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高考作文:我爱学习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素材:别丢弃了教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陶醉的季节

我爱学习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素材:别丢弃教育中最重要的“人”,更多高考作文高考满分作文高考零分作文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作文素材:别丢弃教育中最重要的“人”

6岁编程,8岁建网站,13岁创办公司,14岁被麻省理工(MIT)录取成为“预科生”。连日来,来自山东莱阳市的14岁神童的故事在朋友圈刷屏。不过,几天之内,神童故事却经历了多次反转。先是莱阳市教体局面对质疑,坚称此事有图为证,不会有假;再是麻省理工学院本科生录取办公室回应,不会主动签下学生。层层迷雾之下,罗生门再现。

其实,姑且不论事件真假,14岁神童被搬上神坛,惹来社会崇拜,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的神童情结与异态心理。近年来,我们已经见到太多13岁神童上北大,17岁神童中国科学院硕博连读等新闻。神坛之上,是聪慧过人、少年有为的偶像;神坛之下,却是生活不能自理、社交能力为零、道德品格缺失的“生活侏儒”,是该崇拜,还是痛心?

莱阳14岁的小李同学,自称被麻省理工录取,却被发现录取的通知邮件为中文书写,且发件人均为“David lee”同一人,收件人则为“我自己的邮箱”,十分蹊跷;其获得的“亚太经合组织举办的ACPC国际大赛”二等奖,证书上的颁发机构却是WTO。诸多不合常理的谎言构造,无论是其老师、父母灌输合谋,抑或是其本人故意为之,都折射出,小李同学的为人、受教育环境远不及其治学之所有。假若,神童神坛之下尚未学会做人,又怎能够称神?

柏拉图曾经精辟地指出:“教育年轻一代(还有你们自己)的最好方法是不斥责他们,而是你公开地去做你劝别人去做的事情。”当我们教育不能免俗,标榜神童,眷顾特殊,而罔顾其成为一个“社会人”所必需的道德品质、生活能力,代际传递之后的恶果就是教育失衡,把教育中最重要的“人”给丢弃了。

看看这次莱阳市教体局与公众扯皮,以及此前神童新闻被当地最正规的齐鲁网报道,从而引发从中央到地方的部分媒体,不分真假,一窝蜂为其贴金。有多少神童,被当作教育炫耀的资本,成为教育资源掠夺的工具?又有多少神童被媒体炒作为地方“特产”,成为舆论吸睛的大旗?神童在功利包装下已经不能少许喘息,更免谈真诚做人,不可谓不令人心寒。

我们总是忽视了,神童和普通学生一样也是人。人才培育,不等于神坛堆砌。先学做人,后做学问,是遵循人的发展规律和社会前进步伐的应有之义。一味地吹捧、偏颇地倾斜,其实并不会使神童前途一帆风顺,反而是会应验“泥菩萨过江”的俗语。如此,只能扼杀其学做人的时机,使其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更不能令其稳坐神坛,跳出伤仲永的怪圈。

因此,我们或许并没有意识到,小李同学是真神童或假神童并不是深度思考的关键,社会也并不排斥神童视角,问题的症结在于,神童首先要学会做人,才能在先天优赋之后走上一条光明大道;而家长、学校,要首先学会放平心态,摒弃神童情结,为神童做人提供平台与机会,不能神童视作获取名声、赞助费及嘉奖的标杆。毕竟,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神童神坛之上是否自如,又能否对社会有所裨益,先要看神坛之下,他的“人”塑造得合不合理,又到不到位。

相关推荐:

2017衢州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出炉

2017年铜仁高考英语试题及答案

2017揭阳一中高考成绩:十年攻书寒苦,今宵征冲天路;回眸从前付出,泼墨卷袖

2017日照高考文科数学真题

河北2018年专科批文史一志愿平行投档最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