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散文 > 经典散文

关于黄土高原的散文

发布时间:2020-06-18 栏目:专题 投稿:直率的月光

春夏的黄土高原郁郁葱葱,秋冬的黄土高原秃秃荒顶,春夏的人畜漫山遍,野秋冬的人畜聚窝暖炕。下面是有关于黄土高原的散文,欢迎参阅。

关于黄土高原的散文:黄土地的不朽梦

一个地域的文化与艺术,便是她的灵魂所在,通过灵魂的颤动与舞蹈,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城市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安塞腰鼓陕北而言,也许就是这样的存在。是灵魂脉搏的鼓动,是黄土高原上赫然亮起的鲜红。

陕北,这个革命老区是幸运又倒霉的,他所占据的,拥有压倒性差距的地理位置,使得老祖宗留下的深远文化,都差点消失在万千沟壑之中。可也正是在满天黄沙的打磨中,陕北他变成了一个真正顶天立地的汉子。如今才能让我们看到,那一幅幅缓缓展开的,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

安塞腰鼓,作为陕北文化的一种载体,不仅仅是衬出了后生们的如日中天与耀眼光辉。更是表现了陕北人民一种豁达的心态。赤脚站在这贫瘠的土地上,在那无遮无拦的光秃秃的山丘上,挺直了腰背,稳住了脚跟,站定了,便什么也不怕了,任那黄沙怎样肆虐,料也吹不灭心中那团烈火。

命运是如此不公,陕北人民生长在这个繁华落尽了的地方,终日面对这片一成不变的黄土地,好像冉冉升起的太阳,都会被漫天黄沙包围成昏暗一片。面对前方狭窄的未来,他们选择了坦然。既然火红的高粱都能在这儿生长的如此茂密,人怎么就不行了呢?

他们在沉默中积蓄磅礴的力量。现在就是了,拿起鼓锤,背上腰鼓,宣泄着一腔热血,感受力量的喷涌,急切的,急切的想要冲破条件与思想上的束缚。那暴露在阳光之下,赤裸裸的生命,不造作,不招摇,不浮夸,就是生命的热情与那股不服输的劲儿,直直朝你涌而来。

陕北人就是如此,在隆隆鼓声中倾听着生活,感悟着生活,将情感渲染在光秃秃的山坡上,从日出到日落,就在这片荒芜的黄土地,忘情、忘我的舞着那个不朽梦。

从那壮美中沉淀下来,隆隆声中,好像还有什么严峻的思考。

作家刘成章曾在他的文章中将江南与黄土高坡做过一个对比“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哪儿,打不得这样腰鼓。”如果说陕北历史悠久却消失在一片高楼大厦中。烟霾缭绕的江南相比就幸运得多,也聪明得多,她恰到好处的将自身优势发挥极致。将烟雨中的古老情节打成了一面响亮的招牌。可面对这个站在阡陌之上的女子,我也不得提出了质疑。如今这个可以用商业水平来衡量的江南,已然流失了太多,改变了太多。虽然陕北的土地是如此荒凉,但那高原之巅响起的鼓声是如此的真切,只要生命还在期盼搏击,新一轮的太阳就仍会冉冉升起。

安塞腰鼓已不单单是来自黄土高原的呐喊与奔突,这种文化与生活的完美融合,使得陕北也在安塞腰鼓的壮美中诠释着生命。他们腰鼓迎接新生与希望,又用腰鼓点燃落叶清秋中残留的微弱火源,虽然不知这种相依相偎是否已经超越了灵魂,不过我所明晰的是

——声声响彻在黄土地的隆隆声,依然揉进了这混着土味儿的风沙中。

关于黄土高原的散文:黄土高原

毫不掩饰的讲,我对黄土高原是有感情的。令我自己都感到纳闷的是,这种所谓感情连我自己都不知道从何而来。又是为了什么?好似一切都不得而知……

从头讲起,第一次与黄土高原相遇应是20xx年的夏末的新疆之行。那年我十二岁,是去新疆和父母团聚的,父母当时在那里的一个小县城里打工。当一个从未离开过农村老家生活的我,忽然被火车载着来到一个满眼尽是黄土的地域时,我不由自主地望向窗外,心里充满的恐怕尽是好奇和惊讶。呜呜前行的火车,要在这片地域上行驶一两天,对于少年的我来讲真是不可思议!窗外一闪而过的永远是一成不变的黄土

沟壑纵横的黄土地上,有散居的农家小院,远处山坡上的小路弯弯曲曲,在我看来却是那样清晰,似乎是一幅无任何人工雕琢乡野图画。高耸入云的山峰、山间流淌着的涓涓细流足以构成一副山水美景。目之所及的农家小院里堆满了大大小小的麦秸垛,双手揣在袖筒子里,脸色略带憔悴沧桑抽着旱烟的的大爷,这一切对我来讲又是那样熟悉。因此,这样的画面深刻与我的脑海之中,无法去除。乃至十年后,再次经过这片熟悉而又陌生的地域时,心中虽有期待,但也甚为遗憾,遗憾于少年时的图片在脑海中却翻不出一张相似的画面。

这些干旱的令人心疼的土地,存在了几个千年?是否未曾有过改变?黄土地上的人们是怎样生存的?小农经济还要在这里停留多久?我多想踏足一次这土地,和他来一个零距离的接触,我愿用我滚烫的热血和真挚的情感去感受这片土地。想必我的前世必定和它结下了什么不可破解的缘分,抑或是我的来生将在此处停留。

亘古不变的黄土高原以它独有的姿态傲视于祖国的西北边陲。不可否认,黄土地是黄土人的根基,一代代的黄土人不正是在这深厚、坚实的黄土地上得以延续的吗?我惊愕于壶口瀑布的嘶吼和咆哮,它的嘶吼震彻于整个黄土高原,以它一泻千里的声势对世人倾诉着万般的苦难、煎熬、和辉煌!令我肃然起敬的不止是一道道的沟坎和坝塬,还有黄土人的淳朴、朴实与放达。那种深入到骨髓的率性和坚强,不正是黄土地所要诠释的精神和灵魂吗?

我被安塞腰鼓的大气和壮烈而折服,而后我才明白过来,这不正是一群群有血性率真大气的汉子们的激情汇演吗?此生,也许我与这片土地无缘,但我要我的灵魂在这里生根、发芽和成长!因为我无法忘却它!当我去年冬天读完《平凡的世界》后,去往陕北的想法又再一次在心中涌起。不敢说是路遥的伟大著作激励着我,那仅仅是一种感情。在老家过完年后,盘算着返疆的中途绕道西安然后一路向北。

陕北的精华也将在这里汇聚,这也是我最想到达的地方。再北上包头沿包兰—兰新线回来。由于种种原因,此想法未能成行,甚为遗憾。在我以后的生命里,我的脚步将迈向那里。我渴望于站立在高高的山坡上,俯瞰贫瘠、落后而又不失壮美的黄土地;我渴望于一趟趟的奔走在这里的羊肠小道上,和热情的乡民打招呼;我渴望于用心地感受一番信天游的荡气回肠和动人心魄!

我想,黄土高原上的汉子高亢激昂的声调将让我在想象中回望千年以前的黄土高原。我更称赞那略带忧伤表情的双辫陕北小妹含泪远眺走西口的阿哥。我大概可以猜想黄土人必定是有情有意的好人。但愿如今虚浮无华、世风日下的社会风气别冲击这片我心中的圣土。无法言表的感情又何须言说!注定我与我的灵魂与它同在!

关于黄土高原的散文:走近倚窗听雨,走进黄土高原

印象中,我一直固执地以为,她就是那个睿智得深不可测的女子,总有写不完的经典之作,每个字,每个词,都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把多少看客的夜照得亮堂堂;一直坚定地以为她是一部翻不完的故事,在最美的年华里,一双玉手不知疲惫地在文字中典藏忧欢的时光,还没等到故事酿成酒,却醉了无数的人,这其中也有我;也一直执拗地以为,她就是那位倚窗低眉的女子,在烟雨纷纷之中独享自己的寂寞,听着雨声,用绿洲植满了每个荒凉的角落。倚窗听雨就是这样女子,如梦如幻的女子,不可抵近的女子

走进倚窗听雨的文字,就能走近她的心境。面对尘世的纷扰,听雨也能保持安静的姿态,从容地叙说每个动听的故事。她的从容,她的娴静,熟悉却又感陌生,陌生又觉熟悉,神秘之中引人入戏。

记忆中我一直有偏见,黄土高坡是荒无人烟的高原,寸草不生,只有一个高唱《信天游》的女子,在贫瘠的荒原上孤独地走过。抬头是辽阔万里的蓝天,偶尔有悠闲的白云游过。低头之间,沉寂的黄土堆塞至眼底,只有风起时,弥漫成激情飞扬的劲舞,却是无比的空荡。任凭联想再富有创意,真的不敢想象,就是在这样一个贫瘠的黄土地,只有在梦中出现的地方,居然还有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水的美丽小城-----渭南,那是听雨的故乡。

数年前,我有幸去过这个荒漠之地,才否定我以往的种种推测。一路走过绵延不断的黄土之原,用一种热情的眼光去触摸她的粗狂,她殷实的厚重足以托起岁月的沧桑。就是在这样高原之地的广阔无垠间,开出了一朵朵艳丽无比的山丹丹花,赋予这片荒凉的地方最美丽的色彩。逶迤的秦岭,纵横穿过这片宽阔无垠的大地,却赐予这里的人们一条蜿蜒的河流----渭河。

可以想见,源远流长的渭河之水,不但抚育了人们的生命,也滋润了他们的情怀。渭河两岸,山青水秀,有着和江南一样媲美的风吹柳低的画卷,层峦叠翠足够展现春天的骄恣。勤劳的人们,在这片荒漠开垦出富有传奇色彩的人间天堂,他们世世代代在这里繁衍生息。也许是渭河清澈的水极富营养,才能喂养他们质朴的性格,给了男人和女人炽热的情怀,赋予他们无穷的智慧之光。

渭河静静地流淌的河水,给了听雨灵动的情感。从听雨厚重的文字中走过,就能深切感受到她的墨迹来得娴熟,去的从容。她细腻的情感,铺展在字里行间,默默地在读者的视野中开成一朵花儿,百媚千红的花丛最娇艳的那一朵,很是夺目。她就是一朵黄土地上静开的一朵花,独自盛放自己,却芬芳了天涯海角。

这片黄土高原,有一颗最璀璨耀眼的明珠-----西安。当我走进这座千年的古城,一阵从远古时代吹来的风,不禁令人肃然起敬。迎面一条气魄雄伟的城墙,横穿西安,肆意把这座古城分为南北两部分。无数块青砖垒砌成它的样子,多少岁月,多少风霜雪雨,却历经几千年磨难而屹立不倒。当手轻抚她早已腐蚀的面容,依然可以感受从古代传递过来的余温。

西安,古时的长安,汉唐之外还有十四朝代在此建都。这样浓厚的底蕴,足够注定她在中国历史的页码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座历史名城的许多古迹,依然可以想见她当时盛极一时的繁华,金碧辉煌的琼台玉阁,宽阔的大路上车如流水马如龙,摩肩擦踵的行人在街市上来来回回。一阵风,慢悠悠地吹了几千年,摧枯拉朽般吹走了刀光剑影,吹走了鼓角争鸣。历史的烽火硝烟,早已在红尘滚滚中灰飞烟灭。一路走来,如今她只剩下断瓦残垣,一轮冷月孤悬在她的上空,夜一般深邃的孤独,高贵的寂寞。

时光在风中飞逝,尘归尘,土归土,过往的繁华散做浮云,尘封的记忆永远留在历史的深处。西安像矜持的少女揭开了古老的面纱,露出令人赏心悦目的欢颜。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夏挨挨挤挤,无数条现代公路和铁路通向未来的路。

这片躁动的黄土地,正在以华丽的姿态演绎她新的美丽。这样的美丽,也只有在渭河清澈的河水中,一波一波地扩散,逐渐地散开来。想来,听雨的家也在这渭河之畔,是不是黛瓦粉墙,有着亭台水榭?她的窗里也是被水乡的悠悠古韵填满?也许,听雨喜欢这极尽优美山水景色,她才能泼下有如她脚下黄土地般浑然厚重的水墨;也许,只有黄土地浓厚的文化底蕴,对她有力的支撑,她才能写下柔如水劲似钢的文字。

太阳炙热的温度一直眷恋这片土地,沉睡的黄土地早已苏醒。这里人才辈出,从古时的秦始皇,司马迁,武则天,到现在的文坛领域文豪贾平凹,再到国家元首,他们像一颗颗耀眼的明星,照亮了这片土地。也许只有深厚的底蕴,才能出现这样顶尖的人才。

这片黄土地,从来不乏英雄。他们从这里开启征程,用他们无与伦比的勇气和谋略逐鹿中原,第一次征服了九州。他们像一阵风,吹过神州大地,用七彩的墨迹染绿了长江两岸的春色。也正是他们,在唐代让人民走向无尽繁荣的盛世,让古老的中国第一次站在了世界之巅。

今夜,晚风吹过我我满怀的深情,用单薄的文字为这片黄土地着墨,只怕我拙劣的手,虚张一场富丽的繁华,玷污了她洁净的面容。落笔之时,祝贺听雨在文学广阔的领域,开垦出一片属于自己的黄土地。那里,盛开着无数美丽的山丹丹花,娇艳惹目,散发着诱人的芳香... ..

相关推荐:

描述厦门的随感散文欣赏

关于描写忘记的伤感散文

以秋天为题材的散文随笔

关于回忆校园的散文

写致青春的散文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