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示“网申”幕后操作的“潜规则”
揭示“网申”幕后操作的“潜规则”
在招聘方式不断变革的当下,通过网络提交简历的“网申”已经从往年辅助招聘的地位跻身为各大企业招聘的第一关卡,成为求职者们必修的重要“课程”,针对白领们曾经在“网申”中的种种触礁,本期专题特意解密“网申”,揭示“网申”幕后操作的“潜规则”。 “网申”:招聘第一关 进入11月,企业校园招聘进入**,不少名企的HR们都奔波在各大高校的校园宣讲会上,“我从国庆长假过后就开始频繁出差,奔波在各大校园的宣讲会上。”人力资源专员钱杰说道,同时,他指出,实际上众多企业的宣讲会起到更多的是宣传作用,虽然各企业在宣讲现场都会收回许多简历,但近两年来,企业更多地将招聘第一关改为“网申”——通过网络对提交简历的求职者进行首轮筛选。 对招聘市场有着丰富跟踪经验的某招聘网站大客户经理符云分析道:“网络招聘取消了地域局限性,全国的求职者都能看到公司的招聘启事,并且不用安排大量人力前往各个招聘会‘赶场’,只需坐在办公室中阅读简历后,择优安排面试即可。”目前,许多毕业生和想转工的白领开始尝试在网上申请职位。但却往往石沉大海,得不到回应,如何适应这一新型的求职方式,“网申”要注意哪些事项,我们为此采访了有关人士。 “网申”内容海量 公务员周景已经工作了两年多了,回想起本科毕业前的求职历程,她笑道:“那段时间除了去个别招聘会,大部分时间都是泡在网上,疯狂地进行‘网申’和检查电子信箱。”周景先后到十几家自己有意的企业的主页上去进行相关岗位有针对性的“网申”,等到报考公务员时,她又先后进行了国家公务员和广州地方公务员的“网申”,大大小小的“网申”她先后进行了几十次,“没办法,现在找工作就是这个方式,我只是求职者中‘网申族’里最平常的一分子。”周景解释道,对于大部分毕业生来说,没有多少求职经验,对自己的职业规划也缺乏目标,同时本身就是一张白纸,未来的工作有诸多可能性,多进行一次“网申”,多一个机会,因此变身“网申族”是自然而然的。“不过‘网申’可真是一项体力活呀,很多企业尤其是一些世界五百强的名企,其‘网申’内容量大得惊人,少的四五页,多则十多页,内容不仅涉及学校、专业、籍贯等基本资料,更有大量中英文自我阐述、标准题问答、实习经历评价等开放式问题,有的企业还将性格测试题目也作为‘网申’内容,经常填一份问卷就要三四个小时。”周景称,为了保证网速和“网申”的“不塞车”,当时一个宿舍的同学们经常熬夜或通宵进行“网申”。解密:他们为何“网申”无门? 采访中记者发现,无论是曾经进行过“网申”还是现在正在投身于“网申”的求职者,多数人对“网申”都是又爱又恨,有人欢喜有人愁,不少人已经通过“网申”获得录用机会,但更多的人则是屡试屡败,却又不得不屡败屡试。“网申”注定是广种薄收吗?究竟招聘方是如何操作“网申”的?某知名招聘网站的校园招聘项目顾问黄妮韫作了详细解答。 一问:“网申”为何石沉大海? 不久前,某内地大专院校毕业生在花费大量时间“网申”数十次未果后,用充满愤怒的语气在网上发帖大肆批判各招聘网站实施“网申”纯属是欺骗行为,“我才领悟到那些把主要心思放在通过这种手段来求职的同学们成了最大的牺牲者:不仅浪费了大量时间,还‘收获’了不自信。”该网友还分析道,几乎所有大企业都在招聘网站上开“网申”,公司的人再多再加班,要处理那么多“网申”简历,可能吗?“不,我推测这就是公司和网站串通好,只是通过招聘吸引网友眼球,扩大知名度而已,‘网申’与实际招人无关!”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