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及范文:为“禁补令”鼓掌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甜美的含羞草

高考作文频道为大家提供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范文:为“禁补令”鼓掌,一起来看看吧!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9高考作文题目预测范文:为“禁补令”鼓掌

作文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教育部发文,提出中小学校禁止组织学生集体补课、有偿补课,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对学校违规补课现象进行坚决查处,对校外培训机构各类违规补课现象,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强监管,依规严处。

对这一最严“禁补令”,社会各界反应不一.有人强烈反对,有人极力支持,也有人持怀疑态度。对这一“禁补令”,你的观点态度是什么?请联系现实,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文或议论文。要求讲真话,写真情,有真见;不得套作或抄袭。

【审题指导】

作文题主要有如下优点: 1.绝大部分学生基本做到了讲真话,写真情,有真见,比如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各抒己见,基本没有空话大话假话。 2.有部分同学能深入挖掘,直击问题核心:比如补课涉及到教育公平问题教育使命问题,“禁补”体现了转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教育真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迈进的理念和决心,也有利于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之所以补课主要是因为心态问题,以及之前的不学习等等情,有真见,比如结合自己所见所闻各抒己见,基本没有空话大话假话。 3.不少同学在具体分析时,语言鲜活、犀利,行文流畅,这也许这得益于讲真话的原因。

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很多同学没能深入思考,只着眼于自己一亩三分地,观点偏激、浅陋,不能透过现象分析事物本质,还有不少同学只在高考的圈子里绕弯弯。比如,“你禁补,我高考还考啥?”“禁补令下了,你倒是快活了,却毁了我的一生。”“学习就是为了高考。”“禁补令好,学生们终于可以在游戏的天空里自由翱翔了。”等 2.平时不关注社会人生,不关注身边的生活,所以无话可写,行文颠三倒四,翻来覆去总是那几句话。 3.写成议论文的时候,行文空洞,光顾着歇斯底里呐喊,而不能有针对性地论证。 4.错别字多,病句多,还有不写标题的。等等。

【佳作欣赏】:

为“禁补令”鼓掌

当“禁补令”一道惊雷,响彻大地之时,教育界已然沸腾,纷纷开始了全民大讨论,余既为高三学子,感受自深,现述之如下:

禁补令”初下之时,各界情态,或喜或怒,或惊或悲,不一而足,众生相颇有可观之处。高一高二学生闻之,如蒙天恩,无不欢呼雀跃;各补课学校的校长们闻之,则如丧考妣,悲愤不能自已,唯高三的师生闻之,喜忧参半。长假漫漫,安然于家中休养自是快意,然而高考在即,又不能不有所作为。在我看来,“禁补令”当为今年第一快意人心之事,诸君何必忧愁!“禁补”非“禁学”,于高考有所希冀者,在家中自可努力,学问之事,并非困于一室间方有所得。

有道是“治乱世,用重典”。“禁补令”正是针对当今补课学校层出不穷,教育市场兵荒马乱的现状而下的一剂“猛药”。当高考已如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头顶,各学校无不加班加点,求那独木桥上的生机。于是学生疲于奔命,整日于墨卷间辗转,素质教育遂成了一纸空文。当补课已如军备竞赛般愈演愈烈,如此的“教育公平化”已让学生身心皆苦。“禁补令”针对此而生,无疑是对广大师生的一次“解放”,只有大家都不补课了,于同一起跑线的那种竞争,方才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其实几年前刚刚发布禁补,无奈只改其一点,反倒是养肥了一大批培训学校。而今年教育部则汲取了教训,发文对于培训机构一视同仁,狠狠地煞了它们的气焰。随“补课”而生的众培训学校,若“新x方”、“马x特”,几年间为地方GDP做出了重大贡献,可学生们究竟从他们插科打诨的课堂氛围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中收获了什么?只是大多数家长的血汗钱如流水般汇集到了少数人的腰包中。这样的机构是中国教育之痛,而禁补令恰如一把锋利的手术刀,为百姓割去这些滋生物,让高中教育有一个健康的体魄。

十年之计树木,百年之计树人。教育是国家大计,不可不慎。改革之道,牵一发而动全身,固然会有阵痛。昔商鞅变法,虽初有不便,然秦皇行之,秦故雄于六国;而荆公变法,几次废主,功败垂成,宋固有靖康之耻。前史当为鉴。禁补令的下达,是为了让高中教育在一个良性的土壤上生长,培育出栋梁之才。如能一直推行,教育补课之风必有好转。

如果在起点就己迷失了路,或许脚下就会踩满孤独。我们的父辈也曾年轻过,可他们的世界里并没有这么繁重的课业,只有蓝天碧海,山花烂漫,他们最终不也成了参天大树?禁补之后,我们,或许也能一样。

【点评】

本文观点鲜明,论述有力,“‘禁补’非‘禁学’”,启人思考。由不同年级的学生反映谈到自己的观点,由补课之弊谈到改革之痛,最后比较于父辈的教育状况,层次清楚,留有余韵。能从社会角度进行思考,语言简洁、流畅、圆熟、老到。“禁补”的意义何在,宜有正面的思考和表达。对于培训机构,教育厅似无力掌控。

来源:搜狐自媒体

52xx.cn


相关推荐:

2017年十堰高考理综真题及答案解析

2017年郑州高考作文题目:中华美食

2017年奎屯高考理综真题

高考作文:我爱学习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素材:以有愧求无

高考英语:我爱学习网精心为你整理了高考英语优秀作文:锻炼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