:“先生认错人了吧?我看你面生,不像咱村的人……”那人笑了笑说:“对不起,大娘。我叫姚望,在山里住。”说着指了指远处。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只见山边不知何时搭起了一座木房子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可以扫墓

唐代之前,寒食清明是两个前后相继但主题不同的节日,前者怀旧悼亡,后者求新护生。一阴一阳,一息一生,二者有着密切的配合关系。禁火是为了出火,祭亡是为了佑生,这就是寒食清明的内在文化关联。唐玄宗时,朝廷曾以政令的形式将民间扫墓的风俗固定在清明节前的寒食节,由于寒食清明在时间上紧密相连,寒食节俗很早就与清明发生关联,扫墓也由寒食顺延到了清明

中国有25个民族过清明节,虽然各地习俗不尽相同,但扫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主题。

相关推荐:

美容院五一活动方案

端午安康吉祥

精选国庆节的优美语句

青年节

五一劳动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