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自然灾害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欣慰的发带

高考地理复习得怎么样了?本网为你收集了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自然灾害,供考生们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网站更新。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知识点: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积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等气象灾害,大家知道自然灾害知识点吗?

1、洪涝灾害

我国典型地区

东北;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淮河流域;珠江流域等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降水持续时间长,降水集中(如长江流域的梅雨天气);夏季风的强弱变化(副高强:南旱北涝;副高弱:南涝北旱);台风的影响;缺少天然的入海河道(淮河);地势低洼(海河、珠江);水系支流多(扇形水系、树枝状水系);河道弯曲(荆江河段);厄尔尼若现象等。

(2)人为原因:滥砍滥伐,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河床抬升;围湖造田;不合理水利工程建设(渭河流域)

治理措施: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修建水利工程;裁弯取直,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修建分洪区;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

2、沙尘暴现象

我国典型地区

西北;华北地区

产生的原因

(1)自然原因:快行冷锋天气影响;气候干旱,降水少;春季大风**数多;地表植被稀少等

(2)人为原因:过度放牧;过度樵采;过度开垦

治理措施

制定草场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管理;控制载畜量;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牧;

建设人工草场;推广轮牧;禁止采伐发菜等

3、地震

我国典型地区

东部沿海;西南、西北地区

形成原因

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动剧烈。

造成重大人员和财产损失的原因可能有:

震级大,破坏性大;震中附近城市分布多,人口集中;浅源地震发生的时间可能在夜间;诱发其他灾害

减轻灾害措施

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

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

加强国际合作等。

4、西南地区地质灾害严重

形成原因

(1)自然原因:山区面积广大,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

(2)人为原因:对植被的破坏

治理措施:恢复植被

相关推荐:

2017揭阳高考文综真题及答案已出炉

2017孝感高考英语真题:没有秋霜的锤打,没有秋风的锻铸,秋天的枫叶怎会周身

全国一卷2017年高考历史真题附答案解析(完整版)

2017宣城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

甘肃高考:我爱学习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甘肃艺术校考成绩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