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篇哲理散文
青春像一本书,有读不完的故事与哲理,也有写不完的散文。下面是有中篇哲理散文,欢迎参阅。
中篇哲理散文:从最近到最远,有时仅需换一个角度
最近与最远
两个相邻的人,看似离得最近,但这个离得最近是有条件的,那就是两人必须相向而行。如果两人相背而行,就会从离得最近的人变成离得最远的人。
为什么呢?因为两个相邻的人相背而行,他们相距的距离就是地球的一圈。这样一来,性质就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两个本来相距最近的人,变成了两个相距最远的人。
所以,当我们有爱倾诉,有恨要化解,我们应选择的正确姿态是:敞开胸怀,迎面向对方跨出富有诚意的脚步,让爱贴得更近,让恨稀释消融;而不是相背而行,让爱越离越远,让恨越走越深。
据科学家研究,一个身处黑暗中的人比一个身处光明中的人,看得更远。
所以,蒙蔽我们双眼的,往往不是黑暗,而是光明。这就是为什么,白天,满天的星星挂在天上,我们却对它视而不见。目空一切,便是一个身处光明中的人,最容易出现的盲目。
当我们身处光明,不是要我们借光明去炫耀生命的华彩,而是要我们用光明去求证世间的真理;当我们身处黑暗,不是要我们借黑暗去掩盖人生的泪水,而是要我们用黑暗去擦亮黑色的双眼。
喜剧和悲剧
一日,禅师向人们讲道,当讲到人生的喜剧和悲剧时,有人问:上帝为什么如此不公,给有的人是喜剧,而给有的人是悲剧呢?
其实,上帝是公平的,他给每个人的,同时都是两个剧本:喜剧与悲剧。禅师说。
哪为什么在生活中,我们所看到的,有的人活在喜剧中,而有的人活在悲剧中呢?又有人问。
那是因为每个人对待喜剧和悲剧的态度不同、掌控能力不一样,从而,产生了不同的结果。禅师说,如果一个人能从悲剧中走出来,那么就成了喜剧;如果一个人沉湎于喜剧,那么就成了悲剧。
中篇哲理散文:除了自己 没人能让你不寂寞
谁都想无条件地被爱,但是有谁能无条件地爱自己?对自己不满意,在心理上不独立,不能也不会真的去爱任何人。
自己真的爱别人吗?许多人之所以爱人,是因为自己非常寂寞,希望自己真的爱对方,而对方也真的爱自己,这样就能克服寂寞。只有接受人人都很寂寞的事实,人才算互相了解。
每个人都非常寂寞。接受寂寞,别打算掩饰寂寞或逃避寂寞,也不要寻找克服寂寞的方法。人一直都很寂寞,只有心思不在自己身上的时候,才会忘了自己很寂寞,但寂寞肯定会再回来。我也很寂寞,现在是我一生最寂寞的时候,但我也越来越会观察寂寞。
我有一些朋友很喜欢我,对我也很尊重,但他们不认识真正的我是什么样的人。他们不了解我虽是出家人,但我也是人。不了解有不了解的原因,我也不怪他们。他们将心目中理想的形象投射到我身上,以为我就是他们以为的那个样子。他们把我看错了,但是话又说回来,难道我自己就没把自己看错吗?我所认为的我,也是我心所投射的形象。还是时时保持正念最好,别因为这些问题而东想西想。
正念是我唯一的皈依处。
我知道自己有多寂寞,所以我知道别人有多寂寞,包括你在内,虽然我已经学会安宁、平静、单独地生活,但我还是很珍惜知己之间的交情。
要交到真正的朋友是多么困难啊。真正的朋友不会操纵对方,而会聆听、了解对方;他肯花工夫听朋友说话,不会心不在焉,真的是很专心倾听对方。大多数人会心不在焉,没有正念,不快乐,心思只在自己身上。如果静不下来,如何听得下去?
许多人很信任我,一些生活上、感情上的点点滴滴,他们除了跟我说以外,从不曾跟其他人提过。他们有时也会跟我分享一些生活中的新发现、新感想。他们只顾着说话,从未深入观察自心,除非我为了厘清某些要点,向他们追问,这时他们观察起来就会非常讶异,看到了以前从未注意的地方。
人善于隐藏自己,心智多半不健全,而不健全,就无法成长。要有健全的心智,就不应该否认或拒绝自己的任何状况。无论多么困难,都要设法面对、接受自己所属的一切,包括自己所有的想法、感受和观念。
以我和别人相处的经验来说,我知道人都很寂寞。就算是和家人住在一起,甚至是三代同堂大家庭里的一分子,也一样很寂寞。有人相伴,并不表示就不会寂寞,没人了解和接受自己,才叫做寂寞。即使是家人之间,也不一定彼此了解、接受。
没人了解自己,所以感到寂寞,但是没人了解自己的原因,根源却在自己不深入了解自己、不接受自己,人总是排斥自己不满意的地方。人能够无条件地爱自己、尊重自己吗?除非深入了解自己(这并不容易),否则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为了克服寂寞,于是与人做伴,发展人际关系,但这样是没用的。期望认识他人能让自己不再寂寞,最后期望终会落空。
大多数人忙的就是如何让自己的生命不寂寞,没工夫做其他的事。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