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我们的互联网记忆与互联网遗产
解析我们的互联网记忆与互联网遗产
6年前刚刚兴起的博客,经历了成长期、高峰期,在新的社交网站和微博的夹击下,进入了蛰伏期。近日传出的一则消息让博客网站联盟又一次遭到重创。微软公司宣布,将彻底关闭博客服务。在未来6个月内,其Live Spaces博客用户可以迁移至WordPress博客平台,或自行选择其他博客平台。Live Spaces是微软力推的博客服务。据统计,微软在全球的Windows Live服务约有4亿MSN用户,但开通Spaces博客的只有3000万。在这次搬家行动中,微软估计只有1%的用户会搬迁到其建议的WordPress。大部分用户则会被Facebook、Twitter等平台“分食”。而Live Spaces的关闭也影响到中国使用Live Spaces的用户。MSN的相关负责人透露,他们将会在中国寻求一个本地化解决方案。据了解,腾讯、网易、搜狐和新浪博客等都推出了从Live Spaces迁移的“搬家服务”,来帮助用户将已经写了许多年的博客保存下来。互联网记忆小刘是媒体记者,大学的时候他在Live Spaces上建立了博客,“上面满满的都是回忆,就像记了很久的日记一样,像小时候明信片和磁带一样,都舍不得丢弃。”现实生活中写日记的人越来越少,但并不妨碍你在虚拟的网络空间把自己的一言一行记录下来,这个“日记本”可供随时翻阅查询,还不用花一分钱,方便又实惠。“如果想跟人分享,你就公开,如果想留下私密的记忆,那就设置成外人无法阅读。”小刘说。经过几年的发展,国内的博客已经有了细分的市场,关注时事类的可以上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的博客,以韩寒点击突破4亿全球第一的新浪博客为代表,公众人物,关注时事。还有就是专门的博客提供商,为用户保留私人的回忆,比如blogbus(博客大巴)等。而微软的Live Spaces这种跟即时通讯MSN结合起来的博客服务,更注重个人工作生活和朋友圈。据统计,目前中国使用博客服务的用户规模已达1.81亿。如此巨大的博客群,产生的博文数量是汗牛充栋这样的成语也无法表达的。它们化身为一个个比特,存在于各个公司的服务器上。不管是因为技术进步造成的博客这种网站形式被淘汰,还是国际巨头微软的互联网战略的又一次失败。对用户而言,这实际是曾经的互联网记忆要不要保留,互联网记忆要不要移植的问题。从技术上来讲,一个人只要在网络上留下痕迹,那么这个痕迹永远都在,即便他作了删除修改。就像古代皇帝的“起居注”一样,每天网络生活的流水账总会在你需要或者不需要的那天跳出来,告诉你一段尘封的往事。作为普通人,想完完全全了解自己的互联网记忆是非常困难的。但搜索引擎提供的技术可以让普通人迅速地找到特定的记忆,哪怕删除的记忆,通过百度快照和谷歌网页快照找到那些不愿直视的过去,或失手删除的往事。对普通博客用户来说,博客搬家的目的就是在于保存那段记忆。我们的相册会丢失,硬盘会损坏;我们的身体会老去,记忆会退化,但博客相册中我们永远笑靥如花、激情飞扬;社交网站中我们仍峥嵘岁月,挥斥方遒。互联网遗产打开周美(化名)的人人网主页,视频中的她笑得爽朗甜美,对镜头做着鬼脸。相册中她的生活学习照片显示出她是个活泼受人欢迎的女孩儿。而日志中的一些思考则有深度又不失俏皮。“看到她的主页,我总觉得她还在我身边。”她的同学说,两年前的一场车祸,周美不幸遇难。她的人人网主页是同学们祭奠和怀念她的场所,“想她了,就登录主页去看看她”。有一个关于网络遗产的笑话。老人临终前给儿子分遗产。对大儿子说:“你媳妇快生小孩了,把存折留给你。”对二儿子说:“你马上就要结婚,我把房子留给你。”最后,对小儿子说:“最不放心你了,现在还没个女朋友,就把最宝贵的遗产留给你吧。”小儿子心中窃喜,老人说:“我要把QQ号给你,好友栏里有一百多个年轻姑娘。”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