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散文 > 散文欣赏

秦淮追梦

发布时间:2020-07-18 栏目:专题 投稿:心灵美的鸡翅

淮河,儿时留下的梦。

刚进六月,为圆一个梦,下了趟南京

南京又名丹阳、建业、东京……是中国十大故都之一。南京市中心的道路和北京、西安一样通达笔直,虽几经改朝换代,风雨洗礼,都市繁华景象始终不衰。

南京的梧桐树高大雄伟,气势磅礴,那般铺天盖地之势,颇具王家气派;南京城里的白玉兰也是亭亭玉立,娇美可人,虽然已经过了浓浓花期,但迟迟不散的清香依然令人流连忘返

祖母去世前后,从八岁起就和父母住在秦淮河大石坝街一个大院里,穿过三个天井,紧靠河边的那间就是我家,窗子打开,就能听见对岸夫子庙“咚咚锵,咚咚锵……”的戏剧锣鼓声。那时候,夫子庙三天两头表演杂技,伴奏的乐曲经常就是一首广乐“马兰花开”。优美的乐曲飘过夫子庙、飘过熙熙嚷嚷的人群、带着秦淮河的水音,飘进大院

大院坐落在文源(王公)、文德两桥间,跨出大院就是大石坝街

住在秦淮河边,从小就听大人们讲秦淮河的故事。

明清鼎盛时期,文人墨客、三教九流拥拥桑桑,像赶潮水似地趟进秦淮河,秦淮河两岸文化也因此兴兴衰衰,流传下多少缠绵悱恻、悲欢离合的故事。

南京只住了三年,这座留有太平天国宏伟城堡的故都,却给了我太多太多的回忆。

大石坝街是一条石子儿铺的路,是秦淮河畔主要街道,我经常和大院里的小孩一起在街上玩,一起用5分钱买蛋卷饼吃。

人生留下点点滴滴的经历,时间包容了所能包容的一切,挥不去的依旧是那份永不褪色的怀念。

听老人讲大院在解放前是一个绸缎商住宅,解放后归政府,我家是这座院里最后搬进的一家,在三井三院里住着令我尊敬爱戴的五家人,他们朴实勤劳。

大院内论大户要数江伯伯一家,三辈人共七口。江伯伯有个儿子叫江明,和我年龄相仿。每到暑假,江明总是喜欢赤着膊直挺挺地躺在我家的木凳上。打开临河的门,河风轻轻吹来,我光着脚,盘腿坐在地板上,静静地听江明乱讲些什么……

江明是我命运里接触到的第一个男孩子,那时,我们还不到十岁。两年后,我们举家北迁,再也没有见过江明。人其实很怪,回想少时的感觉有些神秘,有些美好。

大石坝街大院总像梦一样缠绕着我,大院里人们,那扇临河的门,还有江明,想回南京,想去看看大院。圆梦——难以抑制的渴望!

我怀念着久违了的那扇大门,还有留着少儿时笑声哭声的大石坝街

六月的江南,太阳火红,额头渗出了汗珠。

……

昔日旧貌,荡然无存!眼前的大石坝街是清一色的饭庄酒楼,浓厚的商业气氛,使这条本来就不算宽阔的街道更显得拥挤。

我从东向西一遍一遍寻找。

……

情急之中和父母通了话,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人们听说我已经站在大石坝街头了,异常激动。听的出母亲的声音带着兴奋:“下王公桥(现文源)右拐第三个大门就是!……啊?对!第三个大门!……哦,你已经在第三个大门前了……怎么?不像?……你再找找……千万别着急……

从某种意义来讲,女儿也同时肩负着双亲半生来的一个愿望,为自己也为父母望望大院,望望大院里人们……双亲希望女儿此去南京,能见到大院里人们,毕竟,在这座院里,有过父母年轻时候的故事。

一种使命感催我又一次从东找到西。

三个大门,第三个大门

三个大门还是酒楼!骤然间,我像迷途之子,茫然地站在大石坝街头。

那扇托着少时鲜丽太阳的大门消失了,消失在经济大潮中,但在我的回忆里永远是一支不老的歌谣。

无奈与遗憾,使亢奋的情绪一下子跌降下来,脚步渐渐缓慢。

今天,面前的文德桥头,建起了一座精致的小绣楼,名为《李香君故居》。在南京的三年里,我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里,可从来没有见过这幢小楼。可以断定,《李香君故居》是为了渲染《秦淮人家》系列文化而后盖的,李香君这个具有传奇色彩的名花艳妓,的确为古老的秦淮河增添了些光。但这座《李香君故居》前,却是车马稀少,给人颇有:‘胭脂色衰王孙已去’的感觉。我消极地猜测:那几位在绣楼前溜达的男游客,似乎也不太情愿花销10元人民币,去观光与自己毫无干系的伪香君楼里的那顶红睡幔吧!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相关推荐:

秦淮追梦

等明白怎样教你,你却长大了

五月杜鹃红

何日君再来

垂   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