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2018高考会被退档的13种情况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缓慢的眼睛

志愿填报不当造成退档情况时有发生。我爱学习网为你收集了2018高考会被退档的13种情况,希望可以帮助你,更多相关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8高考会被退档的13种情况

志愿填报对每个高考生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每年都会出现因志愿填报不当造成退档情况发生,主要表现有三种情况:一是考生总分高于院校录取线而没有达到专业线并且不服从调剂;二是高考总分达到相应批次录取线,但相关科目较差或因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专业要求而予以退档;三是因各院校投档线的人数比实际录取的新生多,因而投档线上的“边缘生”,很可能遭遇进档后退档的风险。

家长和考生又该如何避免高分被退档或达线退档情况发生呢?本报为您总结了常见的几种退档类型,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政策性落榜

投档比例暗藏风险:高校招生实行按比例投档的办法,全省批次省控线是按1∶1.2比例划出,各个招生院校录取中实行1∶1.05投档比例。这种录取政策就意味着考生达线未必被录取,也就是说上线考生存在5%的虚额。一般在省控线20分以内的“边缘生”报考时需要格外谨慎。

对策

1.“边缘生”尽量选择那些往年首轮投档不满额的院校

2.专业上不要过分挑拣并尽可能服从调剂。

3.所报考的院校要保留出一定的分数余量。

4.不能用录取院校的最低分来判断是否能达线。

身体条件不符合标准

考生对所报院校的《招生简章》中要求的报考资格、学校情况专业要求等相关内容不了解,盲目填报,造成身体条件不符合所报院校志愿的标准。

对策:熟悉体检标准和特殊院校招生录取条件,如身高、听力、色弱、色盲、肢体、口吃、性别、男女录取比例等,避免误闯“红灯”。

达不到专业录取要求

许多高校招生不仅要求总分达到录取分数线,并且对所报专业相关科目的成绩也有一定的要求。如外语专业考生,英语成绩要达到100分;汉语言文学专业要求语文成绩达到90分以上;经济类专业数学成绩至少要达到100分等。

一般来说,文史类专业、外语类专业、中医学类专业对语文、文综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理工类专业对数学、理综科目的成绩要求高一些。医学类专业对化学、生物科目的成绩要求较高;外语、外贸专业,对外语笔试成绩和口试成绩都有一定要求

对策:报考时一定要看清楚所报院校专业要求

参考院校往年最低录取线

目前相当一部分大学,如天津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高校,录取专业实行“分数优先”的原则,这种完全凭分数定胜负的办法,就是淘汰低分数的学生。假如你参考最低分,很可能被落选。最低录取分往往就是最后一个被录取考生分数,有时同一所院校的最低(冷门)专业与最高(热门)专业间的分数相差在30分到70分之间。

对策:参考高校往年的录取平均分。

对目标院校“大小年”趋势分析不准确

招生“大小年”就是某个学校报考人数很不稳定,起伏较大,导致录取分数忽高忽低,走势无常。形成“大小年”原因主要是考生迷信上一年各高校录取分数线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大年”“小年”是相隔一年或两年交替出现的,但并不绝对,只能作为填报志愿的参考。

对策

1.参考该校连续三年录取比例的变化趋势,录取分数高说明是“大年”,录取分数低说明是“小年”。“大小年”现象是一种人为因素造成的现象,要全面分析,灵活运用。

2.对上一年新开设的专业,如果录取比率小于1,来年报考人数可能大幅度提高。当年新开设的专业,可能因报考人数不多而遇到“小年”。

过高估计自身实力

不少考生填报时只重视对热门地区的重点院校与热门专业的选择,而忽视或放弃对一般院校填报,造成重点院校一旦失利,全盘皆输。

对策:注重对一般院校和相近专业填报,选好保底院校

不重视提前单独招生院校

单独招生分为单独招生录取院校和自主招生两大类。

单独招生院校比较特殊,对考生特长及能力有不同的要求,尽管招生数量少,但也有不少较好的特色专业。自主招生类院校考生要求较高,但对优生群体来说,增加了录取的几率。

对策:建议填报此类院校,扩大院校专业的选择范围。

忽视第二批次院校填报

第二批次院校数量多,有相当一部分不错的专业,其毕业就业情况好于某些第一批次的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兴的专业应予以关注。

对策:重视填报好第二批次院校,为考生增加选择的机会。

过分重视专业,不服从调剂

考生专业要求较高或不服从调剂(或不填写),造成进档后被退档的风险。

对策

1.专业志愿要考虑“服从调剂”。因平行志愿院校最多可填报6个专业考生专业填报机会增多,相对每个专业填报考生就会增加,专业容易形成“扎堆”情况。如果考生填报专业分数不算高,专业又不服从调剂,就会造成进档后被退档。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的志愿组合中,既要敢于填报理想院校,又要填报稳妥又中意的学校,还要有“保底”院校,防止进档后被退档。如果考生的“是否同意调剂”一栏不填写的话,将被视为“不同意”处理。

2.专业志愿冷热搭配要适度。即使是同一院校不同的专业取分高低,不能全报热门或高分专业,要保持专业志愿间要有3-5分的差距。如对专业没有什么特殊要求,最好填上“同意调剂”。

吃不透院校《招生简章》形成死档

有的院校对加分政策只在投档时承认,录取专业时以实考分为准;有的学校规定了专业级差,非第一志愿专业录取时,要减掉一定分差后才能与第一志愿考生排序;有的专业除对身体条件、单科成绩有要求外,还规定了男女生录取的比例等,这些问题不注意就会形成“死档”。

对策

1.了解院校信息,特别是招生章程、近几年招生录取分数情况

2.量力而行,选报志愿留有余地,参考各校专业录取的平均分、位次。

3.严格对照《高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相关条款,选报志愿要避开不予录取专业

4.选择专业面要宽,尽量服从专业调剂。

没有正确理解高招录取关键环节

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第一个环节是根据学校志愿投档,第二个环节是根据专业志愿录取。第一个环节是第二个环节的前提,只有当你的档案顺利投入志愿学校后,学校才会根据你的专业志愿进行录取

平行志愿可给考生增加选择机会只在第一个环节起作用,与第二个环节没有关系。如山西一位家长给孩子报志愿,理想专业是金融专业,为了保专业并增加录取机会,他在平行志愿的前七个学校都选择经济类专业,这类专业招生数不足的学校宁肯空 着 也 不填,而且专业均不服从调剂,而在最后一个院校填报了服从调剂。这位家长的想法是,第一个院校进档后如不能被金融专业录取,不服从调剂就会进入第二个院校,如第二个院校还不能录到金融专业就会落到第三个院校,直到最后一个院校别无选择时再服从调剂。

对策:正确理解平行志愿录取过程的两个关键环节。

坚守本地院校

每年由此落榜的考生也不少,他们的理由是本地高校招生数量多,录取的几率就会大些,但实际的情况是本地院校录取人数多,报考本地的考生更多。

对策:立足长远,扩大录取几率。省外院校录取人数少相对报考的人数也较少。

所报院校总体“扁平”,造成滑档

考生定位不准,院校之间没有梯度,造成“滑档”。

对策:平行志愿所报的几所院校切忌“扁平”,院校之间要有梯度。每个志愿顺序所填报的几所学校,在选择时一定要拉开院校之间的志愿梯度。如果将分数差不多的几所学校分别列为第一、第二、第三志愿顺序,结果会使这几个志愿变为一个志愿,第一个院校落榜,其后的志愿也不会被录取,浪费了录取机会,导致所填志愿都成为无效志愿,造成整体滑档或志愿全部被采空的问题。也有考生甚至将分数更高的列为后续志愿,形成志愿倒挂(即无效志愿)。一般来说,院校志愿梯度以20到30分左右为宜。

相关推荐:

2017双鸭山高考英语真题

2017百色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7吴淞中学高考成绩:山窝飞出金凤凰,学府深造出人才。祝你前程似锦绣,宏

2017年舟山体育高考分数线:一段497 二段451

2019东北大学自主招生面试真题已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