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2019高考政治复习辅导:唯物论原理与方法论2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背后的帆布鞋

本网站高考频道小编收集了2019高考政治复习辅导:唯物论原理方法论2,更多高考辅导资讯本网站将不断更新,敬请及时关注。

2019高考政治复习辅导:唯物论原理方法论2

唯物主义认识

14、实践和认识(理论)的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决定认识(理论),认识(理论)对实践有反作用,正确的认识、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指导作用。错误的认识、不科学的理论对实践有阻碍作用。

方 法 论: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重视科学理论的指导作用。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反对教条主义,反对思想僵化。

15、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推移

原理内容:从深度上说,认识需要不断深化;从广度上说,认识应当不断扩展;从进程上说,认识必须向前推移。

方 法 论:反对思想僵化、认识固定化的观点,反对一切停止、悲观、无所作为的观点。

16、认识的根本任务是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事物的现象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17、实践决定认识原理

原理内容: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检验标准,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依赖于实践。

方法论:从实践中获得认识发展认识、检验认识,并用认识去指导实践

三、唯物论的4大原理方法论

唯物论原理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世界的本源是物质

2.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世界观:

①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决定意识。即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这种特殊物质的机能,是客观物质对象在人脑中的反映。

意识具有能动性。1、意识能够正确认识客观事物。2、意识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意识一经产生就反作用于物质,加速或延缓客观事物发展进程。正确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意识,能够推动人的实践活动顺利开展,从而促进客观事物发展。歪曲地反映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意识,则会把人的活动引向歧途,从而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方法论

物质意识辩证关系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客观事实决定我们的工作方针、计划方案等主观的东西,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另一方面,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自觉地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用正确的思想和科学理论指导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错误倾向:

既要反对只承认物质决定意识,否认意识物质具有反作用的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又要反对片面地夸大意识的能动作用,否认物质的决定作用的唯心主义。

3 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的原理

世界观:

尊重规律,按规律办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规律是隐藏在事物之中的本质的东西,人们不能直接感觉到它,必须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调查研究,并认真思索,才能了解和掌握规律,并利用规律去改造世界。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客观规律始终制约着人的主观能动性,人们是否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决定着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能否收到积极的效果。

③必须把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人们办事情的过程,就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而要把事物办好,就必须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

方法论

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的时候,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地结合起来。

错误倾向:

我们既要反对否认规律客观性,片面夸大主观能动性的唯心主义观点;又要反对只强调尊重客观规律,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人在客观规律面前无能为力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4.运动和物质的关系

原理

运动和物质之间是不可分割的

(l)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2)运动是物质的运动,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方法论:坚持二者的联系,反对离开物质谈运动或离开运动谈物质的错误做法。

四、唯物论的三个原理及其方法论

辩证唯物论

1.自然界客观原理

原理内容】:自然界的存在与发展客观的。

方法论】:①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②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2.物质意识的辨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不过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2)意识物质具有能动作用:①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正确的意识促进客观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客观事物发展

方法论】:(1)一切从实际出发(2)重视意识的作用,重视精神的力量,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认识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与党的指导思想、基本路线、方针、政策、工作计划之间的关系,即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说明社会主义既是物质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

3. 规律客观原理

原理内容】:规律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规律客观的,它的存在和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或消灭规律,但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

方法论】:承认规律客观性,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统一。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我们在各项工程、宏观调控等工作中,要按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说明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和根本点,正是在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才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做到要改造自然,首先要服从自然。

4. 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的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1>尊重客观规律离不开发挥主观能动性 <2>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方法论】:既要尊重客观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实事求是;又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

【应用范围】:应用这一原理,说明人类各项成功的活动都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结合。如农业的发展、工业的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消灭病虫害、防治SARS、宇宙飞船的成功发射,卫星成功发射科学上探索发现、各种工程的兴建等等。

相关推荐:

2017延安高考历史真题及答案已出炉

2017唐山高考艺术分数线是多少

2017年六安高考作文题目:移动支付

2017承德高考作文题目:长城、京剧

海南体育职业技术学院2018招生章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