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从业法律法规2017知识点:经济金融基础
我爱学习网银行专业资格栏目精心整理推荐“银行从业法律法规2017知识点:经济金融基础”,希望对广大读者有所帮助。更多相关资讯,请继续关注本网。
一、经济基础
(一)熟悉宏观经济发展的目标、经济周期的主要特征、经济结构的构成及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宏观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一般包括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国际收支平衡。
经济增长是指一个特定时期内一国(或地区)经济产出和居民收入的增长。
GDP,它是指一国(或地区)所有常住居民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在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中区分国内生产和国外生产,一般以“常住居民”为标准。
常住居民是指居住在本国的公民、暂居外国的本国公民和长期居住在本国但未加入本国国籍的居民。
(2)充分就业与失业率
充分就业的宏观经济衡量指标是失业率。失业率是指劳动力人口(16周岁)中失业人数所占的百分比。
我国统计部门公布的失业率为城镇登记失业率。
城镇登记失业人数是指拥有非农业户口,在一定的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无业而要求就业,并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进行求职登记的人数。
(3)物价稳定与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在一段时间内持续、普遍地上涨。常用的指标有三种:消费者物价指数、生产者物价指数、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
消费者物价指数是指一组与居民生活有关的商品价格的变化幅度。在衡量通货膨胀时,消费者物价指数使用得最多、最普遍。
国内生产总值物价平减指数则是按当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与按基年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
通货紧缩也是货币供求失衡、物价不稳定的一种表现,是物价持续、普遍、明显地下降。
(4)国际收支平衡与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指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本国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的“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
国际收支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包括贸易收支、劳务收支(如运输、旅游等)和单方面转移(如汇款、捐赠等),是最具综合性的对外贸易的指标。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如直接投资、政府和银行的借款及企业信贷等。
国际收支的衡量指标有很多,其中贸易收支(也就是通常的进出口额)是国际收支中最主要的部分。进出口总量及其增长是衡量一国经济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且进口和出口的数量与结构直接对国内总供需产生重大的影响。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国际收支差额处于一个相对合理的范围内,既无巨额的国际收支赤字,又无巨额的国际收支盈余。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处于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经济周期分为四个阶段: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一般来说,银行业的整体经营状况与经济周期相一致。
经济结构是指从不同角度考察的国民经济构成,一般包括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城乡结构、产品结构、所有制结构、分配结构、技术结构、消费投资结构等。
经济结构对商业银行既有直接影响,也有间接影响。从间接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通过影响一国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增长质量和可持续性来影响商业银行。从直接的角度来看,经济结构会直接影响社会经济主体对商业银行服务的需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经营特征。
1.产业结构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它行业。
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是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在银行业务中占比低的重要原因。
2.消费与投资的比例
从支出角度来看,GDP由消费、投资和净出口三大部分构成。其中,消费包括私人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投资也称为资本形成,包括固定资本形成(其中含房地产和非房地产投资)和存货增加两部分;净出口是出口额减去进口额形成的差额。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私人购买住房的支出,包含在投资的固定资本形成中,不包含在私人消费之中。
在中国,推动整个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是投资,而私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较小,这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对象是企业,业务结构是批发业务的结构。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于1984年首次发布,分别于1994年和2002年进行修订。2011年第三次修订。新《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把我国行业分成以下各类:农、林、牧、渔业;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
根据行业市场结构的不同可以划分为:完全竞争行业、垄断竞争行业、寡头垄断行业、完全垄断行业。
(1)增长型行业。
增长型行业的运行状态与经济周期关联不大。这些行业主要依靠技术进步、新产品的推出和更优质的服务使其经常呈现出增长形态。这类行业在经济高涨时期发展速度通常高于社会发展速度,而在经济衰退时期,其受到的影响较小甚至能保持一定的增长势头。例如:生物技术、4D技术等新生的成长型行业。
周期型行业的运行状态直接与经济周期相关。在经济繁荣时期,这些行业随之扩张;在经济衰退时期,这些行业也相应低迷。例如:房地产、耐用品制造业等。
(3)防守型行业。
防守型行业不受经济周期变化的影响,行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呈现基本稳定的态势。例如:食品业、公用事业等。
影响行业兴衰的因素主要有技术进步、政府政策、行业组织创新、社会变化和经济全球化。
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
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背景条件主要指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人口与劳动力、科学技术条件、基础设施条件及政策、管理、法制等社会因素。
主要是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及所处的发展阶段、区域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进行分析。
经济发展是核心,重点分析区域发展的优势、主导产业及其发展方向,经济增长的形式以及产业结构和地域结构优化等。
栏目为你推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