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写作模板 > 创业人生

大学校园“创业热”:成败不重要

发布时间:2021-02-21 栏目:专题 投稿:和谐的季节

大学校园创业热”:成败不重要

走过7月,走过毕业季,很多人发出了“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的感慨。然而,在北京的高校采访时,记者发现,创业在这里却越来越热,大学生们正以“创业”试水、“营销”热身,从容面对就业压力。在新一轮的校园创业热潮中,闪动的不仅有大学生们自强的身影、奋斗的激情,更有他们责任的萌动和理性的沉思。“我创业我精彩”创业”在大学校园里不再是一个羞羞答答的词语。微软总裁比尔·盖茨大学辍学最终成为全球首富的创业神话,为不少学子所津津乐道。据调查,深圳大学有一半左右的在校生参与打工。一些大学生更是打出了“我创业我精彩”的口号。记者发现,新一轮的大学生创业热”不同以往。与传统勤工俭学相比,“创业热”已不局限于满足基本的学习生活需要,而是把创业当作一种不可或缺的阅历、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有的还将其作为一生事业的起点。从形式上看,新一轮的“创业热”已经超越发传单、贴广告、当家教等这些传统形式,商品代理、中介服务、出售成果、创办实体等更高形式的创业之举正成为主流。“学生代理”已潜入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清华大学一位学生告诉记者他们想要买东西时,首先想到的就是上网找代理。据了解,目前学生代理的领域已经扩展到服饰、化妆品、数码产品、电脑、营养保健品、文体用品、手机、饮食、书籍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北京大学未名BBS(电子公告牌)代理版版主对记者说,在众多的代理中,存在着非常多的明星式的成功人物,不断刺激着新加入的学生创业者。例如,已成为专业化化妆品销售网站的果皮网,目前已经在接受全国订单;尝试过很多产品代理的马可,是众多代理们心目中的领军人物;一些MD(迷你光盘)的代理开始有了自己的专柜或公司。做得不错的学生代理大都可以负担自己的学习生活费用,有的人甚至“可以买房买车”。与代理商品不同,选择创办公司的学生大部分是将此当作事业的起点,即使毕业了也会继续经营下去。由于存在更大的风险,需要更大的投入,承担更大的责任,因此选择创办公司的大学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由于受到精力的限制,他们大多选择了休学创业他们有的是从每年一度的“全国创业者大赛”中脱颖而出,进而借助高校科技园的融资、辅导和营销等服务休学创业有的是利用电子商务技术,创办交易平台或销售网站,从代理品牌做到产品开发;还有的是利用专业优势,从导师或某一行业获得支持,创办高科技企业。像被评为中国电子政务IT(信息技术)百强企业的清华大学姜晓丹创办的“慧点科技”、山东医药大学陈世坤创办的“智网科技”、中国农业大学廖峰创办的“伟嘉生物”都是其中的佼佼者。一些参与创业的大学生告诉记者,赚钱并不是他们的惟一目的。能够认识许多朋友,增长交际和销售能力,更深入了解产品和市场都是非常宝贵的收获。更重要的是,一份创业经历在面临就业时,常常会成为非常令人瞩目的资本。今年一位北大毕业生在应聘时,他的创业经历就引起了一家著名跨国公司的注意,从而使他在众多竞争者中脱颖而出。有成功也有失败创业也同时意味着风险,有成功就会有失败。北京大学著名的电脑代理组织——“青果”的负责人是一位在读研究生。他对记者说,在两年的创业过程中,“真的很难很难”,很多次都到了几乎要放弃的地步。有时内部成员之间会有意见分歧,经营理念的激烈碰撞甚至导致创业伙伴的退出。也有时,他们困扰于经营对学习生活的影响,难以在繁重的学业和琐碎的业务之间找到平衡。刚起步时,他们没有时间看书上自习,没有时间参加其他活动,“全部业余时间几乎都给了‘青果’”。然而,他还是坚持住了,“还是舍不得,只好一样样地解决问题”。学生创业并不是对每个人都很合适。有的学生,在经历了创业的艰辛、委屈和犹豫之后,最终选择了退出。一个曾做过几家公司产品代理的北大女孩这样描述她的感受:“感觉很累。拿货的时候我总是提着一大堆东西在校园里晃来晃去,整个人都没精打采的。然后就是心理压力太大。有时候在图书馆看书看得好好的,忽然想起和谁约了时间或是发现自己马上就要迟到,脚心一下就凉了……”

相关推荐:

创业关键是“用对人”还是“做对事”?

创业融资省钱六大窍门

创造和积累财富的最简单方法

没钱如何创业?学会借力

大学生创业要过场地租赁、审批、资金三道法律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