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散文 > 优秀散文

触摸泰山文化(上)

发布时间:2020-08-14 栏目:专题 投稿:甜美的心情

泰山之名,最早出于《诗经•鲁颂》:“泰山岩岩,鲁邦所詹。”《尚书》称作“岱”。《周礼》称“岱山”,始言五岳。“岱”、“泰”二字,古字含义都有“万物终始”、“天地交泰”的思想。泰山之高,既不及西岳华山(高2437m),也不似北岳恒山(高2052m),海拔只有1545m。历数中国名山巨峰,泰山高度排名屈居第16位,与珠穆朗玛峰相比,只能算作是小巫见大巫。但何以五岳独尊?闻名世界的大思想家孔子却说“登泰山而小天下”?诗圣杜甫在《望岳》中也吟叹:“会当凌绝顶,一览群山小”?太史公司马迁用它来类比生命之轻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毛泽东甚至说:“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临危不乱的人喜欢说:“稳如泰山”。女婿将老丈人称为“泰山”更是富有学养的民俗雅语。

泰山本来就不甚高大,但迄今为止,其显耀声名列众山之首,非独以奇绝胜景摄人魂魄,更是以源渊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艺术魅力扣人心弦。用鲜活跳跃的心灵去感应泰山文化,就可以触摸到悠久灿烂的炎黄文明之庞大粗壮的根系,也可以看到高大树冠之上鲜艳夺目的美丽花朵,释怀于“有眼不识泰山”而会心一笑。

泰山雄奇秀美,浑厚壮丽。内蕴凝重稳固、粗犷豪纵的北国精髓,外扬玲珑瑰丽、温润飘逸的南疆风采,东滨瀚海吸尽汪洋灵气,怀抱西域沐浴天山冰雪,俯临中原而雄视八方,五岳之首乃神州砥柱。奇绝险峻的“七十二峰”,凌云碧霄的“四大奇观”,苍翠挺拔的秦松汉柏,龙潭幽涧的白练飞瀑。春日揽胜漫山吐翠,姹紫嫣红,曲径通幽,游人如织,碑碣映日,古刹开光,草薰风暖,心旷神怡;炎夏寻幽山抹微云,薄雾淡烟,青峰披纱,天际蛾眉凝黛,深谷缥缈缭绕,气象万千,冷泉香茗,沁人心脾;金秋赏景青山苍松,满目红叶,重峦远送;雪冬壮观山舞银蛇,千树万树梨花开,断雁叫西风。须晴空万里,伫立玉皇顶,极目齐鲁,一览无遗。夕霞晚照,举目西顾,阳光映照一条黄金带子由西南绕东北闪闪发光、飘飘而来,休要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却只见“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若喜逢阴雨,与闲人同览,遥山丝雨细无边,空谷未闻鸟啁啾。梦回南窗惊飞瀑,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攀登十八盘,指看南天门,似驾浮云上天阙;坐缆车凌空遨游滑下山,回首天街觅不见,琼楼玉宇在危峰。泰山美景,画图难足,妙笔难书。鬼斧神工,造化锺神秀。

泰山自然之美是其绚丽的彩衣,其人文之美更见博大精深。

五岳之说,起于尧、舜与汉宣帝时。史书记载,尧任命羲和氏的四个儿子分管四岳。四岳不是因山得名,而是主管方岳的职务名称。到了舜时,主管方岳的官吏职务名称与所在地方的名山开始统一起来,大山就成了岳官的首府。它大概产生于我国原始社会末期或夏代。此后,五岳之冠名略有异同,至汉宣帝神爵元年(公元61年)颁布诏书,五岳制度大体定制。其后又将南岳天柱山改为湖南的衡山。明代又把北岳由河北曲阳恒山改为山西浑源恒山,遂成沿袭。早期的五岳都处于黄河、长江的中下游地区,每个山岳的所在地都是原始文化的发祥地和繁盛区域。五岳形成的背景和源头,正好是华夏悠久历史文明的渊源中心。东岳泰山所在的黄河下游地区恰恰是华夏族远古文化的繁荣地带,泰安大汶口遗址等在中华史前文化系统中居于领先地位,泰山是内涵丰厚的民族“大文物”,泰山一带是中国古代政治文化的中心,是炎黄历史文明的摇篮。从历史的角度、发展的观点来看,秦皇汉武的统一事业,实质上是完成夏、商、周三代的社会理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定于一尊,五岳独尊泰山就是这种政治理想最适宜的寄托。透视立体的泰山文化形态,逐层剖析鉴赏,可以看到它根深叶茂、渊源流长、璀璨绮丽、异彩纷呈,多元文化的特征很鲜明,历经沧桑岁月而浑圆天成,绝非人工雕琢所能造就,至今我们仍能感触到这一经典文化遗存蓬勃生命力的强劲脉动。它严整缜密的庞大体系分列八支:1.以泰山为轴心的中华东部远古文明。2.氏族公社时部落酋长登泰山祭祀天地鬼神,历代帝王封禅告祭。3.宗教与神话、民间传说。4.孔孟儒学,兵家、墨家等学派及其创始人的诞生地。5.文人荟萃之区,存留大量的诗词歌赋和楹联,游记。闻人治学、创作、讲学遗址。6.历代石碣碑刻、题诗题字,满山遍布,俯拾皆是。7.丰富多彩的古代建筑艺术。8.书法,壁画,石雕塑、泥塑、铸塑、玉雕、木雕,刺绣艺术品等散布于庵观庙殿,楼台亭榭。在主体分支之中,古代帝王封禅告祭赋予泰山五岳独尊的特殊含义。《周礼》规定,天子祭告泰山,诸侯只能在自己的封地内祭祀山川,至于卿士大夫只有祭祀祖宗的资格。历代帝王泰山奉为人格化的、至高无上的“上帝”,称自己为“上帝”的后裔即“天子”,开创了泰山封禅这种人神感应的重要礼仪,祈求“国泰民安”、“江山永固”。“封”和“禅”是一种礼仪两个内容,所谓“封”是指在泰山上筑坛祭天;所谓“禅”是指在泰山下扫除祭地。《竹书纪年》有“夏帝发七年陟泰山震”之句,这是古代较早的封禅礼仪记录,也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地震记录。夏、商、周三代以前就有“七十二君”到泰山祭祀天地。从秦始皇开始,又有秦二世、西汉武帝、东汉光武帝、章帝和安帝、隋文帝、唐高宗与武则天、唐玄宗、北宋真宗、清朝康熙及乾隆等十三位皇帝上泰山封禅告祭。《白虎通》曰:“王者易姓受命而起,必升封泰山何?教告之义也。始受命之时,改制应天,天下太平,功成封禅以告太平也。所以必于泰山何?万物交代处。必于其上何?因高告高,顺其类也。”“天以高为尊,地以厚为德,故增泰山之高以报天,附梁甫之址以报地。”在君权神授的神秘光环下,皇帝举行的封禅礼仪就象征了天下统一,昭示四方,从而使秀美壮丽的泰山又蒙上了尊贵威严的帝王色彩。泰山之下的曲阜、邹县诞生了孔丘和孟轲,他们所创立的儒家学说,历经春秋战国时期之百家争鸣,秦始皇的焚书坑儒,到汉武帝之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演化而成古代泰山文化的脊柱或核心思想。他们的学说受到至高尊崇,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近2000年。孔丘、孟轲因儒学而显名天下,死后流芳百世,由凡人脱胎换骨而登上神坛,受封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和“亚圣”,历代帝王都加官晋爵,顶礼膜拜。封建统治者造出了泰山“神圣”,又造出了泰山“圣人”,“圣人”与“神圣”的天人交通,使泰山文化的青色光彩异常诡秘凝重,甚或光怪陆离,天地之间,无比敬畏。已故的大文学家郭沫若曾著文说:“东方主生,帝出乎震,于是泰山便威灵赫赫了。自秦汉以来,历代帝王封禅,也就是向泰山朝拜。比帝王都还要高一等,因而谁也不敢藐视泰山了。”共3页,当前第1页123

相关推荐:

关于自然的优美散文欣赏

心情散文精选

描写唯美的意境散文

宝贝儿,你把妈妈吓坏了

空轮椅里的爱情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