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选拔的心理测验法介绍
人才选拔的心理测验法介绍
心理测验法是根据已标准化的实验工具如量表,引发和刺激被测试者的反应,所引发的反应结果由被测试者自己或他人记录,然后通过一定的方法进行处理,予以量化,描绘行为的轨迹,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这种方法的最大特点是对被测试者的心理现象或心理品质进行定量分析,具有很强的科学性,而且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心理测验领域已出现了明显的计算机化的趋势,如在机上施测、自动计分、测试结果分析和解释等。心理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一)智力测验 它是对人的一般认知功能进行测量,测验结果常用一个商数,即IQ来表示。智力测验一般包括知觉、空间意识、语言能力、数字能力和记忆力方面的内容,要求受测者运用比较、排列、分类、运算、理解、联想、归纳、推理、判断、评价等技能来解答测试题。 (二)个性测验 亦称“人格测验”,用以了解被测试者的情绪、性格、态度、工作动机、品德、价值观等方面。通过个性测验可以寻求应聘者的性格特征和工作要求的匹配。随着现代社会中人的人性价值日益受到重视和尊重,各种测量手段也层出不穷。其中,影响较大、使用较广泛的是:国外有卡特尔的《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DISC个性测试、爱德华的《个人倾向量表(EPQ)》等。 (三)心理健康测验 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和强大的心理压力摧残着人们的心理健康,因此心理保健和心理治疗的重要性日益突现。能有效用于心理健康诊断的心理测验主要有:《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MMPI)》、罗夏的《罗夏墨迹测验》、默里的《主题统觉测验(TAT)》、埃森克的《情绪稳定性测验》、马斯洛的《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 (四)职业能力测验 职业能力是一种潜在的、特殊的能力,是一种对于职业成功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贡献的心理因素。从内容上看,与职业活动效率有关的能力包括语言理解和运用、数理能力、逻辑推理、空间关系、知觉速度、手指关节灵巧度、人际协调、影响力、判断力、决策力等。职业能力测验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一般职业能力测验,如美国劳工就业保险局编制的《一般能力倾向成套测验(GATB)》;另一类是专门职业能力测验,主要用于职业人员的选拔和录用,例如奥蒂斯的独立管理能力测验、我国公务员录用考试使用的(行政职业能力测试(AAT)、针对企业管理工作的需要开发的《企业管理能力测试(MAT)》、《管理人员胜任特征测试》。 (五)职业兴趣测验 一个人职业上的成功,不仅受到能力的制约,而且与其兴趣和爱好有密切关系。职业兴趣作为职业素质的一个方面,往往是一个人职业成功的重要条件。了解职业兴趣的主要途径就是采用职业兴趣测验量表或问卷来进行。西方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行了最早的尝试,而我国的职业兴趣研究起步较晚,主要以引进和修订西方量表为主。现在较常用的测验量表有坎贝尔编制的《强力坎贝尔兴趣量表(SCll)》、库德的《库德职业兴趣量表(KOIS)》、霍兰德的《职业偏好量表(VPl)》和《自我职业选择量表(SDS)》。 (六)创造力测验 一般而言,发散性思维是创造力的基本操作模式。创造力包括的基本能力主要是流畅力、变通力、精致力、敏觉力和独创力。创造力的测验并不玄妙,有些简单的方法就可施测,如单词联想测验、物件用途测验、寓言测验、模型含义、远隔联想等。现在运用较多的创造力测验量表有吉尔福特的《发散性思维测验》、托兰斯的《创造性思维测验》、盖泽尔斯的《创造力测验》等。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