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写作模板 > 规章制度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

发布时间:2020-10-23 栏目:专题 投稿:勤劳的溪流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具体细则

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很重要,下面小编为你整理,欢迎阅读!总则1、为了预防、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职业病的发生,保障员工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法律制订本制度。2、职业病防治工作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为员工创造符合职业卫生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环境、条件、消除和减少各种危害因素对员工健康的影响。3、公司法定代表人对公司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负全面责任,各级主要领导对本部门的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工作负直接领导责任。5、本单位职业危害的种类有:乙酸乙酯、丁酮、粉尘。一、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管理制度1、加强新建及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监督管理工作。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审批程序,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参加建设项目的设计审查。2、建设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应开展职业危害预防评价的有关工作,按有关规定报批。建设项目在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和落实职业危害预评价报告中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措施,项目单位应建立相应的职业危害评价等档案。3、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必须进行职业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职业卫生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和使用。4、做好职业卫生防护设备设施的管理、使用维护检查,确保其处于完好状态。未经卫生行政部门允许,不得擅自拆除或停止使用,因故停用设备设施应办理停用手续,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5、设备设施操作人员上岗前,必须进行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并负责填写设备设施运行记录。6、设备设施的日常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做到岗前按规定做好设备点检工作,班中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班后做好清扫工作。7、设备设施发生故障,操作人员必须采取防治措施,防治故障扩大并通知维修人员及时处理。8、定期对职业危害因素的设备,应急救援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进行检修和维护,定期检测确保其处于正常状态不得擅自拆除或者停止使用。不得使用国家明令禁止、或可能产生严重职业危害设备和材料。9、设备设施经技术鉴定不能满足职业危害防护要求,要及时进行更新。10、不得将产生职业危害作业转移、外包给不具备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的企业。11、对可能造成职业病或职业中毒的作业环境、导致职业危害事故发生或扩大的职业卫生隐患,应纳入安全隐患治理计划,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并由单位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牵头负责整改。12、加强职业危害防护设备设施、技术资料档案管理工作二、劳动用工及健康监护档案管理制度1、单位在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时,要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害、后果、职业卫生防护条件等内容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不得隐瞒。2、员工变更到可能产生职业危害岗位时,单位违反职业卫生如时告知等规定,职工有权拒签劳动合同,单位不得解除终止原劳动合同。3、加强对员工职业危害教育,提高员工职业危害的认识,掌握职业病防治方法,正确使用劳动防护设施、器材和用品。4、所有员工都有维护本单位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和个人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责任和义务,发现职业危害事故隐患及可疑情况,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对违反职业卫生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以及危害身体健康的行业应提出批评、制止和检举,并有权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5、不得因员工依法行使职业卫生正当权利和职责而降低其工资、福利等待遇,或者解除、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6、单位应对从事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和退休职业健康检查,以及特殊作业体检。不得安排未进行职业性健康检查的人员从事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不得安排有职业禁忌者从事禁忌的工作。7、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劳动者应当进行岗位轮换。8、按规定建立健全职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档案内容应包括员工职业史、既往史、职业危害接触史、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和职业病诊疗等个人健康资料、相应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并按照下列保存期限妥善保存。(1)接触粉尘和致癌物作业的职工,档案保存至职工离职后30年;(2)其他职业危害因素作业的职工,保存至离职后5年。9、对在生产作业过程中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危害的职工应及时组织救治或医学观察,并记入个人健康监护档案。10、体检中若发现群体反应,并与接触有毒有害因素有关时,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或者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及时组织生产作业场所进行职业卫生学调查,并会同有关部门提出防治措施。11、所有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及处理意见,均需如实记入职工健康监护档案,并由职业病防治部门自体检结束之日起一个月内,反馈给有关单位并通知体检者本人。12、严格执行《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及时安排女工健康体检。安排工作时间应充分考虑和照顾女工生理特点,不得安排女工从事特别繁重或有害妇女生理机能的工作;不得安排孕期、哺乳期(婴儿一周岁内)女工从事对本人、胎儿或婴儿有危害作业;不得安排生育期女工从事有可能引起不孕症或妇女生殖机能障碍的有毒作业三、作业场所管理制度1、单位应当请地方有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工作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评价,并实施由专人负责的职业危害因素日常监测。其检测,评价结果存入单位职业卫生档案,并及时向地方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及向劳动者公布。2、对不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作业场所应立即采取措施,加强现场作业防护,提出整改方案,积极进行治理。对严重超标且危害又不能及时整改的生产场所,必须停止生产运行,采取补救措施,控制和减少职业危害。3、在产生职业危害作业岗位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警示说明应当阐明产生职业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及应急救治措施。4、在发生急性职业危害的有毒有害作业场所按规定设置警示标识、报警设施、冲洗设施、防护急救器具专柜,设置应急撤离通道和必要的泄险区,同时做好定期检查和记录。5、根据作业人员接触职业危害因素的具体情况,为职工提供有效的个体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建立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管理台账。6、生产岗位职工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防护用品,严禁使用不明性能的物料、试剂和仪器设备,严禁用有毒有害溶剂洗手和冲洗作业场所。7、加强对检维修场所的职业卫生管理。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生产装置,在制定停车检修方案时,应有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参与,提出对尘、毒、噪声、射线等的防护措施,确定检维修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范围和要点。对存在严重职业危害的装置检维修现场应严格设置防护标志,应有相关人员做好现场的职业卫生监护工作。8、要加强检维修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的配备和现场冲洗设施完好情况的检查。9、要加强检维修现场尘毒检测监控工作。各单位应根据检维修现场情况与有关部门联系检测事宜,随时掌握现场尘毒浓度,及时做好防护工作。10、做好检维修后开工前的职业卫生防护设施防护效果鉴定工作,重点对检维修后的放射源防护装置、防尘防毒防噪声卫生设施的整改等情况进行系统检查确认,减少开车运行时的意外职业伤害。11、单位应加强对劳动防护用品使用情况的检查监督,凡不按规定使用劳动防护用品者不得上岗作业。12、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必须符合安全、卫生要求,防止泄漏扩散。13、建立健全职业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应急救援模拟演练,同时进行讲评,发现不足及时完善改进。四、职业病诊断管理制度1、职业病的诊断与鉴定工作由单位统一管理。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由单位和当事人如实提供有关职业卫生情况,按法定程序取得职业病诊断、鉴定的有关资料。2、加强对职业病病人的管理,实行职业病病人登记报告管理制度,发现职业病病人时,要按有关规定向地方安监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公司的生产、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等报告。3、安排职业病患者进行医疗和疗养。对在医疗后被确认为不宜继续在原岗位作业工作的,由职业病防治部门提出调整岗位意见后,有关部门和单位按规定办理。4、职业病患者的诊疗、康复和复查等费用以及伤残后有关待遇和社会保障,依照国家和单位有关规定执行。5、对疑似职业病的职工及时进行诊断,在其诊断或者医观察期间的费用按职业病待遇办理,同时在此期间不得解除或者终止与其订立的劳动合同。五、职业危害日常监测管理制度1、工会负责对职业病防治实行民主管理和群众监督。2、安全监督部门负责职业危害因素的辨识、评价、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开展职业病防治的宣传、教育,负责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和档案管理工作。3、劳动人事部门负责对职业病患者调换工作岗位,安排休养。4、各施工生产单位负责职业病防治措施的实施,对职业病防治设备进行经常检查维护和定期检测,保持正常运转,并按规定发给员工符合质量要求的个人卫生防护用品和保健食品。5、劳动者在生产劳动过程中,应严格遵守职业病防治管理制度和职业安全卫生操作规程,并享有获得职业病预防、保健、治疗和康复的权利。六、职业病危害因素评价制度公司安环部负责本单位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管理,在其内设专(兼)职专业人员,负责日常监测和管理工作一、组织开展对本单位各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确保监测正常运行,建立好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档案,并妥善保存。1、监测的布点2、监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种类3、监测的周期4、监测结果的登记与报告二、定期委托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作业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检测与评价。1、检测与评价结果及时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2、向劳动者公布。三、监测中发现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不符合卫生标准时的处理四、实施部门及经费保障七、职业危害告知制度为了有效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防治职业病,切实保护公司员工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制度。1、公司所属各单位应当为员工创造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获得职业卫生保护。2、公司人力资源部与已进、新进公司的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时,应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职工,并在劳动合同中写明。未与在岗员工签订职业病危害劳动告知合同(含聘用合同,下同)的,应按国家职业病防治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员工进行补签。3、公司员工在已订立劳动合同期间因工作岗位或者工作内容变更,从事与所订立劳动合同中未告知的存在职业病危害作业时,公司人力资源部、环保安全部应向员工如实告知现从事的工作岗位、工作内容所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签订职业病危害因素劳动变更职业病危害因素告知补充合同。4、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用人单位,应当在醒目位置设置公告栏,公布有关职业病防治的规章制度、操作规程、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措施和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结果。对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作业岗位,应当在其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和中文警示说明对作业人员进行告知。警示说明应当载明产生职业病危害的种类、后果、预防以及应急救治措施等内容。5、公司环保安全部应定期或不定期的对各二级单位职业病危害告知制度的实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指导,确保告知制度的落实。6、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每年对员工进行职业病危害预防控制的培训、考核,使每位员工掌握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预防和控制技能。八、职业危害排查制度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制定本单位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并对职业危害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负责。2、每月组织车间、班组进行一次职业危害排查,每季度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大排查,建立治理台账。3、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和班组长,对作业岗位职业危害的日常排查治理工作负责,排查情况记录存档。4、作业人员负责本单位岗前岗中岗后职业危害的排查,建立排查记录。5、对排查发现的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上报,及时治理,避免职业危害事故的发生。6、对排查发现的职业危害事故隐患问题,要及时查清危害因素的来源,制定正确的治理方案和措施,明确隐患治理责任人和治理时间,清除职业危害事故隐患。九、职业健康宣传教育培训制度1、为提高职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结合本厂实际,组织对职工进行职业卫生法规、职业卫生知识、操作规程、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维护的培训,特制定本制度。2、、教育培训内容:(1)职业健康法律、法规与标准。(2)职业健康基本知识;(3)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正确使用维护职业病防护设备和个人使用的职业病防护用品;(5)发生事故时的应急救援措施。3、教育培训的对象与方式:(1)新员工的培训:新员工在上岗前应进行三级职业健康培训,分别为厂级、车间级和班组级。厂级培训由厂职业健康安全科组织进行,车间级由车间主任组织,班组级由班组长组织。培训后应进行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2)员工在调动岗位时,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培训,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方能上岗。(3)外来临时工人,应进行针对性的职业健康培训,确保其从事劳动时不受到危害。(4)各单位对其在职员工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教育学习,生产单位每2个月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辅助单位单位每季度应进行一次职业卫生知识教育学习,并有教育学习记录。(5)所有的职业健康培训应有记录,记录内容包括时间、日期、培训内容、培训老师、培训地点,受培训人签名等。(6)公司定期邀请卫生、安监、疾控等部门职业卫生专业人员对各单位职业健康负责人、管理人员,进行全面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业健康管理业务能力。(7)所有的培训资料要设立职业健康培训台账,并有专人保管,各生产单位培训情况应每年11~12月报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备案。(8)未进行职业卫健康培训的员工或考核不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9)各单位应采取会议、板报、标语、图片展览等多种形式,做好对职工的安全教育工作。(10)职业健康教育分为上岗前健康教育、在岗期间健康教育、离岗健康教育。职业健讲学教育内容包括:国家有关职业卫生的方针、政策、法规;职业卫生、职业健康知识;重点职业性有害因素防治知识;突发事故应急处理及个人防护知识。(11)安全环保部负责组织新入厂接触职业危害作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教育(与公司三级安全教育同时进行),安全环保部和各生产单位负责接触职业危害职工在岗期间、离岗职业健康教育。十、防护用品发放管理制度为规范本公司劳保管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保证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1. 范围:我公司正式职工及已签订协议享受公司福利待遇的临时工2. 本单位须指定一名劳保管理员,建立劳保台帐。劳保用品发放人数均以实际在岗人员统计。3、劳保计划管理3.1各单位及各机关处室于每月20日前提报劳保计划至企管人事处,由企管人事处根据现有人数及劳保标准对劳保计划核对无误后(如有特殊情况另附表),转入流程下一环节办理。3.2各单位临时需要大批劳保用品时,由单位劳保管理员提交书面申请,由单位一把手审核签字并经公司相关领导审批后按照劳保计划采购流程进行采购。3.3本月临时支领物品必须添加到下次采购计划中,以防库房物品透支。4、劳保发放管理:4.1各单位必须于以上规定日将劳保支领单发至企管人事处,逾期不予办理。4.2新入员工领取劳保用品由其所属单位劳保管理员开据劳保支领单,经企管人事处初审后转入流程下一环节办理,职工本人凭介绍信到库房领取。4.3岗位调动及待岗复工后岗位变动的,各单位劳保管理员可根据变动后劳保标准开据支领单,经企管人事处初审后转入流程下一环节办理。4.4个人购买劳保用品的,企管人事处依据公司财务处有效收据予以办理支领劳保用品的相关手续。4.5特殊情况(如设备检修、联查、外来领导参观等)需持有经所属单位一把手和主管经理签字的‘支领劳保申请’方予以办理相关手续。5、劳保台帐管理5.1按计划发放的劳保用品中,凡使用期限在3个月以上的,在劳保支领后及时录入劳保台帐。5.2新入员工支领劳保的,由所属单位劳保管理员将该员工劳保支领单发至企管人事处后,及时将该员工劳保支领情况录入劳保台帐并对新员工进行特殊标注。5.3如有调动情况,由调入单位劳保管理员及时与调出单位联系,将其在原单位的劳保支领情况及时录入劳保台帐。因岗位变动更换劳保用品的,以更换时间录入劳保台帐。调出单位将其劳保支领情况存档备查。5.4如有辞职、待岗等情况,将其支领劳保情况录在现有员工劳保情况后面存档并详细标注。5.5因设备检修、联查、外来领导参观等临时支领劳保用品或集体使用或轮换使用的及特殊情况临时支领劳保的,在现有员工劳保情况后面加录‘备注’,将详细情况录入。5.6因劳保用品质量问题进行更换劳保用品的,使用期限以更换后发放时间为准。5.7 每月20日,各单位劳保管理员准时将本单位电子版的劳保台帐报送企管人事处。如遇劳保管理员休假或其它特殊情况可由他人代替。劳保情况没有变动的单位,劳保管理员可电话通知企管人事处。6、企管人事处负责根据劳保发放标准对各单位报送的劳保台帐、月劳保和到期劳保名单进行不定期抽查,如有违反上述规定,企管人事处将根据公司有关规定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考核。十一、设备维修管理制度1. 目的作用为了科学地管理好公司的设备,使设备维护管理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原则、有标准、有规程地进行,以达到设备使用寿命长、综合效能高和适应生产发展需要的目的,特制定本制度。2. 管理职责2.1 公司设备动力科负责对全公司范围内设备维护的归口管理和统一计划安排,要建立设备维护方面的各项制度和章程,协助和配合各部门强化责任意识,使设备维护和保养能按照公司规范要求得到贯彻执行。2.2 各设备使用部门主管人员要按照公司关于设备维护保养的方针、政策和本制度的规定要求,对本部门的设备管理进行细化,并在执行过程中从严要求,经常检查,加强考核。3. 设备维护基本原则3.1 设备维护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的原则 应把设备故障消灭在萌芽状态,其主要任务是防止连接件松动和不正常的磨损,监督操作者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设备,防止设备事故的发生,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和检修周期,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为生产提供最佳状态的生产设备。3.2 坚持使用维护相结合原则操作人员在设备日常维护工作中做到“三好”(管好、用好、维护好),“四会”(会使用、会保养、会检查、会排除故障)。3.3 坚持合理规划科学维护的原则 设备维护工作重点,体现在提高维修工作质量、减少故障停机时间、提高设备作业率。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做到合理规划,实现生产修理两不误,同时注意采用科学的维护方法,以达到效率的最大化。4. 设备维护的要点4.1 操作工作实行设备维护保养负责制:4.1.1 单机、独立通用设备实行操作工人当班检查维护保养负责制。4.1.2 连续生产线上集体操作的设备,实行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区域当班检查维护保养负责制。4.1.3无固定人员操作的公用设备,由设备所在部门设备主任指定专人维护保养负责制。4.1.4每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保养责任牌,要写明维护保养者姓名。4.2 维护保养责任者有下列职责:4.2.1严格按设备使用规程的规定,正确使用好自己操作的设备,不超负荷使用。开车前15分钟要仔细检查设备,连接螺栓松动,要及时紧固和检查按车间规定须维护检查的必检部位,然后空负荷试车,检查各控制开关是否失灵。发现问题和异常现象,要停车检查,自己能处理的马上处理,不能处理的,及时报告检修责任者,立即处理。4.2.3正确地按车间制订的润滑表规定,定期添加润滑油或润滑脂,定期换油,保持油路畅通。4.2.4操作工在本班下班前15分钟停机,将设备工作场地擦拭和清扫干净,保持设备内外清洁,无油垢、无脏物,做到“漆见本色铁见光”。4.2.5认真执行设备交接班制度,主要设备每台都应有“交接班记录本”,每班人员应认真写清楚,交接双方要在“交接班记录本”上签字,设备在接班后发生问题由接班人负责。4.3 专业维修工人,实行设备包修制:4.3.1 班组包区域,个人包机组。4.3.2每个设备区域和每一台设备都要制订和悬挂维护检修责任牌。区域内要悬挂班组长责任牌,单机悬挂个人责任牌,填写检查维修责任者职责。4.4 专业维修者有下列职责:4.4.1区域包修的责任班组,应按车间制定的区域设备检查点,分解落实到单机包修的个人,定时、定点进行巡回检查包修。4.4,2 包机的个人应根据车间规定的每台设备检查点的检查情况详细填写记录,交车间设备组存档备查。4.4.3 车间设备组应根据定时定点检查的记录,安排和落实该设备的预修计划,并报设备科备案,及时排除设备事故或设备故障。5. 设备的分类分级维护保养5.1叉车、反应釜等通用设备,按一、二、三级维护保养责任制。5.1.1 一级保养以操作者为主,维修工人配合,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每季度做一次一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2019公里进行一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5.1.2 二级保养以维修工人为主,二班或三班工作制的设备一年做一次二级保养。运输车辆则每行走7000公里,进行二级保养,每次保养必须按保养的要求进行。运输车辆每行走45000-50000公里,进行三级保养,按运输车辆保养内容及要求进行。5.1.3 连续生产线上的专用设备,推行点检、预修和厂休及节假日的维修责任制,根据点检的预修计划,进行定量维修。5.3 设备的预防维护保养周期的确定,可根据设备的重要性和生产班次划分类别。5.3.1 A类设备周期最短。5.3.2 B类设备周期较长。5.4 车间设备主任组织分管的设备员,按类别确定好每一台设备的必检部位,定岗、定员,责任到人,并报设备科备案。5.5 车间设备员将分管的每一台设备,编写生产工人日常维护检查表和专业维修工人巡回检查表(包括机组名称、必检部位名称、每点检查内容、检查标准、检查时间、检查总的编号)及检查记录或图表。6. 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6.1 设备维护规程是设备维护工作惟一遵循的准则,是企业搞好设备维护工作的基础。企业所有生产工人、维修工人、生产、维护管理及指挥人员都必须认真贯彻执行。设备维护规程,根据生产发展、工艺改进及设备装置水平的不断提高,应相应修订和完善。6.1.1 每种设备都应有维护规程。6.1.2 新建和技术改造的机组或单台机设备在验收投产前,要编写好维护规程,经审核后,发到岗位个人。6.2 设备维护规程,应包括如下内容:6.2.1 设备的主要技术性能参数表。6.2.2 简要的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便于掌握设备的工作原理。6.2.3润滑控制点管理图表,明确设备的润滑点及选用油脂牌号。6.2.4 当班操作人员检查维护部位,维护人员巡回检查的周期、检查点,每点检查的标准。设备在运行中出现的常见故障排除方法。6.2.5 设备运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6.2.6 设备易损件更换周期和报废标准。6.2.7 明确设备和设备区域的文明卫生要求。6.3 设备维护规程的编制:6.3.1 凡新建技术改造项目的成套机组、单台设备的维护规程由设备所在部门的设备技术组负责编写。6.3.2 在用设备尚无设备维护规程,应逐台限期由设备所在部门负责编写。6.3.3 生产工艺改变,设备参数变更,车间工艺组应在工艺改变前一个月通知设备组,及时对规程进行修订。6.3.4 操作、维修人员在实践中,发现有不妥和失误之处及时向车间设备组反映,设备组应立即深人现场察看,进行修改。6.3.5 凡新编制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6.3.6 凡修订后的维护规程,须经车间设备主任审核,送设备科备案。7. 设备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7.1 维护规程的贯彻与执行,是保证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安全运行的重要方法。因此,各级领导、操作、维修人员必须认真学习,贯彻与执行。7.2 维护规程必须深人贯彻到操作、维修人员,并做到人手一册。7.3 操作工人和专职维修工人,要相互提醒、相互监督,并严格按维护规程执行。7.4 车间设备组要经常深人车间检查维护规程执行情况,发现不按规程执行,及时向车间设备主任汇报,严肃处理。8. 设备技术档案管理8.1 设备技术档案是设备使用期间的物质运动(包括从设备的设计、选型、制造、安装、调试、使用、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等全过程)的综合记载,为设备管理提供各个不同时期的原始根据。因此,车间和设备科都应贯彻执行,逐台建立设备技术档案。8.2 凡在用的设备都必须建立技术档案。8.2.1 按厂制定的“设备技术档案”逐项记载。8.2.2 必须要有传动示意图、液压、动力、电气等原理图。8.2.3 必须要有润滑五定图表。8.2.4 必须要有点检表(包括点检内容、点检标准、点检时间、点检人员及处理结果)。8.2.5 设备档案的内容要随问题的出现和解决而详细记载(包括问题出现的时间、部位、损坏程度、原因、处理结果、责任者等)。8.2.6 档案记载的内容、文字要整齐清晰(用钢笔填写)。8.3 凡在用的100千瓦及以上的大型电机、高压屏、高压开关、变压器、整流装置、电热设备等应独立建立专业档案。8.4 凡在用的主要设备、应建立备件、易损件图册。8.5 新设备到货后,设备库必须把随机带来的全部资料(包括图纸、说明书、装箱单等)交技术资料室复制两份,原资料归厂资料室,复制资料一份交设备科,一份交设备使用部门。8.6 设备大、中修,必须将检修情况(包括检修时间、检修负责人、更换的零部件、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改进部分及图纸、调试、验收等原始记录)归档。

相关推荐:

推荐优秀团员作党的发展对象工作细则

延退方案今年将公开征求意见(图)

食品安全法全文2020

新食品安全法 2020年12月1号实行

网站安全责任书

我爱学习网微信
我爱学习网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