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把地摊做成大生意
怎样把地摊做成大生意
如今的地摊,廉价不再是惟一的表情,从服装到饰品,从光碟到玩偶,每个最流行的时尚元素,都以最快的速度在这里出现。地摊不再是低人一等的生意,它只是一种最平实、最易行的草根化创业实践。 地摊变形记 XX年6月,一个上海夏天寻常的晴朗日子。 上午十一点,江苏昆山的手工饰品厂老板王俊,比平时提前了半个小时。来到上海城隍庙福佑商厦小商品市场。在那里,他有一个批发摊位,销售自己厂里加工的手工饰品。 半个小时后,上海陆家嘴的一幢写字楼中,在一家广告公司做文员工作的章妍踩着高跟鞋,步履如飞走下电梯,转眼消失在匆忙的人流中。 走出写字楼,章妍便拥有了白领之外的另一种身份——一个经营饰品的地摊老板。 而走上互联网,王俊也拥有另一种身份——一个地摊群的群主。 中午十二点十分,当章妍转了两次车来到王俊的摊位前时,王俊已经按照她提前发来的清单,将商品分类打包。总价1500元的饰品,是包括章妍在内的6个地摊老板共同进货。 变迁的记忆 章妍的家乡在河北的一个地级城市。作为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一代,地摊曾经是章妍成长路上挥之不去的记忆。童年的印象中,走街串巷的小贩,在路边铺一块看不出颜色的旧床单,贩卖着廉价的服装、文具和日用品。那时,章妍从没有将地摊和自己联系在一起。 XX年,章妍大学毕业后来到上海,几经周折,终于在一家广告公司找到一份文员的工作。地摊就是在这个时候,重新回到章妍的视线。 从XX年初,每天下班的路上,章妍都会在地铁站的通道里发现一些地摊。让她觉得意外的是,这些地摊,不知不觉中颠覆着童年关于地摊的记忆。地摊上的商品,价格依然低廉,质量和款式却开始紧跟时尚潮流。那些时尚杂志上最新流行的时装,那些独具个性与风情的饰品,那些在图书音像城里找不到的光碟,居然都出现在街头的地摊上。而这样的地摊前,停留最多的也是像自己一样的时尚年轻人。 更让章妍觉得意外的是,这些地摊的经营者,也不再仅仅是过去的无业小贩。当地摊带着一份从容不迫的淡定重回人们的视线,其经营者已经最大限度地多元化,其中既有下岗工人、纯粹的小生意人,也不乏大学生、白领等时尚人群。他们当中,有人是纯粹的地摊生意人,更多人则是兼职经营,追求利润与体验的双重满足。他们区别于传统的小贩,也还称不上是老板,地摊经营者更喜欢用另一个中性的名词来称呼自己:地摊族。 章妍也曾经想过创业,但一没有资金,二不知能做点什么。摆在面前的现实是,在上海这个地方,没有什么生意别人想不到,另一方面,店铺租金贵得惊人。而事实上,这也是地摊重新归来的原因所在。从地摊起家,试销产品,积累资金和经验,成为一条最简便易行的创业途径。 对于地摊的记忆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当章妍亲眼看到同一个写字楼中的一名白领,下班后背起卡通图案的收纳袋,神色坦然地在地下通道里摆起一个女装摊子时,终于意识到其殊途同“摊” XX年初,章妍正式决定加入地摊一族。 最先要确定的便是产品类别。现在的地摊生意中,销路最好的产品主要有以下几类:服装尤其是女装、饰品、小型箱包、玩偶、音像制品,另外还有一些新奇产品及自制商品。而无论是哪类商品,都遵循着一条原则:跟着时尚潮流走。 章妍最终选择了饰品作为自己的主营品种。最初的动机其实很简单:单价低,占用资金少,更重要的一点是,便于携带,不仅上班时就可随身带到办公室,而且“遇到城管跑起来方便”。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