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抗日战场牺牲的第一位中国军长,一句我若退却你们枪毙我让人飙泪

发布时间:2013-02-09 栏目:专题 投稿:曾经的墨镜

记住英雄,传承历史。抗日英雄故事之郝梦龄

我们之前一个团守阵地现在一个人也要守,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

这是一位中国将军抗日阵地上对士兵的誓言,在1937年,在小鬼子全面进攻中国之际,我们将军跟普通战士一起冲锋陷阵。他说:我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最终他在战场上实现了为国而死的誓言。这位将军郝梦龄,他是牺牲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中国军长,他在忻口会战中为国牺牲

1937年7月初,郝梦龄正往四川陆大途中,得悉卢沟桥事变发生,他毅然自重庆返回部队,请求北上抗日。他说:“我是军人,半生光打内战,对国家毫无利益。日寇侵占东北,人民无不义愤填膺。现在日寇要灭亡中国我们国家已到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我应该去抗战,应该去与敌人拼。”此后又上书请缨,决心率部北上抗日,出发前,他已下定以死报国的决心。在途经武汉,趁隙与家人告别时,他抚着儿女们语重心长他说:“我爱你们,但更爱我们国家现在敌人天天在屠杀我们的同胞,大家都应该去杀敌人。如果国家亡了,你们也没有好日子过了。”并写下一书,封好后交给大女儿慧英:

此次北上抗日,抱定牺牲。万一阵亡,你等要听母亲的教调,孝顺汝祖母老大人。至于你等上学,我个人是没有钱,将来国家战胜,你等可进遗族学校。

留于慧英、慧兰、荫槐、荫楠、荫森五儿。父留于一九三七年九月十五日

郝梦龄率第九军自武汉到达石家庄后,编入了卫立煌第十四集团军序列。其时山西雁门关己失守,晋北的忻口成了山西抵御日寇侵略的第一道防线。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为了保卫太原,决定在忻口组织会战,一再向蒋介石请求派中央军入晋作战。蒋介石应允派第十四集团军人晋,阎锡山即委第十四集团军总司令卫立煌为第二战区前敌总指挥,全权负责指挥忻口会战。10月初旬,郝将军率部先期到达忻口布防,积极派兵增援被日寇围困中的原平镇晋军。他在耳闻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的野蛮行径和嚣张气焰后,更加坚定了抗战到底的决心。10月10日,忻口会战即将正式展开,郝梦龄给妻子剧纫秋写下最后的遗嘱:

余自武汉出发时,留有遗嘱与诸子女等。此次抗战,乃民族、国家生存之最后关头,抱定牺牲决心,不能成功即成仁。为争取最后胜利,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故成功不必在我,我先牺牲。我即牺牲后,只要国家存在,诸子女之教育当然不成问题。……倘余牺牲后,望汝好好孝顺吾老母及教育子女,对于兄弟姐妹等亦要照拂,故余牺牲亦有荣。为军人者,对国际战亡,死可谓得其所矣!

纫秋贤内助,拙夫龄留字,双十节于忻口

这些慷慨悲壮的话语,表现了郝将军对中华民族的赤胆忠心。

10月11日,忻口战役正式展开。指挥进攻忻口的日军第五师团师团长板垣征四郎,集中其全部精锐,以飞机、大炮、坦克等精良武器装备,组成“立体战争”的密集火力网,倾全力向我忻口阵地猛攻。当时,首当其冲的是布防于中央地区的第九军。郝梦龄任中央地区的总指挥。面对强敌,毫无惧色,亲临第一线指挥作战。十二日,敌攻陷中央地区的锁钥部南怀化。敌我双方在忻口西北、南怀化东北的二○四高地上,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一昼夜竟易手十三次之多。敌我双方死伤惨重。我部在敌优势火力轰击下,平均每日伤亡一千多人。第九军在夺回被敌攻占的高地后,有的团只剩下一个营的兵力,郝将军仍鼓舞官兵说:“此次抗战,是民族战争,胜则国存,败则国亡。人人都应抱定有我无敌,有敌无我,我死国活,国活我死之决心。军人的天职是保国为民。现在国将不国,民不聊生,就是我辈军人没有尽到责任。欲置国家于磐石之上,拯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必须官兵用命,奋勇拼杀”。当第三二二团战斗到只剩下一百多人的时候,郝将军又亲到该团阵地前对百余名官兵讲话:“……先前我们一团人守这个阵地现在剩一连人还是守这个阵地,就是剩下一个人,也要守这个阵地。将有必死之心,士无贪生之意。我们一天不死,抗日的责任一天就不算完,出发前,我已在家中写下遗嘱,不打败日军决不生还。现在我同你们一起坚守此阵地,决不先退。我若先退,你们不管是谁,都可以枪毙我;你们不管是谁,只要后退一步,我立即枪毙他!你们敢陪我在此坚守阵地吗?”官兵们以雷鸣般的声音回答:“誓死坚守阵地!”

10月12日以后,敌以飞机,大炮,坦克向忻口中央地区猛攻数十次,郝率部御敌,屹然不动。迫15日夜,郝奉命指挥七个旅,由正面向敌夜袭,左右翼同时出击策应,期收夹击之效。夜3时,郝亲临前线,挥兵奋进,连克数座山头。五十四师师长刘家麒也随郝督队前进。到5时余,天已微明。郝担心天明后新夺的阵地受敌空、炮火力威胁,决定乘胜直追。在我追袭下,敌阵纷乱,不得不以机枪、榴弹炮掩护退却。这时,郝梦龄、刘家麒已临散兵线之前,距敌仅二百多米。突然,郝、刘中弹倒下,二将在弥留之际,仍力呼所部杀敌报国,而后壮烈牺牲。同时殉国的,还有独立第五旅旅长郑廷珍等。

郝梦龄将军是抗战初期,牺牲抗日疆场上的第一位军长。噩耗传开,举国悲悼。当灵柩于10月24日运抵汉口时,武汉各界代表4000余人往车站迎灵。11月15日,武汉各界隆重举行追悼大会,全市下半旗志哀,武汉行营主任何成浚代表蒋介石主祭。而后,将郝将军的灵柩以国葬仪式安葬于武昌洪山卓刀泉,12月6日,国民政府特颁褒扬令,追赠郝梦龄为陆军上将,刘、郑各追赠为陆军中将,明令“从优抚恤,生平事迹存备宣付史馆,用彰勋草,而垂永久”。

1938年3月12日,在延安追悼抗敌阵亡将士大会上,毛泽东高度评价了郝梦龄等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郝梦龄将军牺牲后,他的遗属在新中国得到关怀照顾,在政府和人民的培育下,郝梦龄的五个子女,其中四人大学毕业,成了人民的医师、教授和工程技术人员。1983年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为表彰爱国军人的献身精神,追认郝梦龄为革命烈士,颁发了烈士证书。武汉市政府又将武昌洪山卓刀泉的将军陵墓修聋一新。现在,每到将军的殉国日,都有许多人去将军墓地祭扫凭吊。

相关推荐:

日德兰海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德海军对抗

八年抗战:八路军如何用10万次战斗埋葬40万日军?

诸葛亮三次北伐中最关键的一次策反为何会失败

诸葛亮为何没能打败司马懿 陈寿找出了三个理由

清末日本间谍曾以开设书店为掩护从事情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