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范镇传_原文_翻译-脱脱
原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举进士,吏部奏名第一。调新安主簿,西京留守宋绶延置国子监,荐为东监直讲。召试学士院,当得馆阁校理,主司妄以为失韵,补校勘。人为忿郁,而镇处之晏如。经四年,超授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摧起居舍人、知谏院。上疏论:“民力困敝,请约祖宗以来官吏兵数,酌取其中为定制,以今赋入之数什七为经费,储其三以备水旱非常。”契丹使至,虚声示强,大臣益募兵以塞责,岁费百千万。镇言:“备契丹莫若宽三晋之民,备灵夏莫若宽秦民,备西南莫若宽越蜀之民,备天下莫若宽天下之民,夫兵所以卫民而反残民,臣恐异日之忧不在四夷,而在冗兵与穷民也。”商人输粟河北,取偿京师,而榷货即予钞,久而鬻之,十才得其六。或建议出内帑钱,稍增价与市,岁可得羡息五十万。镇谓:“外府内帑,均为有司。今使外府滞商人,而内帑乘急以牟利,至伤国体。”仁宗遽止之。文彦博、富弼入相,诏百官郊迎。镇曰:“隆之以虚礼,不若推之以至诚。陛下用两人为相,举朝皆谓得人。然近制,两制[注]不得诣宰相居第,百官不得间见,是不推之以诚也。愿罢郊迎,除谒禁,则于御臣之术为两得矣。”议减任子及每岁取士,皆自镇发之。又乞令宗室疏属补外官,帝曰:“卿言是也。顾恐天下谓朕不能睦族耳。”镇曰:“陛下甄别其贤者用之,不没其能,乃所以睦族也。”虽不行,至熙宁初,卒如其言。镇平生与司马光相得甚欢,议论如出一口且约生则互为传死则作铭光生为镇传服其勇决镇复铭光墓云熙宁奸朋淫纵险诐憸猾赖神宗洞察于中其辞峭峻。
解释/注释/译文
范镇字景仁,成都华阳人。赴试进士,吏部奏名为第一。调任新安主薄,京西留守宋经把范镇延请到国子监,推荐他为东监直讲。召试学士院,应该得馆阁校理之职,主考部门错误认为他的诗文失之韵律,补校勘之职。人们为他愤忿不平,但范镇处之安然。经过四年,越级授官直秘阁,判吏部南曹、开封府推官,提拔为起居舍人、知谏院。范镇上疏建议:“民力窘迫困乏,请减少祖宗以来的官吏军队人数,酌情取其折中数额作为永久制度,用现在赋税收入总数的十分之七作为开支费用,储蓄其中的三成用来防备水灾旱灾等异常情况。”
契丹派使者来,为虚张声势显示国力强大,大臣增募军队来敷衍塞责,一年耗费百千万钱财。范镇说:“防备契丹不如宽待三晋百姓,防备灵夏不如宽待秦地百姓,防备西南不如宽待越、蜀之地的百姓,防备天下不如宽待天下百姓。军队是用来保卫百姓的,却反而残害百姓,我担心他日的忧患不在四夷,而在繁重的兵役和穷困的百姓”
商人把粟米运输到河北,到京师领取报酬,但货物专卖部门不马上付给现钞,长期这样卖出,十成中只能得到六成收益。有人建议拿出内库钱财,稍稍增价给商人交易,一年可得盈余息钱五十万。范镇说:“外府内库,都是政府部门。现在使外府阻滞商人,而内库乘人之急来牟取利润,最伤国家大体”仁宗马上制止了这种做法
文彦博、富弼入朝为宰相,皇帝诏命百官群僚在郊外迎接。范镇说:“与其以虚礼厚待他们,不如以至诚对待他们。陛下任用他们两人为宰相,整个朝廷都认为得到了人才。然而近代制度,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不能到宰相住宅,百官不能私下会见,这不是以诚相待啊。希望废除郊迎,废除拜访的禁令,那么对驾御臣下来说是一举两得了。”建议减少任子(即因父兄的功绩,得保任授予官职)及每年取士的数额,都是从范镇开始。范镇又请求命令宗室及远亲补任地方官,仁宗说:“你说的是对的。只是担心天下人说我不能和睦亲族而已”范镇说:“陛下甄别其中的贤能者加以任用,不埋没他的才能,这才是用来和睦亲族的办法啊”虽然暂时没有实行,到熙宁初年(1068),终于果真像他说的那样做了。
范镇平生与司马光相处甚欢,意见如出一口,而且相约生前则互相写传,死后则撰墓志铭。司马光生前写了《范镇传》,佩服范镇果敢断决;范镇又为司马光写墓志铭说:“熙宁时奸人朋党浸淫态纵,邪恶不正,奸怪狡猾,幸赖神宗洞察其中善恶”言辞严厉峻刻。
王信,字诚之,处州丽水人。成年之后,进入太学,考中绍兴三十年进士。授予建康学府教授一职。父亲去世后为父守丧,守丧期满后,进献自己所写的《负薪论》,孝宗看后赞叹不已,授予太学博士。当时温州发生饥疫,朝廷商议派遣官员赈灾,父老希望让王信承担这分差事,太守不想拿这件事劳烦王信,百姓的请求更加强烈,王信听说后,欣然前往,走遍了病人的家,保全救活的人不胜枚举。不久后担任敕令所删定官,当时的法令有些不合人情的,自相矛盾,官吏穿凿附会,对法令的执行有所出入,王信对这些法令一一厘清。王信曾经说:“敌情不可预测,合议不能依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先做好自我的防备对策,来等待可乘之机。”皇帝认为他说的很对。担任考功郎官。
蜀人张公迁,孝宗八年免试入职,到现在应当提拔,官吏胡乱诬告他,王信探求考核他的履历,官史都敬畏佩服。皇帝对尚书蔡洸说“考功一职有了王信,吏治就清明了。”逻者私底下议论他,认为他是神明。授予军器少监一职,仍兼任考功郎官。王信母亲去世,官吏裒金宰杀牲畜向神明祈祷,希望王信守丧期满后不要再做考功郎官。王信服阙结束后被起用,任职永州,入朝奏事,被留下担任将作少监,又担任考功郎官。四方上交的疑难案件,他反复审阅,常读到半夜。升左司员外郎,谈论士大夫追求之事的弊端,说:“担任官职的人逃避责任,不担忧以后的祸患;进言者只追求与当下相合,不考虑能否施行。希望朝廷斟酌思考古代的方法,造应当下的要求,在取舍之间显示出朝廷的好恶,让天下人都知道应当追求什么,不要再做目前这种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的行为。”又谈论凡事要事先戒备的三点:收捕逃亡的士卒,挑选忠诚顺从的官员,严格训练的职能。又谈到了屯田的好处。皇帝全都接纳了他的建议。王信遇事刚毅果敢,论奏从不避讳权贵要员,因此很多人嫉恨他,王信也极力请求离职,被提拔举荐进入了崇福宫。皇帝下诏求言,王信整理了十件事情来进献给皇帝。
起用他,让他任职湖州,王信没有到州县官署,就按照考察的实情分析,聪明机智,如同流水清泉。山阴境内有湖,四面都是田地,每年都苦于水涝之灾,王信创启斗门,把蓄积的水引导注入大海,筑十一道提坝,把以前被水浸涝的地方变成了丰腴的田地。百姓为他画像立祠,把湖改名为王公湖。珍筑渔浦堤,严禁百姓不让子女读书,买学田,立义冢,让众人负责修理。一开始,王信给父亲扶灵,从金陵回来。王信穿着草鞋徒步前行,即使是疾风暴雨也不回避,因此得了寒湿病。等到听说了孝宗的遗诏,悲伤过度,疾病复发,到此时更加严重。上奏折请求告老还乡,以通议大夫的身份退休。所著有《是斋集》行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