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体育高考:我爱学习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沉默的毛豆

我爱学习网高考网为大家提供201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根据《体育总局科教司、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印发<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管理办法>的通知》(体科字〔2017〕137号)的要求,制定2018年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简章。

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国家计划内的全日制本科专业,学制四年。收费标准:学费5000元/学年,住宿费1200元/学年。

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实行文化考试体育专项考试相结合的办法。招生采取单独提前录取录取名单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和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备案。

一、招生专业与计划数

运动训练专业乒乓球项目计划招生40名;

运动训练专业篮球项目计划招生40名;

运动训练专业其他项目计划招生210名,所设项目为:速度滑冰(只招收现役运动员)、田径、足球、排球、沙滩排球、羽毛球、网球、手球、游泳、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举重、柔道、跆拳道、拳击、击剑、高尔夫球、橄榄球、摔跤;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计划招生70名,所设项目为:武术套路、武术散打、中国式摔跤。

注:以上计划为拟定计划(含优秀运动员免试入学),正式计划以上级部门下达为准。面向全国招生,不列分省计划。

二、招生对象与要求

1.符合2018年高考报名条件,考生必须参加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高考报名(具体按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要求执行)。

2.具备二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运动技术等级证书截止审批日期冬季项目为2017年12月31日,其他项目为2018年2月28日,以“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及“体教联盟APP”公示的数据信息为准。

3.以下项目限招一级运动员(含)以上运动技术等级称号:排球、沙滩排球、体操、艺术体操、蹦床、技巧、举重、跆拳道、高尔夫球、橄榄球、速度滑冰。

4.身体健康,符合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要求。

三、报名时间与方法

1.统一在“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体育单招管理系统中进行考试报名,具体报名时间:

冬季项目报名时间2018年1月1日12:00至1月15日12:00;

其他项目报名时间2018年3月1日12:00至3月15日12:00。

2.考生依据公布的专业考试时间,合理选择不超过2所招生院校进行报名,并确定好志愿顺序。

3.考生依据体育专项考试的收费标准和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部门文化考试收费标准,在报名截止时间前在线完成缴费,其中体育专项考试费用每位考生每次考试350元。

4.报名以考生完成缴费为准,未缴费的考生不予以确认。

5.考生报名一旦缴费确认,志愿将不能调整。

6.因运动员技术等级系统等原因(含2009年7月1日前的证书)无法正常报名的第一志愿填报我校的考生,需填写 ,并在3月15日12:00前交我校招生办公室。

四、体育专项考试

1.体育专项考试满分100分,考试项目采用全国统考和分区统考方式,由国家体育总局委托院校负责组织实施,执行国家体育总局制定的《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体育专项考试方法与评分标准(2018版)》。

2.考生依据所获得的运动等级证书的项目进行体育专项考试项目之间不得跨项考试

3.体育专项考试时间和地点另行通知。

五、文化考试

1.文化考试由各省级招生考试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考生必须参加高考报名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组织的文化考试

2.文化考试科目:语文、数学、政治、英语;考试分值:每科150分,总分600分。

3.文化考试时间:

4.考生4月15日12:00后登录中国运动文化教育网网站及APP中的体育单招考试管理系统打印文化考试准考证。

5.考生依据准考证上的考点安排于4月21、22日参加文化考试

6.5月14日12:00后可登录系统查询文化考试成绩。

六、录取原则

1.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180分的基础上,由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在不低于40分的基础上,由我校根据实际情况综合确定。田径、游泳、速度滑冰项目分别单独划定体育专项成绩录取控制线。

2.对具备一级运动员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30分录取;对具备运动健将技术等级的考生,可在我校文化成绩最低录取控制线下降低50分录取

3.在达到我校最低录取控制线的基础上,我校根据考生文化成绩和体育专项成绩3:7的比例进行综合评价,计算考生录取综合分。综合分=(文化成绩/6)×30%+体育专项成绩×70%。

4.我校依据上线考生填报的志愿梯次顺序,分项目按照综合分由高到低,优先录取一志愿,未完成招生计划再录取二志愿。

5.所设项目的招生人数根据考生人数、考生综合分等确定。

6.足球、手球项目非守门员与守门员,排球项目非自由人与自由人,我校根据考生实际情况按比例分别进行招生。田径项目按田赛、径赛、全能三类分别进行招生。

7.考生若已被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录取,不得放弃录取资格,同时不再参加普通高考及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录取

8.考生弄虚作假,经查实,取消其当年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报考或录取资格,已入学者,取消其入学资格,并依据《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33号令)进行处理。

七、其他

国家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及生源所在地省级招办对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有新的规定,则按新的规定执行。

八、联系方式

通讯地址:上海市杨浦区清源环路650号 邮编:200438

咨询电话:021-51253145 传真:021-51253146

监督电话:021-51253040 QQ:1241027700

电子邮箱:zb@sus.edu.cn 网址:

上海体育学院招生办公室

2017年12月

上海体育学院简介

上海体育学院创建以来,始终以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为己任,努力承载“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弘扬体育文化”的光荣使命,是我国培养高层次体育人才的摇篮。学院原直属国家体育总局,2001年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共管。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经过六十五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形成了涵盖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完整办学层次。学校是国内体育高等院校中最早获得硕士学位(1981年)和博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的单位之一,2003年成为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授予单位。学校现有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体育学、心理学、医学技术(康复治疗学方向)、新闻学学术硕士学位点以及体育、艺术、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点。

学校坚持“特色与质量并重,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相互促进”的方针,在主动对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进程中,与时俱进地推动学校发展,在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健康与康复、体育新闻与传播、体育产业经济、体育公共管理和体育艺术方向等领域凝练了方向,积累了优势。目前已成功建成运动健身科技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体育社会科学国家体育总局重点研究基地、运动认知评定与调控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技战术诊断与分析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体育产业发展研究上海高校协同创新中心以及人类运动能力开发与保障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基地)。经国务院批准,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学院作为立项主体的国家兴奋剂检测上海实验室正在建设中。

经过65年发展,师资队伍水平显著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为国家体育事业和产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1篇博士论文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0余篇硕、博士论文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学位论文)奖”,本科生科创作品获全国“挑战杯”多项奖项。学校建立培养拔尖创新创业人才的教学机构“蕴瑞学苑”,探索体育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创建体医结合运动康复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获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近5年来,科研经费总量近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哲学社科基金项目70余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4项;获3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奖,2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被SCI、SSCI、A&HCI收录论文300余篇,中文论文被CSCD、CSSCI收录1300余篇。

学科拥有一批著名学者和行业著名教练和裁判,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上海高校东方学者特聘教授、美国国家体育学院外籍院士、国际体育组织高级官员、国家运动队资深教练以及国际体育组织裁判员培训高级讲师等。

学校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学校和全国体育院校中唯一一所教育部指定的自主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试点院校,学校已与25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现有来自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等60余个国家在校留学生超过1000名。学校广泛拓展合作办学,提升人才培养的国际化水平,与卢森堡大公国合作建立了中国乒乓球学院欧洲分院,已开展与科隆体育大学等国际一流体育大学的深度合作办学,与澳门理工学院在澳门合作举办体育专业硕士学位项目。学校大力深化与国际体育组织合作,目前,中国乒乓球学院已被命名为国际乒联最高学院级附属培训基地,与国际手联和国际田联分别共建国际手球学院和国际田联特训认证中心。

学校曾获得5枚奥运会金牌、1枚奥运会银牌、5枚奥运会铜牌、28枚世界锦标赛金牌、39枚亚运会和亚洲锦标赛金牌;3人3次打破世界记录、2人12次打破亚洲记录;为上海市获得了18枚全运会金牌。培养了一批国际知名教练员,如施之皓、孙海平、陈忠和、王跃舫、孙荔安、沈富麟、马良行等。通过了“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实地评估。国家中长跑青少年队落户我校。与中国篮协和中国田协共建篮球学院和马拉松学院

学校积极推进内涵建设,形成了一批国内独有的标志性成果:率先建成了世界唯一的专门以乒乓球专业的高等教育机构——中国乒乓球学院;国家体育总局唯一命名的国家体育科技示范园;科技部、教育部批准的国内唯一的体育国家大学科技园;世界第一家全方位展示武术历史与文化的博物馆——中国武术博物馆;中国大陆唯一一本被SCI和SSCI数据库同时收录的英文版体育学术期刊、全国“百强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杂志;率先引入国际体育组织立项建设的国际乒联博物馆和中国乒乓球博物馆。

学校是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体育产业分会、中国体育科学学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分会和中国老年学与老年医学学会运动健康科学分会挂靠单位。

面向未来,学校将以特色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为定位,对接高等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战略,践行“身心一统,德技相长,文理兼修,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提高质量为核心,深化内涵建设,努力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

上海体育学院

中国乒乓球学院简介

学院专业介绍:中国乒乓球学院是由国家体育总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高等体育院校,设在上海体育学院校园内,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以乒乓球项目命名的体育高等院校。中国乒乓球学院旨在打造成为一个国际知名的专业院校,目标就是培养高层次乒乓人才,传播“国球”文化学院的特色为有世界一流的乒乓球训练、教学、科研和智能化研发平台;全面与乒乓球融合的课程设置、国际化和开放式的办学模式、有世界知名教练员、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组成的教学训练团队,多学科专家组成的科研团队和研发团队。学院拥有一流的训练馆、体能训练中心、重点实验室以及教学与科研设施和后勤保障设施,为国内外学生、运动员、教练员以及研究人员提供优质的训练、学习与研究条件。中国乒乓球学院欧洲分院位于卢森堡,每年互派教师、学生进行训练与交流合作。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具有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掌握从事乒乓球运动训练的基本能力,能胜任乒乓球运动的教学、训练、国际国内竞赛组织、乒乓球裁判与管理、乒乓球科学研究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设置: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生物力学、教育学、乒乓球专项训练理论与实践、乒乓球运动历史与文化乒乓球基本理论与技战术知识、乒乓球竞赛裁判理论与方法、乒乓球技战术分析理论与方法、体能训练理论与方法。

授予学位:教育学学士。

主要就业去向:各级训练单位、教师和体育管理、竞赛部门。

办学特色:

1、世界知名的乒乓球教练员、裁判员、奥运冠军、世界冠军进行训练授课和举办讲座;

2、课程设置与乒乓球融合,并有全英语课程;

3、国际招生、培训和国际交换生项目营造国际化学习环境;

4、灵活的学习方式使优秀乒乓球运动员灵活选择;

5、理论和实践,课堂、训练和科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6、提供优良的专业发展平台;


相关推荐:

2017迪庆体育高考专科分数线

2017年甘孜体育高考分数线

2018年广西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已公布

江苏省2018年体育类提前录取本科平行院校志愿投档线

2019河南高考语文真题:2019年高考终于在你们的奋斗和努力下圆满落幕,以下“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