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和方法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粗暴的八宝粥

出国留学高考网为大家提供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方法,更多高考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考历史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思路方法

1.选择题(客观题)

(1)题目构成

选择题由题干和选项两部分构成。高考全国卷的历史选择题目前为清一色的材料选择题,材料选择题的题干由材料和设问组成,材料和设问一般为两行,平均70个字左右;试题材料具有很强的典型性,以文字为主,个别题目使用图表材料;设问通常为半句话,和选项连起来才能构成一句完整的话。

试题的4个选项通常为字数相近、结构相似的短语或词组,平均有10多个字;选项的表述具有较强的历史专业性,阅读理解难度较大。

(2)题目类型

历史选择题主要有“现象-本质型”和“原因-结果型”两种类型

“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设问大都使用“这反映了”“这表明”“这体现了”“……是”等字眼,试题旨在考查对材料的准确解读,特别是对该历史事物或现象的本质、实质、特征的认识和把握,题目难度通常较大。此类题目约占选择题的60%,如2015年甲卷有7题,乙卷有7题;2016年甲卷7题,乙卷6题。

“原因-结果型”选择题要求判断历史事实的背景、原因、目的、结果或影响等,需依据已有知识判断。此类题目约占40%,如2015年甲卷5题,乙卷3题;2016年甲卷5题,乙卷6题。

(3)解题思路方法

历史选择题主要归结为“现象-本质型”和“原因-结果型”两大类,可以把复杂问题简约化,提高答题速度和准确度。

近年全国卷选择题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就是正确选项必然和试题材料有着直接的关系,同时也有所学知识的支撑或有一定关联。这就可以先把与材料无任何关联的选项排除掉,再把与所学知识相悖的选项排除;剩下的再看是那种选择类型

“现象-本质型”选择题的难度较大,主要难在试题材料远离教材的程度大。不少考生读不懂材料,或对历史阶段特征领会不够、把握不透,不能抓住历史事物的本质性特点。

解决这类问题的前提是读懂材料或基本读懂材料,关键是要熟悉与试题内容相关的该阶段的基本特征,把二者关联起来,正确答案就容易判断出来了。可先把非本质的选项排除掉,剩下的就是正确选项了;或者根据对试题考点的时代特征,直接确定正确选项

【2015年乙卷30题】

1933年到1937年上半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先后统筹完成了江宁、镇江、虎门、马尾、连云港等要塞区的建设,又大规模构筑了京沪、沪杭、豫北、晋北、绥东等侧重于城市和交通线防御的工事。它反映了国民政府

A.力图防范各地兴起的反蒋运动

B.对日持久防御作战的战略意图 0.45

C.全力“围剿”红军的企图

D.试图削弱各地军阀的实力

【评价】该题以抗战前国民政府进行抗战准备的历史情况为背景,从新角度、新材料、新情景还原历史真实,考查了考生解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时间和空间概念。试题不回避热点,使学生对国民党的对抵抗日本侵略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该题难度合适,区分度较好。

“原因-结果型”选择题,材料阅读难度一般不大,主要靠调动已有知识来作出判断。这需要迅速将试题要求和所学课本内容挂起钩来,运用已有知识做出推断。解题的关键是,需要辨清试题选项中的哪一项与题干的核心内容之间存在着最为可靠的因果关系。

解答这类选择题,应先把不符合因果逻辑关系的选项排除,再确定最符合题意的选项

其他类型选择题,试题数量很少,且难度一般较小。

【2015年甲卷27题】

明成祖朱棣认为,北京“山川形胜,足以控四夷,制天下”,将都城从南京迁至北京。这一举措客观上

A.推动了国家政治统一进程

B.促进了跨区域贸易的繁荣 0.25

C.抑制了区域性商帮的形成

D.改变了南北经济文化格局

【评价】该题为“原因-结果型”选择题,试题通过朱棣迁都北京这一措施,考查迁都对北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分析历史作用的思路方法试题从一个新的角度入手,折射政治举措对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考查立意独特,设计巧妙。

2.非选择题(主观题)

(1)题目构成

高考历史的非选择就是材料综合题或材料简答题。包括一个25分的大综合题、12分的开放性论证题、15分“四选一”的选做题。试题一般由引导语、材料和设问三部分构成。

近年必做题的引导语通常为“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选做题的引导语就是选修模块的名称,如“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等等。

(2)题目类型

大综合题,25分,通常为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其特点是围绕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由2-3段材料和2-3个问题组成,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个别问题只要求“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开放性题,12分,从2012年开始设置,这是一种没有固定形式、不断变化的题型,没有参考答案,只有评分意见,旨在考查考生的独立见解,甚至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

选做题,15分,一般由1-2段材料、两个问题组成,其中“改革”题和“人物”题通常得分率较高。

(3)答题思路方法

大综合题,要首先明确主题或主线。迅速确定主题或主线的方法就是弄清设问是围绕什么问题提出来的?思考和组织答案就不能离开这个主题或主线。

然后根据问题的具体要求分出段落或层次,再从“是什么”和“为什么”两个维度上列出答案要点。

“是什么”,就是史实要点,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事实及其社会范畴(如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社会生活等);

“为什么”,就是阐明观点(结论)和史实间的必然联系,并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这常常涉及到哲学范畴(如原因和结果、现象和本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等等)。

开放性试题首先确定主题,确定主题的方法就是读懂材料和答题要求;然后根据试题的要求,找出和提出问题,论证问题。关键是弄清题意,领会答题要求。

选做题,宜在“改革”和“人物”二者之间迅速做出选择

若选“改革题”,就是利用材料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从进步性(积极意义)和局限性(消极影响)两个方面做出分析评价,要注重事实为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若选“人物题”,也是利用材料的信息和已有知识,从正面(进步性)和反面(局限性)两个维度进行评述,要注重事实为先,做到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选择题由于是人工阅卷,阅卷老师对答卷卷面的视觉印象和感受和判分多少有着直接关系,因而评分误差一直是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非选择题的答卷技巧特别是书写技巧非常重要。落实在卷面上的答案要做到 “五化”,即:

书写工整化;(+3~10分)

层次段落化;(+1~3分)

表述要点化;(+3~5分)

要点序号化;(+1~3分)

重点重复化。(+1~5分)

以上都做到了,总分可以增加10~20分!

52xx.cn


相关推荐:

2017嘉峪关高职(专科)分数线:文180分 理180分

2017巴中高考一本分数线已公布

2017年新余文科高考数学真题公布

2017年山东高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年常德高考文综真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