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散文 > 优秀散文

香飘四季,香远溢清——《红袖添香》散文实习编辑如是说

发布时间:2020-08-15 栏目:专题 投稿:无限的画笔

一切生物都能通过生殖留下后代,但只有人类能通过后代留下美名、事业和德行。然而,为什么有的没有留下后代者留下流芳百世的功业,因为他们虽然未能复制一种肉体,却全力以赴地复制了一种精神。因此这种无后继的人其实是最关心后事的人。

——引自《培根论人生》

红袖们所做的其实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的同时,利用网络复制着一种包容、平和的精神!

认识红袖时间累计不足一年,还是文学朋友推荐的。当初的第一印象是网页界面和速度,进一步认识的是文章更新快和人气。

 当时,在红袖我看了好的文章,见下面有评论栏目,也就想说几句。输入“留言”后,可系统提示要求注册,这不就试着注册登记,在被评论者热情洋溢的回函(站内消息)问及我的文章和篇数时,才明白自己来这里做什么的另一层意义。一种虚荣促使,不得不将刊发在《杂文报》上的杂文《人狗论》粘贴投上,第二天便在杂文更新列表里看到了自己的文章。还见到的留言:“……该文部分字不能显示,失色不少……”云云。至此也就认识红袖网站是个藏龙卧虎、人才济济的地方,也就更进一步地认识了她。

1994年,我主编的《洋河书画报》因故解体后,便应聘一家实体文化艺术报社的一名书法篆刻,兼作品赏评。从事的是每周发一件作品的审稿任务,是由作者将作品拓片或原件寄给我,内附写明自己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和回函邮资的空信封一枚(以备退稿处理),我将每日收到的稿件仔细审核后,写出相应的赏评文章(200字以内的“之乎者也”类文章),再将稿件用扫描仪输入电脑,发电子邮件至报社,该版责编复审后,便可在每周二见报。报社将样报和稿费直接寄给作者本人,就是这样一个工作过程。从原来手工操作往返于邮局,到后来的电脑、网络;从年薪不足600元,到如今的年薪2500元,已历时近十年。我从事的这项工作,可以说直接掌握着作者作品的生杀大权。

读者从我的文字中解析本人是一位“冷血杀手”或“千年老客”(因文辞复古之故),甚至认为我是一位“腐朽了的老家伙”。文字的“专横跋扈”和我所从事工作性质的“刚愎自用”,又有“专家”自居的霸气作怪,工作上自然是诸多地方不近人情,说话甚至包括与读者作者回函,几乎毫无商榷余地。如是许,自然而然地被反映到总编和社长那里,“小报告”的逐渐增多,我的处境极其尴尬。为了平衡报社组织关系,我不得不做自我反省。认为只有认真学习现代文写作,才是唯一的捷径。

在如此的孤独心态的驱使下,曾一度浏览于诸多国内文学网站。为了学习新文学写作,饥不择食地进入一家网站任过三天杂文和散文《心灵隽语》管理员,因为和另一位管理员意见分歧和系统管理员的不信任而告别了那份极其被动的“消遣”。

结识红袖后,在内心极度孤独、苦闷等复杂心态下,闲暇便试着写起小文来,那些不成文的“组字”在纤手破新橙、陈强、金翼、吸烟的狐狸、昨日王侯、粒粒风尘、湖兰小蜗牛、汪建中等等诸多的呵护下,一篇篇“浮出水面”,勉强与网络读者见面了……并形成了自己的文集《白鹤飞》。认真品味红袖这些们的文章,以及从站内消息的简短交流中不难看出:他(她)们都有一种平和、包容的心态……这也是“老夫”最为之所叹服膜拜的主要原因之一。

2004年底,在散文组斑竹的帮助下,被红袖考核审查合格后批准进入实习行列。第一步是,写50篇散文评论。这可能是考核实习者对文章审核的认真程度(我认为)。

 我用斑竹给予的实习论坛网址登录后,就可以看到部实习的“条条框框”了。认真阅读后,就会知道做红袖的如何不容易,就会进一步认识红袖文章为什么不乏精品和人气越来越旺的原因。

熟悉后,自己便按要求到红袖首页去找自己喜欢的文章,从头至尾认真地读起来,有时一遍不行两遍,甚至看三遍……然后在文章的评论框里写下自己的对该文观点看法,再到“实习论坛”写作业的留言链接代码……从实体到虚拟网络,这个变化加上自己的过于激动(确切地说是愚笨),斑竹“晕”了若干回后,还是给我发了个“塞上云鹤写作业,到这里来”的站内帖子,让我在她开的贴子后面写作业。我便按着提示在指示的位置重新写了起来。和我一起在“魔鬼训练营”(这是同事们对实习这段经历地点的称呼)工作的是歌词组实习、小调皮“泪色水晶”,我便学他的方式一直在写,直到64篇,也没有见领导来审核。我想也许是领导在考验我的耐心,接着写吧!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推荐:

300字的优美散文精选5篇

高中生优美散文精选400字

超唯美的优美散文:温润经年静好

关于青春的唯美散文精选

雪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