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玩沙包也能教育孩子,
通过玩沙包也能教育孩子,看看下面的老师是怎样做到的。以下是我爱学习网小编为您整理教育叙事玩沙包,供您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更多详细内容请点击我爱学习网查看。
教育叙事玩沙包1
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对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提出了质疑。如何使课堂教学取得:低耗、高效、大面积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新课程改革,只有课程标准,没有现成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参考书,因此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对于我们体育老师来说是一个考验,一个挑战,也是很好的一次尝试。因此各校掀起课改热潮,不同形式的探讨课、研究课、纷纷展示出来,怎样才算好,各人说法不一,但是体育课学生应当积极自主的参与到整个学练过程中并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如何才能做到这一点呢?我从很多方面进行了尝试,并有所感悟———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致意”,这是大教育家夸美纽斯的一句名言。乌中斯其说过“没有丝毫兴趣的强制学习将会扼杀学生追求真理的愿望”。老师应当通过教学和组织课外体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方面起到主导作用。
在我国农村及一些边远学校体育用具不足是常有的事,这样就常常导致体育课上学生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和参与,以致很多学生失去上体育课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在教具不足的投掷课上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和兴趣呢?
从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围绕单元投掷教学目标,力求较好地体现新课程的创新和改革精神。我在教学中,淡化了投掷技术,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学习基础,以投远为目的进行创新体验与练习,在学生的实践中积极提取正确的投掷动作,既提高了投掷能力,又激发了学生参与投掷活动的兴趣与积极性,实为一举多得。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热身活动,教师应努力使其能产生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良好的课堂导入,学生的参与热情会立即高涨,而且对整堂课都会产生积极影响。在导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了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营造了一个宽松、积极、主动的教学环境。课前让同学们每人准备了一张用过的纸张,普普通通的旧纸张,学生们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愉快的做起了准备活动,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样的自然和谐。在做完准备活动后,我与同学们学习主教材前让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纸张,让同学们自己动动脑筋、动动手,怎样让这张废纸飞上天空,而且停留在空中时间越长越好。”这时,同学们拿着废纸,马上忙开了。两个一组,三个一群,很快投入到了自己的创作当中,有的折飞机、火箭,学生很是尽情,虽然场面有点乱,但他们很投入。一会儿功夫学生们在愉悦的气氛中试飞着自己的作品了。
我见学生完全进入了情景,便抓住时机,给他们分类,先让折飞机、火箭的同学表演飞行,并给他们分了分组,让每一位同学都尝试一下这飞行的美妙,学生们很是兴奋。就这样,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学中悟,不知不觉地完成了各种投掷练习。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逐渐引导学生从肩上投掷飞机的正确动作。在正式学习投掷沙包或实心球时,可把折成飞机的废报纸团成纸团,当成沙包练习,这样既保证了同学们的安全又避免了沙包不够用的尴尬;还可以增加学生练习的密度,提高学生的活动量。
而在做下面的游戏教学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有的纸团做“打敌机”的游戏,男女生各分成甲乙两组,在课前画好两个大圆,规定男甲和女甲分别进入各自的圆内,做模仿飞机飞行动作(左小碎步跑),同时规定不能相互碰着;男乙和女乙站在圆外,利用手中的纸团投圆内的“敌机”,打中那架两人互换,边同时被打中的同学喊道“我中弹了”单腿跳出圈。例:被打中的部位为左肩,就从左边跳出圈;如被打中的部位为右边,就从右边单腿跳出圈。
事后我在该班的课上以此为例,鼓励学生向这些同学学习,努力在学习中养成探究的好习惯。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该班大部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学习的主动探究意识发生了可喜的进步。这节课上纸飞机投掷的弊端在一定程度上反倒成了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的触发点,看来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交流,做有心人,往往无心“插柳”也会取得“柳成荫”的效果。
一张小小的废报纸可以让我们从课开始的准备活动一直用到课程结束,这样既使我们的课上丰富多彩起来,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能解决我们器材不足的问题。我想只要我们做教师的课前能多动脑,多钻研教材,认认真真的上好每一节课,就能够让我们的学生热爱和喜欢体育课。
教育叙事玩沙包2
本学期我们开展课题是民间游戏,因此我将民间游戏丢沙包引入了体育活动中。因为这一游戏不仅能锻炼幼儿的投掷能力、手眼协调能力和灵活躲闪的能力,还能促进幼儿交往能力与合作能力的发展。活动前,恐人数太多会使幼儿因分组不便而无所适从,我暂时规定幼儿四人一组参加游戏,以降低幼儿寻找游戏伙伴的难度。我还利用动画式的图示,形象地向幼儿介绍了游戏的主要规则:游戏分为两组,一组丢沙包,一组躲沙包。扔的一方站在场地两头,瞄准场内幼儿丢沙包,躲的一方可以在场内自由跑动躲开沙包。一旦躲的一方有人被击中,双方就要互换角色。
游戏为什么玩不起来
游戏开始了,幼儿你来我往地扔着沙包,玩得很兴奋。可仔细一看,却有很多问题:丢沙包的幼儿有的拿起沙包无目标地用力一扔,让沙包飞出场地老远;有的是朝地上重重地一摔;有的看到同伴扔过来的沙包,不知道快速捡起来追击,而是慢悠悠地捡起或是等待躲的幼儿退到另一头;有时候沙包飞出了老远,却没人去捡回来。躲沙包的幼儿,有的不辨沙包投来的方向在场地中间乱跑;有的毫无危机感地站在场地中间,局外人似地看沙包在他们眼前“飞行”;有的躲到了场地的尽头处,等到沙包扔过来,常常来不及转身。很快,幼儿在游戏开始时的兴奋劲就消失了,最后干脆放弃游戏自己玩了起来。第一次丢沙包游戏就这样以失败告终了。
从幼儿的表现看,他们似乎不太明白游戏的规则,可一问,他们却讲得头头是道。难道是因为游戏难度太大,对幼儿动作的要求高于实际水平,所以兴趣最终被无法达到游戏水平的挫败感所替代7幼儿是怎么想的呢?为了了解幼儿放弃游戏的原因,我组织了一次讨论。
甜:我怕沙包打在身上会疼。
师:那什么东西打在身上不疼?
多:纸张、布什么的扔在身上就不会疼了。(有的说,也可以用棉花;有的说可以用气球,它也很轻,打不疼人。)
师:嗯,要用轻一点的东西来扔才不疼是吗?
乐:是呀,他们那么重地丢沙包,沙包一下子就飞过来了,我害怕。
师:哦,不但要轻的,还要让沙包“跑”慢一些。
宏:是呀,沙包扔得太快,捡起来很麻烦的。(有的说,沙包太小了,看不清楚到底扔出来了没;有的说要用大一些东西的才能看得清;有的补充说,大一点点就可以了,像球那么大.太大了拿不动。)
师:我明白了,要用轻一点的、“跑”得慢一点的、还要比沙包大一点的东西来扔。那你们觉得用什么东西来扔好呢?
我建议幼儿把各自认为合适的材料都找来,然后开展“谁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动,试试哪种材料最好用。最后,幼儿一致认为用“滚球”替代“丢沙包”进行游戏更好,他们觉得球的速度好控制,而且方便看到,滚动时即便碰到身上也不疼。于是,我让幼儿用球替代沙包,用滚代替扔,尝试改造版的丢沙包游戏。
“改版”后游戏渐入佳境新的游戏开始了。雨豪准备滚球了,只见他观察了一下林雯的位置,将球用力地朝她滚去,凯丰见球滚过来,稳稳地接住后又滚了回去。球在场地中时快时慢地滚动着,场地中间的幼儿紧张而专注地盯着滚动的球,大范围地跑跳着躲避,时不时传来快乐的惊呼声。
可渐渐地,球再滚来时,中间的幼儿轻轻一闪就躲过了,滚球的幼儿总也打不中目标。雨豪泄气了,他说:“我不来了。”四人一组的游戏因他放弃又无法继续了。还想继续游戏的另外三名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加入了欣然的一组,没料到他们的参与使这组的游戏气氛一下活跃了起来。因为中间有五个幼儿,球过来时他们会同时跳起或跑开,增加了热闹的气氛,人多了,每个人躲避的空间相对小了,所以常有被击中的幼儿。幼儿愉快地变换着扔和躲的角色,热闹的游戏场面引来不少围观的幼儿。
由于游戏材料和方法都是幼儿自己提出的,这使他们在游戏中更有主人翁感,玩起来也更加兴致勃勃。客观上,体积较大的球看得清楚,而且球滚动的速度明显慢于扔出的沙包,便于幼儿判断方向及时躲避,“改造版”的游戏较之以前显然更接近幼儿的实际水平。但随着幼儿躲闪水平的提高,被击中的概率越来越小,造成了游戏的沉闷和疲沓。无意间的人数增加增强了游戏的热闹气氛,也使目标增多、被击中的概率增大,有效激发了幼儿的快乐情绪和积极参与的愿望。于是,在后面的游戏中我取消了人数限制,让幼儿自由结伴,规则调整为:谁被击中,谁就去滚球。
出轨——幼儿喜欢被击中
本应是躲球的幼儿,今天抢着向滚球者凑去,希望被击中。滚球者轻而易举地击中了他们。被击中的幼儿开心地大叫:“碰到我了,换我滚球了。”这一现象引起了我的注意。过了一会儿,有些幼儿也发现了问题。滚方的黄讯说:“你们都围在我前面干嘛,往后退。”于微说:“我想被你打到。”琳琳说:“我要当滚球的。”黄讯抱着球说:“你们退回去,要不我不滚了!”“不滚你就不要参加游戏。”幼儿为此争吵起来。我来到他们中问:“大家都想滚球,你们想想怎样的人才能滚球?”“玩得好的。,”我又问:“怎样才算玩得好?”经过了一番讨论,幼儿一致认定:被打中的幼儿要停止游戏,没有被打中的才算玩得好,可以去滚球。这时文其提出了异议:“滚球的只要两个.中间人那么多怎么选?”有的说:“那就打到剩下两个人为止吧。”可有人不同意:“那么多人,要打多久啊?”幼儿陷入了沉思。我启发他们想一想玩过的游戏里有什么好办法,幼儿想到了“锤子、剪刀、布”“手心手背”和“点脚”等方法,我同意他们按自己的想法玩。
幼儿都愿意成为游戏的中心人物,在他们眼里做某事的人越少这件事就越重要,而且他们也愿意轮换角色进行游戏。这使他们玩到后来都想去当属于少数人的滚球者。如果还是按照原来的规则,游戏将无法正常进行。我耐心等幼儿对现存问题有了足够的体会和认识后,在他们最需要帮助时提出了质疑,并通过带有导向性的追问让幼儿想出了新的游戏规则——“玩得好的才能滚球”“没有被打中的才算玩得好,可以去滚球”,把游戏引向了正轨。玩法因幼儿“怪招”花样迭出
林杰和苏珊配合默契地滚动着球追击中间的幼儿,滚了一会儿,林杰站起来用双手将球抛出,大叫:“空中飞球。”抛了一会儿又将球往地上一摔让球弹跳着去击中间的同伴。变化无常的球让场内幼儿兴奋极了.欢快地或蹲或跳或侧身,灵活地用各种方法躲球。这时苏珊受到了启发,左顾右盼一番后,拿起放在旁边的一顶太阳帽像玩飞盘一样扔了出去。见此,我立刻从器械室搬来了一些体育器械,放在场地四周。晓涛组的幼儿首先发现了,他到篮子里挑了一个布飞盘;晓杰组的幼儿选了跳绳,手持绳的一头抖动着去够中间的同伴;刘易组拿了两个大绒球一会儿同时投出,一会儿轮流扔出……躲的幼儿动作也随之丰富起来,时而起跳,时而闪身,时而蹲下.时而侧跑……游戏就要结束了,幼儿却兴致盎然,意犹未尽,开心地说:“今天真开心,下一次我们还要这样玩。”
随着幼儿对游戏的熟悉,最初的新奇感就会消失,他们会转入多样性的探索阶段,这时幼儿很可能表现出一些看起来违反规则的做法,但其中往往蕴涵着复杂游戏行为的萌芽,是教师推进游戏的最好时机。我没有贸然反对林杰,用一分钟的观察与等待换未了推动游戏进入新高潮的契机。
不管教师在游戏前对游戏的预设有多全面,都不可能完全预测幼儿的动态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活动中多关注幼儿的兴趣、经验和表现,引导幼儿不断地调整。只有动态地推进游戏,幼儿才会越来越喜欢游戏,游戏才会真正促进幼儿发展。
顺,即顺应幼儿的合理行为。当我发现幼儿不喜欢游戏时,没有按自己的想法调整游戏或是强迫幼儿继续游戏,而是了解幼儿放弃游戏的真实原因,顺应他们的想法,并将调整游戏的权利交给他们。当幼儿用自己找到的新材料和新方法以滚球代替丢沙包时,我预设的游戏才真正转化为更适合幼儿的游戏。顺,给了幼儿更大的自由度。
2.当幼儿有想法时,教师要“启”
启,即通过启发和引导,使幼儿获得更清晰的认识。在寻找适宜的材料时,我通过启发和归纳,使幼儿零散的观点渐渐清晰——材料要轻一点、“跑”慢一点、比沙包大一点;紧接着的开放式提问“那你们觉得用什么东西来扔好呢”没有直接告诉幼儿答案,却能启发他们聚焦具体的材料:随后“谁能打中我”的探索活动,既让幼儿认识了材料,同时又强化了他们对游戏规则的认识。
3.当游戏偏离正轨时,教师要“导”
导,即将违背游戏价值的行为引导到正确的轨道。当幼儿争着要被球碰到时,游戏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背离了原有的价值。等到幼儿自己也意识到这一问题时,我通过“怎样才算玩得好”等问题引发了幼儿的思考与争议,促使幼儿重新讨论寻找更适宜的规则,解决了问题,有效地把游戏导回了有意义的轨道上。
4.当幼儿有新异行为时,教师要“推”
推,即发现幼儿新异行为中的价值,推动游戏发展。游戏中幼儿突然出现的新异行为,往往是符合他们发展水平的新需要,是新的兴趣倾向。游戏活动中,我接纳了林杰“空中飞球”的无意识举动,并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无意行为中的意义,及时提供支持,激发了其他幼儿有意识的创造行为,成功地推进了游戏的新发展,最终把游戏推到了理想的境界。
游戏是幼儿最好的学习,我庆幸,在快乐的“丢沙包”游戏中,幼儿和游戏得到了共同发展。
教育叙事玩沙包3
沙包是孩子们所喜欢的玩具之一,既经济又实惠,所以前些天,我给孩子们布置了一个任务——请家长帮着缝制一个沙包带到幼儿园来玩。
孩子们拿来沙包,每到户外活动时,他们就不约而同地拿着自己心爱的沙包玩,三人一组,两人一伙玩着沙包游戏。孩子们用沙包练习投掷,看谁投得远,投得准;有的用头或肩顶沙包玩;有的用胳膊、腿夹沙包玩;有的用脚踢沙包玩;有的向高空抛沙包,看谁抛得最高,看谁能接住沙包;还有的用背驼着沙包玩;可爱的“小乌龟”边走边唱:小乌龟,爬山坡,一爬爬到南大洼,好快活吆!孩子们欢呼着,尖叫着。孩子爱玩、会玩的天性在此得以充分展现,孩子们尽情享受着自由游戏、自由活动所带给他们的快乐!就像华东师范大学朱家雄教授所说:“你让孩子快乐,他(她)不一定快乐,孩子自己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幼儿园教育首先要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让儿童快乐地玩。”通过玩沙包的游戏活动,使我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愿所有孩子的童年充满快乐、充满阳光!
教育叙事玩沙包4
户外活动时间到了,和往常一样,孩子们在我们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场地上。我们提出要求后,活动就开始了,有的幼儿拿了皮球在玩球,有的幼儿选了玩沙包,还有的孩子在玩羊角球。可是郭XX、曹XX、朱XX这几个调皮的幼儿可能是在以前的幼儿园没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他们会捣乱其他孩子的活动,经常把别人的沙包,扔到树上或墙上,引得其他孩子老是来告状,这样不免会被我批评,可是批评之后还是老样子,也没有多少改进,很让我头疼。忽然有一天,事情有了转机,就在乱扔沙包的时候,一个‘沙包’嗖地一下飞上了树,下不来了,这时孩子们安静下来,愣愣地看树上的沙包,无可奈何,然后扭头望着我。我没有作任何反应,没看见似的,几分钟以后,沙包的主人一点点地向我靠进,老师我的...而我没有帮助他的意思,我们就这样相持了几分钟。
活动结束后,我们回到教室进行了晨间谈话,对“乱飞沙包”这件事来了一个集体分享活动,大家七嘴八舌的说出了乱飞沙包的坏处,说的郭XX、曹XX、朱XX这几个调皮孩子低下了头,轻声的和大家道歉。从那以后,沙包乱飞的事情,再也没有发生过,偶然有得意忘形人,拿着纸飞机,沙包扔马上会被别的小朋友制止。没想到老师自己什么也不说,让孩子们自己来说却比什么都管用,看来,老师有时候把常规管理的权力放给孩子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哦!
教育叙事玩沙包5
今天下午的课是户外游戏玩沙包,张老师去大二班借了很多沙包和孩子们出去玩沙包,我们先是排好队领着孩子下去,玩法是三四个人一组(沙暴的数量有限)有的是六七个人一组,我没有急于告诉小朋友沙包可以怎么玩,而是启发孩子们自己动脑筋想一想。有的说可以踢着玩,有的说可以当作流星球扔着玩……说归说,用于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在孩子们急切的目光中,我跟张老师把沙包发给小朋友,小朋友在拿到沙包的时候迫不记待的开始五花八门的玩起来,孩子们有的踢着玩,有的用头顶着玩,有的抛着玩,玩得非常兴奋,小小的沙包到了孩子们的手里,好像有了生命。面对这个小小的玩具,孩子们充满了好奇,虽然没有我跟张老师的介入,活动照样进行的有声有色。
这时,仍在玩沙包的几个小朋友的玩法吸引了我。“ZSL,这次我来踢,你来帮我数吧。”LXR一边说着,一边提着沙包的布绳很努力的踢了起来,虽然有时脚踢空了,可她又努力的等下一个。ZSL踢了5个,便累的喘起来,就又换上了LXR……最后,是ZSL踢得最多,8个。(他们在踢的时候基本没踢到、但是还是跟踢到一样在数)
在玩的过程中也会出现小插曲,就会听到小朋友的哭声,原来是TZH在哭,我走过去问怎么回事,他说:SSY把我推倒了,我把SSY叫过来问怎么回事,他说我不小心的,我说:你说对不起了吗?他说:奥,忘了。便对TZH说:对不起了,说完就走了。不一会我在四处看孩子的时候,看到ZY咧着嘴在哭,我说:ZY过来,怎么了,哭什么?他说:SSY推我,把我推到了,我一听怎么又是SSY啊!我把他叫过来说:今下午你推倒两个小朋友了,怎么回事吗?其他小朋都在那玩得好好的你跑什么啊?听他一说这才明白原来是他拿着沙包跑后面有小朋友追着抢,才导致把小朋友撞到,我跟他们说了沙包的玩法,而不是在那闹着玩,要学会谦让,你玩会、他玩会。我让他们走了,过不一会我看见他们在那踢这玩并没有在跑、或者抢,到吃加餐的时候了孩子们还在那玩的有声有色。
教育叙事玩沙包6
每天的晨间活动时,孩子们总会拿着各种体育器具在操场上开心的奔跑着,追逐着。他们一起比赛扔沙包、比赛拍皮球;他们一起玩滚圈、跳跳球、翘翘板;他们用沙包“打死”坏老鼠;他们拿着自制的风车在风中来回走动;他们在滑滑梯上呼啸着降落……。课间活动中,孩子们最喜欢的便是小汽车,折纸了。他们会把两辆小汽车放在一起开,瞧瞧到底哪辆更快些。他们也会折成无数只飞机,让它们满天满地的飞起来。但遗憾的是,他们谁也没有去认真的思考些什么。有一天午饭后,又有一些小朋友在玩开汽车的游戏,他们最喜欢的便是一辆外形比较美观、体重比较轻盈、跑得非常快的小汽车。为了得到这辆车,两名幼儿发生了争执。当我问到“为什么”时,两个孩子异口同声的说:“因为它跑得快。”我明白了,都是“力”惹的祸。于是我想,何不抓住这个机会,让孩子们自己来思考实、探究,自己来获得相关经验,来解决一些问题呢。
[课前思考]
力虽然到处存在,但根据中班幼儿自身的知识水平,要使他们能够真正领会到看不见、摸不着的“力”以及“力”与物体运动的关系,如果不改变过去传统的“灌输”办法,幼儿是难以接受的,还可能扼制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所以。我先分析、筛选了一些关键问题,然后提供相关材料。让孩子自己亲身去感受,去以历。我只是引导孩子去尝试感受、探索发现、大胆讲述、最后完成学习任务。这样使幼儿变被动学习者为主动学习者、探索者,从而萌发爱科学的积极情感。
推荐阅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