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
幼儿园教研活动要立足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以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对象,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下面是有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欢迎参阅。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范文1
活动时间:20xx、12、22活动地点:二楼大厅活动组织者:张珲娟活动主持人:李友花现场记录人:李 静参加人员: 星星幼儿园青年教师组老师、区园本教研专题推广班成员一、教研活动背景:我园老师在工作中存在从理念到行为,行为到理念转换的脱节。具体表现为:教师观察评价幼儿表现及行为的视角不够专业;教师反思教育行为不够及时。在区教研组参加活动时,张老师推荐了《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经过阅读后,书中的一些信息能指导我园的教师解决一些问题: 1、让老师有共同的任务及共同的评价语言,有共同的架构基础。2、让老师了解每位孩子的成长状况,帮助教师建立自信,让老师说话“有凭有据”。3、协助教师作出教学决策,教师使用方法找出每位孩子正在学什么以及学的如何,也帮助教师了解自己正在教什么?需要继续做哪些事?······我园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基础上,也尝试开展系列的活动,内容有:1、每位教师配了一套《作品取样系统》,利用暑假时间阅读,写读书笔记。2、对一些重点章节分步学习。3、制定我园发展检核表。(a、结合园内教研组分领域制定,语言和体育。b、年级组制定出本年龄段的发展检核表。c、各班制定适合自己班的发展检核表。)在检核表试行中,我们将检核表和观察笔记、成长册的制作结合,今天就来交流,我们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使大家的经验得以分享。二、本次教研活动的核心话题: 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三、教研活动的目标:1、在学习《作品取样系统》的基础上,探索、交流如何运用适宜的观察方法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2、通过交流、归纳、提升,交流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分析评价幼儿的发展现状。3、通过对幼儿行为的观察分析,培养教师制定有关观察标准以及分析评价幼儿的能力。三、教研准备:1、两位位教师准备好的案例。2、组员前期经验:已学习《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关于观察记录的章节。3、各班的检核表正在试行中。四、教研过程:(一)、星星幼儿园教研组研讨(时间:9:00--9:50)1、回顾教研背景。主持人介绍本次教研活动的目标,引出教研议题:如何根据观察到的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2、讨论交流:话题一:通过阅读《作品取样系统》一书,我们了解到哪些适宜的观察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去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呢?教师交流观察记录的方法。话题二:适合语言与文学、体能发展与健康领域的观察的方法有哪些?领 域方法语言文学体能健康话题三:结合案例,交流如何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分析评价幼儿。从三个方面交流a、老师用的观察的方法能否帮助她解决所要观察的目的?b、老师根据幼儿的行为表现,对幼儿进行分析评价的相关要素是否适宜?c、你还有哪些建议?话题四:在你班所做的观察分析中还有哪些困惑?3、教研总结。4、布置下次教研活动的内容:交流撰写检核表的评述。阅读《作品取样系统》一书的p111-138页内容。(二)、休息时间9:50--10:00(三)、园际互助10:00--10:20(四)、专家提升10:20—11:4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范文2
建立"以园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是深化教学研究改革的方向和重点,是全面推进基础教育的理论改革的实际需要,它对幼儿园创造性地实施课程改革,促进教师的专业素养的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开展园本教研能让教师在教研中获取复杂的、不确定的知识和能力,它的目的是促使教师成长,帮助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帮助老师在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成功实现课程改革,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即让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儿童发展的促进者。园本教研还能提出并解决教学实践中的问题,以此来改进教育实践,并增强对教育实践的控制能力。为适应幼儿教育课程改革向纵深发展,促进幼儿教师专业成长,探索以园为本教研活动的运行机制、运作模式和区域推进园本教研制度的行动策略,进一步推进我园园本教研制度的建设,发挥示范辐射作用,全面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结合我园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一、指导思想依据我园本学期的教研计划,我们的教研活动更侧重于关注教师在实际工作中的需求,对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和事件开展以案例研究为主题的互动式研讨活动。从具体的教育教学方法和策略入手,利用教研活动的时间为教师提供展开教师间互动研讨与交流的平台,帮助教师解决实际工作中的问题,激发教师参与研究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促进教师对教育实践的反思和总结。达到全园教师共同学习共同成长的目的。二、工作目标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提高教研组活动的实效性,促进教师专业不断发展;提高园本课程开发、建设能力,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2. 通过对幼儿园园本教研活动内容、形式等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困难和实际问题,运用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构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相关理论,在教师的心理、教师的能力、教师的素质等方面形成具有一定意义的理论观点,为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做出一定的贡献;并不断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总结、推广教育教学研究专题的经验,推进我园幼教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三、工作方式四、教研活动的基本原则。1.实践性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基本原则,将研究贯穿于教学始终,坚持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实践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2.全面性。全园任课教师是参与的主体,每位教师都要积极参与。3.互动行。通过互相听课、评课,在听评课活动中达到共识。四、活动实施的要求。1.各学科的执教者要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根据所任班级的具体情况,提高本园的幼教质量。2.在活动中,要坚持玩中学,学中玩的原则,在快乐中发展孩子的能力。3.各执教者要高度重视,态度认真,按照方案的要求,认真做好授课的准备。4.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要认真听课,做好笔记,积极参与评课活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五.教研活动的具体安排(略)幼儿园教研活动方案范文3
一、活动目的及意义:园本教研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发展,推动幼教改革的重要手段。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家已意识到园本教研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树立了科研兴园、科研兴教的理念,寓研于教、寓教于研,努力寻求有自身特色的教研之路。在实际的工作中如何针对这一特点,有效地开展教研活动,使教科研源于教学、高于教学、指导教学,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是我园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研究的内容。二、活动目标:探索适合本园的教研活动的形式与方法,有效地促进教师的成长。三、活动对象:幼儿园全体教师。四、活动内容:小班开展中华传统美德教育,以课题组提出的尊敬父母、 团结友爱、热爱集体、文明礼貌、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等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中班开展传统节日教育,开发具有特色的活动课程,让幼儿了解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加深对祖国五千年文化认识,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幼儿接受优秀文学熏陶,提高幼儿审美能力,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发展潜能。大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以开展古诗词教学为切入点,让幼儿从诗词中体会韵味,品味诗词的无穷意境,从而体会中华名族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五、研究方法与步骤:(一)准备阶段:二月份1、成立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长:王霞副组长:朱丽、石海霞成员:马莹、聂静、张静2、以自学和集中学习相结合,由教研组长组织学习有关如何开展教研活动的理论文章。3、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与研究,对方案进行分析和研讨,通过交流讨论达成共识。(二)实施阶段:三至六月份大班组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本活动采取分阶段、分主题的办法逐步落实。第一阶段:摸索开展阶段(以诵读为主):1、摸索出有效的诵读方式与方法,为今后更深入地开展活动奠基。2、、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开展,使幼儿对国学经典诵读产生兴趣。3、在理解古诗内容的基础上,有韵律的诵读古诗。4、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古诗,激发幼儿对古诗的兴趣,陶冶幼儿的性情。5、利用部分时间,采用教师范读、优生领读、幼儿齐读、幼儿自由诵背等多种形式,让幼儿坚持天天吟诵。第二阶段:巩固提高阶段(以班级教学为主)1、各班结合幼儿实际情况选择内容进行教学,运用画、唱、演等多种形式学习古诗。2、采取一人一课的方式教学古诗,在一起观摩交流,共同讨论最佳方案,力求教学形式多样性,灵活性,科学性,更适应幼儿的年龄特点,易于接受。第三阶段:活动展示阶段(以集中表演为主):开展丰富多彩的古诗词活动,。进行真实的情感教育。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建设班级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 幼儿最喜欢各种形式的活动,在活动中幼儿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幼儿的才艺能得到很好地展示,因此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诵读活动,以巩固幼儿学习的成果 。如采用古诗新唱、情景表演等方式让古诗词更具新意,让所有幼儿参与其中,充分感受古诗词的美妙意境。通过活动的开展,把古诗文融入幼儿心中,让中国的传统文化不经意间给幼儿以影响,让孩子们真正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中班组开展快乐的“中国节”活动:这个活动共分四个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四个版块:导入——讨论——实践——评价,四个主题分别是:第一主题:三八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第二主题:清明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公历4月4日至6日之间)、第三主题:中华母亲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四月初二)、第四主题:端午节的由来以及其深远的意义(农历五月初五)、第一阶段1、 组织课题组认真学习教育科研基本知识和有关节日活动课程的理论,使课题组人员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研究,以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化。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2、 培训全体教师,以观念转变带动行为和变化,确立节日活动的重要地位。3、 收集有关中国特色的节日活动资料,并以传统文化中一些特色的节日活动作为研究的起点。4、 建立多样化的活动模式:——节日活动设计——经典诵读——节日活动创作(如绘画、文学文艺表演等)第二阶段1、行动研究法:主要解决在班级传统节日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课题研究计划并落实到行动中,并根据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活动方案,再进行实践,从而保证研究的正常开展。2、访谈法:与班级教师和幼儿家长进行传统节日方面的访谈,了解班级教师和家长开展传统节日教育活动的现状,为以后的工作提供依据。3、案例分析法:主要针对研究中出现的典型事例,加以科学的分析和论证,促进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4、经验总结法:通过传统节日在日常班级活动中的渗透,总结出传统文化促进班级精神形成的实践经验。第三阶段1.课题报告:《多彩传统节日》。2.论文集:参与课题的每位教师撰写一篇有现实意义的论文。小班组开展美德教育:方案一:活动主题:利用儿歌培养幼儿礼仪交往(2——4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召开小班组教研会议,提出幼儿在礼仪交往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收集、创编相关儿歌。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各班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儿歌教学,及时沟通、交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2.教师在一日活动各环节选择适当儿歌让幼儿诵读,在一日教学中渗透文明礼貌教育。3.以班为单位举行儿歌比赛,评选出“文明小标兵”第四阶段:整理总结阶段1、收集、整理优秀儿歌,创编园本教材;2、教师总结、反思,撰写园本教研活动总结。方案二:活动主题:利用传统美德故事渗透美德教育(5——7月)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召开教研会,共同确定适合小班教学的传统美德故事,商讨适合小班幼儿的教学方法。第二阶段:实施阶段1.以语言课的教学形式教授美德故事。要求每班充分准备一节课(有教案、有教具、有多媒体课件),4个班相互听课、评课,确定最佳方案并交流使用,达到资源共享。2.召开家长会,说明美德教育的重要性,家长可选择合适的传统美德小故事讲给幼儿听,实现家园共育3.以班为单位,举行“小小故事会”,评选“故事大王”。4.教师在一日活动中抓住各种时机对幼儿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和渗透。第三阶段:收集整理召开教研会,收集、整理适合幼儿的传统美德故事,各班上交一篇语言课教案及反思,形成园本教材。(三)总结阶段:七月份1、各组专题研讨。总结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进行园本课程教育教学。2、展示教育教学成果。3、教师撰写论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