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及答案: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听话的面包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高考语文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案: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一起来做作文练习题吧!

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答案: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

第一次接触香格里拉(Shangri-la)这个词还是八十年代中期,在一本简易英语课外读物中,“香格里拉”即世外桃源。但事实上,香格里拉一个真实存在的地方,它就在中国滇西北一带。纳西话叫香格里;拉,只是词的后缀,中甸一带康巴藏民称它香巴拉。它开始被世人关注,是缘于一位俄国导演1937年拍的电影《被遗忘的王国》。影片中这个叫香格里拉的地方,有高原雪山、蓝月亮峡谷、森林牧场牛羊,还有与自然和谐依存的民风。它激起了世人寻梦的热情,人们这才发现一个名字:美籍奥地利学者约瑟夫?洛克

洛克1884年出生于维也纳,1905年去美国求学。1922年他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从此他把灵魂融入了这方水土,一住就是二十年,从事纳西族民风、民俗、文化、宗教研究。和以往一些西方探险家不同,洛克对他的考察对象不只是充满好奇,更没有白种人的偏见和野心,而是充满感情。他有过“与我的纳西族朋友共存亡”的诺言,并带着偏爱称纳西人是“纯朴的大自然之子”。

洛克无疑是可敬的。但是香格里拉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换一个角度讲,正是香格里拉的一方水土,改变了一个西方学者的命运,塑造了一个全新的洛克,为什么不能说香格里拉发现洛克呢?我看就像他评价他的纳西兄弟一样,称他是“大自然之子”更平等一些,更合适一些。由此,我们得到一种启示:香格里拉发现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这是套用了一个现成句式。拉美的乌拉圭作家加莱亚诺写过一篇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他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在哥伦布的船队到达美洲之前,那片大陆就自然地存在着,后来者占有了“发现”的专利权。“从此以后,印第安人就一直被判为终身有罪”,遭到灭绝性的杀掠。所以他说“1492年,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而美洲的希望则是在它“自己发现自己的时候”。同样,“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也是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而不是被动面对世界的客体。因而,对于香格里拉来说,问题关键就在于,它是不是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的存在,这也许是“自己发现自己”的含意。

人们通常把美好的地方都比作世外桃源,可见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抱有怀疑。人们说世外桃源,就是说世上没有,这说法本身就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世外”,可以理解成人类还没有实现的理想,若说哪里是世外桃源,就是说哪里已接近或实现了理想的蓝图,那它其实就是世上的桃源了。一旦回到世上,就是人类的势力范围了。那么世上桃源还可以叫做世外桃源吗?或者说世上可能有真正的世外桃源吗?

如今的香格里拉是行进在通往理想境界的路上。什么时候,人们的精神世界能够做到和那里的自然风光一样美丽,“恢复人和大自然之间和谐一致的关系”了,什么时候可以说它真是,或接近香格里拉了。

到那时香格里拉的词义应该发生变化,无论英语还是汉语,都可以把它译做世上桃源。

《让香格里拉发现自己阅读理解及参考答案

21.下列对原文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为了证明香格里拉就在云南丽江。

B.洛克是为了“把灵魂融入这方水土”而来到丽江的。

C.对“美洲被入侵,而不是被发现”的观点,本文作者是赞同的。

D.本文认为,“香格里拉发现洛克”,但香格里拉的确又是被洛克一个发现的。

E.香格里拉在汉语中的意思并非是“世外桃源”。

参考答案:CE

A项容易判断,作者写本文的目的根本不在此。B项,在文章第二段中说洛克“以植物学教授的身份到云南丽江采集植物标本。这一方水土立刻迷住了他”,而并非如B项所说。D项,文章第三段说“香格里拉一个客观自然的存在洛克到来之前,纳西就有了自己的学者和文化人”,所以说“香格里拉的确又是被洛克一个发现的”是错误的。C项,在文章第四段中有“同样”一词,可看出作者对加莱亚诺观点的赞同。E项,从第五段中可以很明确地找到依据。

22.作者说:“香格里拉发现洛克,也同时发现自己。”请根据文意回答下面问题。

(1)“香格里拉发现洛克”的含义是什么?

(2)香格里拉发现自己”的含义是什么?

参考答案:(1)香格里拉改变了洛克的命运。(或:香格里拉塑造了全新的洛克。)

(2)①认清自己是否真是一个美好的真实存在。②把香格里拉当成主体。

23.作者认为加莱亚诺的散文《让美洲发现自己》,是有感于西方世界数百年的偏见而写的。请根据文意写出“偏见”的含义。

参考答案:①把对美洲的占领看成“发现”。②把印第安人视为罪人。

24.这篇散文中,(1)为什么作者认为“世外桃源”的说法意味着对现实的批判?(2)什么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境界?

参考答案:(1)世外桃源的美好引发了人类对自己居住的地方的怀疑。(或:世外桃源存在映射出现实的缺陷。)

(2)人和大自然之间具有和谐一致的关系。

52xx.cn


相关推荐:

招生简章: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长治学院2018艺术类专业招生

2017河南高考分数线公布

2017年湖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福建省高考语文2017年真题答案公布

教育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