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词汇和话题窥探说谎的蛛丝马迹
人们在不同心态下所选择的词汇和话题,往往也是不同的,所以从词汇和话题中也可窥见说谎的蛛丝马迹。
如果有人在谈吐中不时冒出“IT”、“服务器”、“内存条”一类的词汇,那么基本可以断定,此人从事IT业或与IT业有关的职业。如今的骗子在编造谎言时,往往要把自己包装成什么“高干子弟”、“中央领导秘书”、“海外专家”等,如果他们的词汇和话题总是和他们扮演的角色对不上,就应该引起怀疑了。这时,只要你抓住一两个关键问题,“打破沙锅问到底”,对方就会心虚,要么嘲笑你没见识,要么避重就轻,搪塞过关,这时你就可以判断,对方十有八九在说谎。
(2)人们在不同的心态和情绪下,所用的词汇和话题也会有所差别
美国心理学家约翰·达纳德曾做过一项实验:把某人使用的词汇中表示肯定的部分和表示否定的部分加以比较,即可推断此人目前的心态和情绪。比如,某人近来谈话中总是抱怨“恶劣”的气候、“乏味”的电视和“拥挤”的交通等,那么可以断定此人近来心情不会太好。
同理,如果总是在谈论过去或未来,就是避而不谈现在,那么此人目前的状况恐怕也不会太好。骗子一般在说谎时,为减轻内心的负罪感,常常会起劲地抱怨天气、抱怨交通、抱怨单位,似乎这样一来可以减轻他说谎的罪恶,让别人感到他所说的谎是情非得已;二来可以掩饰自己的谎言,使其不被揭露。
比如,如果一位生意人经常唠唠叨叨地提到医院,那么可以断定,要么他患有严重的疾病,要么他心中一定有关于疾病的焦虑,这种焦虑一直潜伏在他的心中。在辨别谎言时掌握这一规律,可以探求对方心中究竟在想什么。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凡是有所追求的人,对与所追求的事情有关的话题,则格外热衷;反之,则可能毫无兴趣。比如球迷、棋迷,说起球、说起棋往往头头是道。但如果一扯到别的话题,很可能是一言不发。如果一个人说的话与他展示的身份、职业不符,则此人很有可能是骗子。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