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
(一)
戊戌变法的公车上书是有识之士为改变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力而上书清政府要求变革,适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历史的进步,他们这些孩子却要上书,简直反天了。但是我也不能不问青红皂白地就反对,就问:“你们为什么要上书?”
“今天篮球比赛,裁判特别不公,偏向四班,明明比赛时间到了,他却拖延,最终我们班败了,而且,四班的男生特嚣张,打我们班男生,裁判却装作看不见。”女儿义愤填膺地说。
确实有些不像话。就像首届市直机关运动会,据说,也发生了很多令人耻笑的事,如随意换人、随意改动成绩、裁判不公甚至被打、队员辱骂对手等等。手中掌握大权的市直机关的风尚尚且如此,何况毫无权势毫无利益冲突徒有热情缺乏理性的小孩子们的比赛呢。
“大家让我写信给校长,但是我不想写。”
“大家为什么让你写?”
“因为我挨批评少,所以大家让我写。”
看来,孩子们也是有顾虑的。这可是个大事。从心底里讲,确实应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正义感,哪怕是将来孩子因为坚持正义而受到了委屈甚至是打击报复,也要让孩子知道什么是正义的,什么是非正义的,而不能让孩子分不清是非曲直。说句心理话,孩子在这个学校这个班级就像处在世外桃源一样,天真、清纯,像一湖清水,一眼看得见底,任何人都有发言权,不管是主流的还是违背主流的话语都能说都有地方说,老师并不压制。这也培养了孩子的独立思考意识,使孩子对任何事情都能有自己的看法,都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但是公车上书毕竟是胳膊拧大腿的事,这涉及到两个班级,涉及到班主任之间的关系,涉及到体育老师的声誉。俗话说:枪打出头鸟,女儿挑头写这信,会不会影响到女儿?我不敢想。即便是代表大部分人的意志,也不能怂恿孩子意气用事。
也许是出于与我同样的担心,我与她爸爸异口同声地说:“你不能写。”
“比赛本来应该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公平竞争、重在参与,不能讲究成绩如何,只要尽力就可以了。比赛还应该尊重裁判,听裁判的,如果你说裁判错了,他说裁判错了,各抒己见,那裁判还怎么当,比赛还怎么进行?”
“裁判本来应该公开公平公正地裁判么,他就是错了,我们为什么不能向校长反应?”
我不敢告诉她校长也许不会理会这样的事情,那会让他们更加伤心,我更不敢说她也许会因此受到批评,那会令她陷入黑白颠倒是非不明的境界,只好告诉她:“你们告诉班主任,让班主任来处理就好了。”
女儿没再说什么。
(二)
“妈妈,我们公车上书了,我们班主任竟然接了我们的信。”一上车,女儿就兴奋地告诉我。
“是谁写的?”
“全班同学签名了吗?”
“没有。”
“落款怎么写的?”
看来孩子们对他们自己的行径也是有些担忧的,尽管他们占着理。
“今天琳琳怎么没陪着你?”
女儿放学都在我班车的停车点等我,平时她的同班同学都陪她一块儿等,今天可没有。
“她被我气跑了,不理我了。”
“你怎么气她了?”
“准确地说,是被我和婷婷两个人气跑的。我们全班同学除她之外都要公车上书,就她不愿意。”
“她为什么不愿意?”
“她怕我们班得不到流动小红旗。”
“她是班长,当然要为班级利益考虑了。”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