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甲午中日战争中国为什么会战败?甲午中日战争的经过

发布时间:2013-01-23 栏目:专题 投稿:大胆的小虾米

甲午中日战争爆发于1984年7月25日,因为这一年是甲午年,所以历史上称这一次战争甲午中日战争。除此之外,历史上对这次战争还有其他的叫法,日本称之为“日清战争”,西方国家也有称之为“第一次中日战争”。

这场战争日本以朝鲜问题为突破口向我国发动的侵略战争。实际上是因为19世纪末,日本产业革命出现高潮,但日本作为一个岛国,国内本身就资源匮乏、市场狭小,因此急需对外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加上1890年,日本爆发经济危机加之国内封建残余势力的浓厚及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的尖锐,因此以天皇为首的日本统治集团急于从对外扩张中寻求出路,对开战的要求更加迫切。

1894年,日本在美英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这场战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894年7月25日至9月17日。这时在清廷内部,以光绪帝为首的主战派占上风。时年慈禧太后六十岁,她盼望从速结束战争,以免耽误她大办庆典,因此倾向和议,但迫于清议,一时尚不敢公然主和。在此阶段中,战争是在朝鲜半岛及海上进行,陆战主要是平壤之战,海战主要是黄海海战。

第二阶段,从1894年9月17日到11月22日。在此阶段中,战争在辽东半岛进行,有鸭绿江江防之战和金旅之战。随着清军节节败退,在清廷内部,主和派已占上风,大肆进行投降活动。旅顺口失陷后,日本海军在渤海湾获得重要的根据地,从此北洋门户洞开,北洋舰队深藏威海卫港内,战局更加急转直下。

第三阶段,威海卫之战是保卫北洋海军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舰队对日的最后一战。其时,威海卫港内尚有北洋海军各种舰艇二十六艘。1895年1月20日,大山岩大将指挥的日本第二军,包括佐久间左马太中将的第二师团和黑木为桢中将的第六师团,共两万五千人,在日舰掩护下开始在荣成龙须岛登陆,23日全部登陆完毕。

由于清政府腐败,一味妥协退让,致使清军丧失失地:先败于朝鲜,后败于辽东,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清军全面溃败,京津危急。面对这种形势清政府惊恐万状,决意乞和。于是美国趁机出面“调和”,美国操纵着中国日本的谈判,1895年3月19日,李鸿章带着儿子李经方和美国顾问科士达等随员100多人,抵达日本马关进行谈判。在谈判桌上,日本美国的支持下,对李鸿章进行讹诈、恐吓,威逼李鸿章在一份早已拟好的条款上签字。1895年4月17日,李鸿章在条约签字,甲午中日战争结束。

这一场战争中国真可谓是惨败。那么中国战败的原因有哪些呢?

第一,战争的一方日本这时已成为一个现代国家,民族主义使它的政府和人民在共同的目标下团结起来对付中国,而作为另一方的中国,它的政府和人民基本上是各行其是的实体。日本战争努力动员了举国一致的力量,而中国人民几乎没有受冲突的影响,政府几乎全部凭借北洋水师李鸿章的淮军。

第二,中国方面事权不明确,指挥不统一,没有全国范围的动员。总理衙门、地方当局以及不负责任的清流党官员各执一词,主张互异,使得清廷难下决心。李鸿章掌管外交和朝鲜的军务,却无权决定政策性事宜,也无权控制他所辖范围以外的舰只和军队。

第三,清廷的腐败和北洋水师指挥的昏庸,从战争一开始就注定了中国的命运。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数百万两建造颐和园的行径,她对太监的信任以及世风普遍败坏,都是造成这次失败的原因。李鸿章北洋水师中选用僚属只凭与他个人的亲疏关系和是否为他私人效劳,而不管他们方正与否,因此北洋水师指挥部中不正之风盛极一时。许多将领都向阉宦总管李莲英讨好,用贪污的公款给他送礼,李莲英又转而庇护他们的不法行为。尽管北洋水师貌似强大,实际上已不堪一击了。李鸿章深知北洋水师的弱点,所以他在决心作战以前曾使尽了外交手段。

第四,李鸿章的外交有它的局限性:他不懂国际上的政治形势;迷信个人说服本领;想依靠那套陈旧的以夷制夷政策。当俄国没有出面替中国斡旋时,李鸿章便转向英、美求助,但是它们谁也不能有效地遏制日本

这场战争的失败,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台湾等大片领土的割让,进一步破坏了中国主权的完整,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其次,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同时,加速了日本军国主义的发展。清朝因此大借外债,致使列强控制了中国的经济命脉。最后,通商口岸的开放,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内地。允许在华投资办厂,其他列强引用“利益均沾”的条款,争先恐后地在中国开设工厂,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不管是洋务运动的失败,还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归根到底都说明了当时清政府的腐败。日本之所以那么肆无忌惮的侵略中国,甚至在签订条约时候对中国的恐吓和讹诈,出来背后有强大的美国撑腰之外,最重要的还是他看准了中国的社会状况,也算准了清政府无力抵抗。

相关推荐:

艾陵之战:齐国和吴国巅峰对决 春秋时期规模最庞大的围歼战 吴越步兵完胜先秦战车

开国上将为成吉思汗开棺:为何不敢发一言

名媛化妆盒改成募捐箱:重庆大轰炸的抗战记忆

书生退敌:虞允文一战竟让南宋再活了100多年

秦赵长平之战:齐王建到底该不该救援赵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