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青瓦绿水间
幽静小镇古朴情/花窗灯影弄棹景
不是浮萍偶然至/欲将水乡作临屏
——题记
史实上记载: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地跨吴越两界,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现归属于上海市金山区。枫泾,离我居住地车程仅四十分钟,许是舍近求远的心理吧,虽然对这个古镇心仪很久,却一直未能成行。今年的国庆长假,应朋友邀请得以如愿。此行不仅留下了数张照片,观赏了多处景点,还了解欣赏了一些古镇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
“周庄双桥美名远播,枫泾三桥丽景无双。”所指的就是古镇的清风桥,竹行桥,北丰桥。三桥就近相连,连接着河岸茶楼和长廊,串起了众多的景观。
桥侧的导游板上,详细地标明了游览古镇风情的路线:探秘丁蹄去老作坊;参观传统文化去三百馆;欣赏绘画去丁聪漫画馆;感受民俗文化去金山农民画展和民间剪纸展馆;观赏古建筑到程十发祖居等。市河周围的三桥景观和长廊街一带都是古民居。想着来一次不受限制的逍遥游,就沿着河岸闲庭信步了。
江南的古镇都离不开水,水是古镇的灵魂,给古镇增添了几份灵动和生机。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有“三步两座桥,一望十条港”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水流急湍,遍植荷花,清雅秀美;故枫泾古镇又称“清风泾”、“枫溪”,别号为“芙蓉镇”。
小河纵横贯穿着枫泾古镇。清澈的河水潺潺流淌,据说此水由天目山而来通往黄浦江,清代后期因其交通便利,那时就已商业繁荣,舟船云集,在码头上堆货如山了。
临水而建的一长排老屋,墙身直插河水,与水中的倒影连起来,形成了一幅对称的图景。随着水纹的洄流,水下的画面也在不断地漾动,似一幅摇曳多变的水彩图画。
形成半岸的廊棚,可蔽风遮雨,下雨不湿鞋,盛夏不撑伞。廊棚是从自家的屋檐往前延伸出来,用来乘凉和躲雨的。几十户人家的廊棚连成长长的一片,蔚为壮观。如今的廊棚除了供游人穿行,还在靠河的一侧放一张桌子,两条长凳,用于客人休息和饮食。廊棚的里侧都是饭店和专卖土特产的店铺。
踩着青石板的小路,穿梭游走于古街长巷,一间间木楼花窗的旧居,一盏盏高挂的灯笼,一爿爿质朴陈设的商店。尽管节日期间游人不少,依然感觉有一种远离城市喧闹的幽静。这种静,皆因置身在古韵水乡的景色中,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脑海里那些久远又熟悉的遥想纷至沓来。
其实有些地方并不遥远,有些景象能使岁月浓缩在眼前。
登上古镇中最高的泰平桥,倚着石桥栏杆,俯视着古镇旖旎的风光。
桥堍的茶馆里茗香飘溢,阳光映照的河面上水波粼粼。沿河人家的竹竿上晾着衣服,花盆里种着碧绿的小葱,家家的门户敞开,三三两两的老人坐在小竹椅上一边剥毛豆一边聊天,几个孩童嬉笑地在周围转圈玩耍,一派浓郁祥和的生活气息。
一条挂有“婚典”条幅的船只静静地泊于岸边,时至中午了,新娘子还在粉饰打扮吗?
长长的廊棚沿着河岸蜿蜒向前,一串串大红灯笼悬于屋檐随之绵延,木质的花格窗,雕梁的画栋,镌刻着悠长的岁月。
“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楫好夷游”。几只小船由远及近,又缓缓地离去,心,不禁也跟着渐行渐远,遐想若是晚间乘上画舫,在摇曳的灯影中晃悠,在浆声的咯吱中沉醉,在江南水乡的韵致中入梦,该有多美!
过石桥到了三间四柱的枫泾石牌楼,渔船集中在临河廊棚前排成鱼市。瞧着大盆大盆的螺蛳螃蟹,依稀想起几句民谣“一月螺蛳二月蚬,三月螃蟹爬高山……”如今已到“秋风起,蟹脚痒;菊花香,闻蟹来”,正是一年蟹肥时。渔民们不吆喝也不高声,蹲在岸边的石阶上,守着面前的河产品,一任买主还价压价,纹刻风霜的脸上平和默言。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