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专家点评2017上海高考作文:“预测” 怎样写出彩?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能干的绿草

努力就会有回报!我爱学习网高考频道为你带来“专家点评2017上海高考作文:“预测” 怎样写出彩?”,感谢大家浏览本页面,更多高考资讯尽在高考频道!

文章可以怎么写?可以天马行空,用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可以的——预测,接受结果还是不接受结果不同学生可以不同角度来说。科学思维更强的学生可以从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上来写;偏重人文思维学生可以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来谈。当然,同样从实际出发,可以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某个时刻的心理过程,可以表达得非常生活化,非常感人,具备抒情性。

每年高考,语文科目的作文题总是聚焦全社会目光。今年的“预测”,同样引起热议。对此,大学汉语学科教授、高中语文教育专家有何看法?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张业松:可以写得天马行空

这次作文题,不难。看了以后,整体上觉得蛮稳妥的,比较贴近学生生活。年轻人正好处于这个时期,走进高考考场时,对未来会有自己的憧憬和思考,这也令作文要求有了“情境化”特点。让学生有话可说,稳妥大气,不偏不怪。

文章可以怎么写?可以天马行空,用什么样的题材都是可以的——预测,接受结果还是不接受结果不同学生可以不同角度来说。科学思维更强的学生可以从可预测性、不可预测性上来写;偏重人文思维学生可以从“信则灵、不信则不灵”来谈。当然,同样从实际出发,可以写自己的生活遭遇、某个时刻的心理过程,可以表达得非常生活化,非常感人,具备抒情性。

虽然目前高考已经文理不分科,但学生在天性上、后天训练上,总有偏重,而这次的题目我觉得,不太容易写偏,只要有一定生活积淀的学生,都有话说,都可以写得出彩。更重要的是,也能很好地体现学生的三观,这也是高考选拔人才的初衷。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关注到此次题目体现出“过渡性”特点。从继承的角度来说,上海近些年的考题,不是单向性的命题,而是提供了选择性,往下走的话,探索的方向是考察学生作为当代社会合格人才的必备素质,即科学性、人文性、规范性、思辨性等兼而有之。

华东师范大学一附中语文高级教师管维萍:包含“必然”、“偶然”

如果从作文题目出发进行解读的话,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思路。生活是可预测的吗?若可预测,则包含着必然性;若有变数,则指向偶然性。由此,学生可以生活的必然、偶然展开思考。

题目中还写道,有的人乐于接受,有的人不以为然。这就是不同生活态度和人生视角,引出不同生活轨迹。年轻人怎么想的呢?其中的空间不小。

今年的题目,延续往年,既大气又温和,又有理性空间。对学生而言,既能引领学生思考生活,关注自己,也把视线更加扩大,有哲学意味。无论从题型、难度还是对思维品质的考察,对我们高中教学有很好的引领和契合度。例如,进一步拓展阅读的广度和深度,加深对身边世界、甚至对宇宙的关注。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高考作文:我爱学习网为您准备“高考作文素材:书”,欢迎阅读参

2017齐齐哈尔艺术高考本科分数线已公布

2017年博尔塔拉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公布

2017石家庄高考地理真题及答案已出炉

湖北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汇总(2015-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