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高考试题:下面是我爱学习网整理的“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模拟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甜甜的灰狼

下面是我爱学习网整理的“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模拟练习及答案解析(一)”,欢迎阅读参考,更多有关内容请密切关注本网站高考栏目。

2018年高考语文文学常识模拟练习及答案解析(一)

1.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别庙,指皇家于太庙之外另立的用于供奉先祖牌位的家庙。

B.缗钱,指以千文结扎成串的铜钱,汉代作计算税课的单位。后泛指税金。

C.转运使,指主管运输事务的最高中央行政官职,后来权力有所分散。

D.属,用在人称代词后表复数,类似的词语还有“辈、等、曹、侪”等。

2.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鳏:年老无妻或丧妻的男子;寡:年老无夫或丧夫的女子;孤:年幼丧父的孩子;独:年老无子女的人。文中“少孤”即指邓艾年幼时父亲就死了。

B.“艾遂自名范,字士则”,古人幼时命名,成年男20岁、女15岁取字,字和名使用有别,名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字供长辈呼唤。

C.“辟之为掾”中“掾”即掾吏,是官府中佐助官吏的通称,分曹治事的属吏,官府里的办事员。

D.“迁南安太守”中“迁”与徙,都指调动官职。“迁”一般表示升官,“左迁”是降职的委婉说法。“徙”则表示一般的调职。

3.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字,又称“表字”,多是对名的解释、补充或延伸。一般晚辈和属下只许称尊长的字而不直呼其名。男子二十岁举行冠礼取字。

B.拜,按一定的礼节擢升官职,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拜”又指古人常用的表示礼节的方式,即行礼叩头。本文取前者之意。

C.右丞相古代官职丞相之一。南宋孝宗时改左右仆射为左右丞相。元及明初有中书右丞、中书左丞。从历史上看,基本上右丞相官职大于左丞相,但也有例外。

D.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都是东宫官职,分别负责教习太子文、武及保护其安全。太子少师、少傅、少保均是他们的副职。

4.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庙号是指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供奉时特起的名号,“高祖”的庙号通常是给开国皇帝的。

B.郡县制是在中国古代实行的中央集权体制下,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的总称。

C.外戚指皇亲国戚,即帝王母族、妻族的亲属,其中太后、皇后、嫔妃的兄弟也称国舅。

D.唐以御史大夫、中书、门下为三司,主理刑狱。朝代不同三司所指部门和职能也会不同。

5.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均表示代理官职,“署”“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B.“表”即“奏表”,是古代臣子呈给帝王的一种文书,常含表志陈情、诉说心曲之意,如《出师表》《陈情表》。

C.“视事”指官吏到职办公,“下车”指官吏初到任,“乞骸骨”指官吏因年老请求退职,“致政”、“致仕”则指退休或辞职。

D.《左传》是我国第一部编年史著作,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6.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中涓是指在内主知洁清洒扫之事的亲近之臣,后世一般用作宦官之代称。

B.生祠是指为活着的人祠庙,而加以奉祀,其对象都是深得民心的官员。

C.改元指中国封建时期皇帝在位期间改换年号,而新皇帝即位时颁布年号则称为建元。

D.宾天为委婉语,为帝王之死,其典故出于黄帝,相传黄帝最后乘龙返回天界离开人间,称“龙驭宾天”,亦可泛指尊者之死。

7. 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表示官职变动有专门的词语,文中表示升迁的如“擢”,表示兼任的如“署”。

B. 明清时期,知县、知府和知州都是地方行政长官的名称。从文章内容看,知府官职高于知县。

C. 保甲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户籍编制,以便统治者通过层层管理来达到统治人民的目的。

D. 畿辅是清代直隶省的别称。畿,京畿;辅,如汉代的三辅;畿辅合指京都周围附近的地区。

8.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古代人尊崇右,右尊左卑。官位前加“右”比加 “左”的地位高。

B.荫,文中指封建时代子孙因祖先有功而取得做官等权利。

C.有司,指主管某部门的官吏古代设官分职,各有专司,故称有司。

D.节,文中指符节。符节是古代朝廷封官、传命和调兵遣将的一种凭证。

9.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孤:老而无子曰独,幼儿无父曰孤。从文章来看,韩愈应该是三岁时即父母双亡。其伯兄韩会抚养,韩会死后,嫂子抚养。

B.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的合称。古代还有六艺,《师说》“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种技能。

C.擢进士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殿试时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称号。

D.博士:一为古代学官名。唐代有太学博士、算学博士等,都是教授官。明清沿用,稍有不同。二为古代对茶坊伙计、手工艺者的尊称,就像后世称人为师傅。

10.下列词语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一项是( )

A.“经史”泛指我国古代典籍。经,经书,指儒家经典著作;史,史书。

B.“江表”指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在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C.“出”与“除”在这里的意思完全一样,都是授予官职的意思。

D.“潜龙”比喻圣人在下位,隐而未显,或贤才失时未遇。文中指高祖还没有登基。


相关推荐:

2017衡阳美术高考分数线已公布

2017年伊春二本分数线:理335分

2017年上海高考生物真题及答案

2018吉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已公布)

招生简章: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大庆职业学院2018高职招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