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世老人_原文_翻译-无名氏
原文
汉世有人,年老无子,家富,。性俭啬。恶衣蔬食⑴,侵⑵晨而起,侵夜而息⑶,营理产业,聚敛无厌⑷,而不敢自用。或人⑸从⑹之求丐者,不得已而入内取十钱⑺。自⑻堂而出,随步辄减⑼。比⑽至于外,才余半在,闭目以授乞者。寻⑾复嘱⑿云:“我倾家赡⒀君,慎勿他说,复相效而来。”老人俄⒁死,田宅没官⒂,货财充于⒃内帑⒄矣。
解释/注释/译文
注释
①恶衣蔬食:衣食粗劣。
②侵:接近。
③息:休息。
④厌:满足。
⑤或人:有人。
⑥从:跟从。
⑦十钱:十枚铜钱。
⑧自:从。
⑨辄:就。随步辄减:边走边往下扣减。
⑩比:等到。
⑾寻:不久,过了一会儿。
⑿嘱:叮嘱。
⒀赡:资助。
⒁俄:不久,一会儿(表示时间短暂)。
⒂没官:被动语态,此意为被官府没收。
⒃于:到。
⒄内帑(tǎng):旧时指国库。
⒅侵晨:天刚亮。
译文
汉朝的时候有个人,年纪大了却没有孩子。他家里非常有钱,但他生性吝啬,衣食粗劣,(他平时总是)天一亮就起床,天黑了才睡觉;他经营产业,聚敛钱财从不满足,自己也不舍得花钱。有的人向他乞讨,他又推辞了事,便到屋里取十文钱,从厅堂往外面走,边走边往下扣减。等到走出门后,只剩下一半了,他心疼地闭着眼睛将钱交给乞丐。一会又反复叮嘱说:“我将家里的钱都拿来给了你,你千万不要对别人说,以致别人仿效着都来向我要钱。”
老人不久便死了,他的田地房屋被官府没收,钱财充入国库。
注释
①选自《明史》。
②陈述古:陈襄,字述古,宋代侯官人,神宗时为侍御史,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人物。密 直:即“枢密院直学士”的省称。枢密院是古代管理军事机密、边防等事务的官署。知:主 持,做知县。建州浦城:唐置州县名,今属福建省。
③莫知的为盗者:不知道谁确实是盗贼。的,确实,真正的。
④绐:读dài代,骗。
⑤至灵:特别灵验。
⑥后阁:指官署后院的侧门。
⑦祠:供奉。
⑧谕:告诉,吩咐
⑨同职:同僚,同事。
⑩帷:帷幕
译文
陈述古任建州浦城知县时,有一个富人遭到了盗窃,抓到一些人却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盗贼。于是陈述古骗他们说:“某庙里有一口钟,能辨别谁是盗贼,特别灵验。”他派人把那口钟抬到官署后阁,祭祀起来,把这一群囚犯带到钟前,自己对犯人说:“没有偷东西的人,摸这口钟,它就不会响,偷了东西的人一旦摸它,钟就会发出声音。”述古亲自率领他的同僚 ,在钟前很恭敬地祈祷。祭祀完毕后,用帐子把钟围起来,暗地里让人用墨汁涂钟,过了很久,钟涂好以后,带领被捕的犯人一个个让他们把手伸进帷帐里去摸钟,出来就检验他们 的手,发现都有墨汁,只有一人手上无墨。述古对这个人进行审讯,于是他就承认自己是盗贼。原来这个人是害怕钟响,没有敢去摸。
告诉我们:陈述古巧妙的抓住了犯罪嫌疑人害怕被识破的心虚心理,切中要害,虽然没有经过繁琐的调查取证,却不战而屈人之兵,直接找出了真正的盗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那些聪明睿智的古代官吏们确实有他们独到的审案方法,能够巧用犯罪心理学,审不厌诈,至今看来都有着绝妙的艺术性和欣赏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