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阅读 > 高考

命题专家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数学出题思路

发布时间:2021-02-03 栏目:阅读 投稿:喜悦的小猫咪

不苦不累,高考无味;不拼不搏,等于白活。下面是由我爱学习网高考栏目编辑为您整理“命题专家详解2017年高考语文数学出题思路”,希望对您有用。

高考首日,语文试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今年高考语文命题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的考查,进一步巩固了语文在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凸显语文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化人以语、育人以文”的优势功能。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则加强了对理性思维的考查,突出对创新应用能力考查

语文卷:化人以语、育人以文

高考首日,语文试题再度成为社会关注焦点。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告诉记者,今年高考语文命题增强对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与核心价值的考查,进一步巩固了语文在培养和选拔优秀人才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凸显语文高考科目体系中所独具的“化人以语、育人以文”的优势功能。

据了解,今年全国高考语文科共有九份试卷,其中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制三份,另有北京、天津、上海、浙江、江苏、山东分省自主命制六份,所有试题均保持较高质量与合理难度。

精准落实立德树人

作文历来是综合性最强、关注度最高、影响面最大的试题命题专家表示,全国卷三道写作试题的命制以厚重感与鲜活性兼具的材料、新颖而灵动的形式,直观反映时代主题,正面传递价值观念,突出高考的思想性和育人功能。以全国Ⅰ卷作文“中国关键词”为例,意在引导考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让学生在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条件下,面对中国和世界的互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清世界和中国的发展大势,在此基础上向外国“讲好中国故事”。

语文试题还积极主动地呼应国家总体战略和发展蓝图。”相关专家举例说,如江苏卷语言运用题纳入了刺绣画艺术的传承与发展、“一带一路”的全球化意义等热点话题,引导考生关注现实,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语文充分发挥在文学作品、媒体文章等文本中广泛取材的优势,通过大量事例,引导考生在展示语文学习成果的同时,从世界看中国,从历史看当下,正确把握国家的历史坐标、个人的时代坐标,向整个社会传递正能量,传播好声音。”

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考语文命题广收博取,精心选萃,试题材料着重展示中华优秀传统品德情操。文言阅读中,浙江卷引用《论语》中孔子与子贡、颜渊的两段对话,在测试考生文言阅读能力的同时,引导品评古人好学勤勉、谦虚恭顺等良好品质。全国Ⅰ卷中谢弘微清廉正直、笃于亲情,全国Ⅱ卷中赵憙耿直磊落、忠于国家,全国Ⅲ卷中许将为官有方、护国有节,他们作为中国传统道德的楷模,在当下也是立德树人的榜样。

在材料主题规划方面,高考命题组着力体现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照进现实。全国卷语言运用题选取中国书法、中国的世界遗产名录、“中国诗词大会”等与传统文化密切相关的内容,带领考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专家指出,全国Ⅱ卷作文题“中华名句用用看”,在命题设计中嵌入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这些分别来自古代、近代和现代不同时期的中华名句,包含家国情怀、勇于实践、敢于担当等丰富内涵,涉及个人与家国、社会等不同层面,既各自独立,言简意赅,又彼此关联,声气相通。作文命题将六句并列齐观,从《周易》到毛泽东,本身就暗含了一部中华人文简史,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渊源有自、传承有序与生生不息,是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历久弥新的生动写照。

“关键能力”与“学科素养”全覆盖

专家表示,在试卷文字总量保持基本稳定的前提下,今年高考语文将文学类与实用类文本均设为阅读必做题,看似不再给考生选做空间,实则对思维方式不同、素养构成有别的考生形成了全方位考查,而信息筛选、逻辑分析、语言运用等能力的全面覆盖,将有利于语文知识、能力与素养更为均衡的考生脱颖而出

此外,记者注意到,今年语文试卷客观题数量、分值有所增加,其中单项选择题增加3题,多项选择题增加1题,客观题总分值相应增加14分。对此,专家解释说,通过这种调整,考生书写总量有所下降,但阅读总量尤其是思维含量并未降低,试卷的整体难度与往年大体持平。选择题主要考查信息筛选、综合分析、文本鉴赏等能力考查目标更为明确,干扰设置更为灵活,可进一步拉开试题的区分度,更好实现考试选拔功能。

“我们还加强了语言运用方面的考查。”专家指出,在题型设计上,今年增加了表达得体和逻辑推断等内容的测试。“这样的测试,基础性、综合性更为突出,区分度更为明显。同时,还将引领一线语文教学,促进语文学科建设。对语言表达中逻辑推断的考查,向中小学语文教育释放了清晰信号——日常教学应凸显语言学习及运用的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语文学习中强化思维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课内的‘学得’与课外的‘习得’有机结合,学用并举。”

数学卷:重视理性思维突出创新应用

“2017年数学全国卷一共有三个卷种,北京、上海、天津、浙江、江苏、山东6省市分别使用各自分省命题试卷。”教育部考试中心高考命题专家介绍,今年高考数学试卷加强了对理性思维的考查,突出对创新应用能力考查

专家表示,数学试题考查逻辑推理能力作为命题的首要任务,运用数学知识作为载体,考查考生缜密思维、严格推理能力命题时采取分步设问、梯次递进的方式,设计不同层次的试题,区分不同能力水平的考生。比如全国Ⅲ卷第8题涉及圆柱和球的相关概念,考查考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运算求解能力;上海卷第12题以点与线的位置关系为背景,考查了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推理能力,突出了数学的理性思维。而创新题目设计、运用日常生活语言和情境,对考生逻辑推理能力考查更加真实、有效。

专家透露,今年数学试卷加强了基础性和创新性,注重对数学通性通法的考查考查时淡化特殊技巧,加强针对性,有效检测考生数学知识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掌握程度。比如全国Ⅰ卷第4题、全国Ⅱ卷第15题等试题考查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全国Ⅰ卷第9题、全国Ⅱ卷第16题等试题考查了数形结合的思想,全国Ⅰ卷第21题、全国Ⅲ卷第21题等试题考查了分类与整合的思想。

“同时,高考试题在命制时充分考虑到考生数学能力的个体差异,绝大多数试题的解答方法、思维方式不是唯一,而是多种多样。例如全国Ⅱ卷第16题,可以从抛物线的几何性质入手,也可以应用解析几何的解析法通过计算切入,一题多解,给考生提供了较大的发挥空间。江苏卷第20题主要考查利用导数研究初等函数,考查综合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与解决问题以及逻辑推理能力。通过方法的选择、解题时间的长短,可以甄别出考生能力的差异,达到精确区分考生的目的。”专家说。

此外,在上海和浙江进行的综合改革试点中,首次命制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对此,专家表示,不分文理的数学试卷关注学生共同的数学基础及必备的能力要求,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着重考查学生独立思考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猜你喜欢:


相关推荐:

广东2017年高考文综试题及答案(清晰版)

2017福州高三质检语文试题

山西吕梁破网上买卖高考答案诈骗案

2017河南高考理综试卷及答案(图片版)

2019年度广西空军招飞复选报到时间已公布 优秀学生可网上补充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