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文言文 > 文言文

宗预传_原文_翻译-陈寿

发布时间:2011-02-27 栏目:专题 投稿:背后的悟空

原文

宗预字德艳,南阳安众人也。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及亮卒,吴虑魏或承衰取蜀,增巴丘守兵万人,一欲以为救援,二欲以事分割也。蜀闻之,亦益永安之守,以防非常。预将命使吴,孙权问预曰:“东之与西,譬犹一家,而闻西更增白帝之守,何也?”预对曰:“臣以为东益巴丘之戍,西增白帝之守,皆事势宜然,俱不足以相问也。”权大笑,嘉其抗直,甚爱待之,见敬亚於邓芝、费祎。迁为侍中,徙尚书。延熙十年,为屯骑校尉。时车骑将军邓芝自江州还,来朝,谓预曰:“礼,六十不服戎,而卿甫受兵,何也?”预答曰:“卿七十不还兵,我六十何为不受邪?”芝性骄傲,自大将军费祎等皆避下之,而预独不为屈。预复东聘吴,孙权捉预手,涕泣而别曰:“君每衔命结二国之好。今君年长,孤亦衰老,恐不复相见!”遗预大珠一斛,乃还。迁后将军,督永安,就拜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解释/注释/译文

宗预,字德艳,南阳郡安众县人,建宁年间随张飞入蜀。建兴初年(223年),丞相诸葛亮让他担任主簿,升为参军右中郎将。等到诸葛亮逝世,吴国担心魏国有可能趁蜀国失去重成功蜀国,整天八丘守兵1万人,一方面打算救援蜀国,另一方面企图趁势与为国争分蜀国土地。蜀国听说后,也增加了永安的守兵,以防被异常的变故。宗预身负使命出使东吴,孙权对宗预说:“东吴与西蜀,就如同是一家,而我听说贵国增加了白帝城的防守部队,这是为什么?”宗预回答说:“在下认为东吴增添巴丘的戎族,悉数增加摆地摊的守兵,都是事情和形势使然,全不值得过问。”孙权大笑,鉴赏它能抗礼之言,非常喜欢他,对他施以特别的礼拜,他在东吴被敬重的程度,仅次于邓芝,费祎。于是宗预被升为侍中后调任尚书。
延熙十年(247年)宗预担任屯骑校尉。当时车骑将军邓芝从江州回到朝廷,对宗预说:“周礼规定,六十岁就不能带兵上阵,而您刚刚又接受带兵打仗的任务,什么原因?”宗预回答说:“你七十岁还带兵在外,我六岁的人为何不能授出征之命呢?”邓之性情骄傲,自大将军费祎以下,都回避他的傲气屈身下位,唯独宗预不向他低头。宗预再次东行访问东吴,回国时,孙权握着宗预的手,流着眼泪说:“您总是身负使命来结成两国的友好关系,如今您年岁已高,我也已衰老,恐怕再也不能相见了”赠送给宗预一斛大珍珠,于是回国。升为后将军,杜杜永安,就地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赐爵关内侯。
陈思王曹植,字子建。他十多岁就能诵读《诗经》《论语》以及数十万字辞赋。他还擅长写作。曹操曾看过他的文章,问他:“你是央求人代笔的吧?”曹植跪下答道:“孩儿开口就能析明事理,提笔就能写成文章,但请父亲当面试试就知道了,干么要求人代笔呢?” 当时恰逢邺城铜雀台落成,曹操把儿子们都带上台去,让他们各自作一篇赋。曹植落笔如飞,转眼写成,而且写得值得欣赏。太祖对曹植的才能非常赞赏。曹植天性随和平易,不抖威风摆架子,他使用的车马、自身的装饰打扮都不追求华丽,每次拜见曹操,曹操故意用不好回答的问题诘难他,他都能应声对答,因此,特别得到曹操宠爱。曹操带兵去攻打孙权,安排曹植留守邺城,告诫他说:“我先前当顿邱令时,只有二十三岁,想想当时的所作所为,至今我也不后悔。现今你也二十三岁了,可以不努力吗!”曹植一方面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受到另眼看待,另一方面还有丁仪、丁廙、杨修等人作为辅佐,曹操犹豫不决,几次想把他立为太子。然而曹植行事我行我素,语言又不谨慎检点,饮酒也没有节制。而以后成为文帝的哥哥曹丕却暗用权术对付他,曹丕懂得掩盖自己的真情实意,善于装模作样曲意逢迎,赢得人们的良好印象。宫女和曹操身边的人都一齐替曹丕讲好话,因此曹丕就被立为太子。有一次,曹植曾乘车在专供皇帝行车的御街上行驶,径直从司马门出宫。曹操知道后非常恼怒,管理守卫宫门的官员被处死。从此就加强了对诸侯的法规禁令,而曹植也日渐失宠。曹操一方面担心自己死后出现祸乱,一方面又因为杨修很有才华,足智多谋,并且更因为他是袁绍、袁术的外甥,于是就捏造罪名杀了杨修。曹植内心更加感到不安。建安二十四年(219)曹仁被关羽围困,曹操任命曹植为南中郎将兼征虏将军,想派他带兵去解救曹仁;出兵前曹操呼唤曹植前来要告诫他应注意的事宜。曹植却喝得醉醺醺的不能受命,曹操反悔就罢免了他。

相关推荐:

鲁恭治中牢_原文_翻译-无名氏

梁王嗜果_原文_翻译-刘基

孝武本纪_原文_翻译-司马迁

祭石曼卿文_原文_翻译-欧阳修

纪昌学射_原文_翻译-无名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