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朱元璋怕了?为何对安南侵占领土不反击,难道因宋元多次战败?

发布时间:2013-02-13 栏目:专题 投稿:感动的心情

本号内的文章受“维权骑士”版权保护,任何人未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加工、编辑

题记:请读者要看内文,至少要看题记。朱元璋的智商非常高,否则也不会从社会最底层成为塔尖!他更不是一个极端的人,而是一个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局势下,看出什么叫轻重缓急、什么叫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昨天,我们聊了五代十国时期南汉与交趾的故事,今天继续聊宋元。

938年,吴权在白藤江打败南汉军队后(经过详见:938年我们失去交趾20万km²,一场因轻敌而败的战役 一文),吴权建立的吴朝并没有存在多久。交趾地区便形成了十二使君的状态,越南方面称其为十二使君之乱。使君其实是汉代太守刺史的称呼,在交趾地区,每个使君也就管着几个县的地方。

1.明朝前交趾政局简史

“938年我们失去交趾20万km²,一场因轻敌而败的战役”一文讲述了五代十国之前的交趾历史。吴权在白藤江一战打败了南汉军队后。吴权立杨廷艺之女为王后,他死后,杨王后的弟弟杨三哥在辅佐吴昌岌时实际上居摄政位置,被称为杨平王。其后,吴权次子吴昌文打败了杨三哥。但在交趾地区,仍然处于群雄割据的状态。

在这一时期,杨廷艺另外一名牙将丁公著之子丁部领(丁桓,924-979年)的势力逐渐壮大。丁部领少年时曾与叔父发生战争,最终丁部领打败了叔叔收编了叔叔丁预的地盘儿,再加上丁部领承袭了父亲的驩州刺史的官位,丁氏割据势力开始强大。951年,丁部领以华闾洞为割据地拒绝向吴朝纳贡。吴昌文、吴昌岌兄弟进攻失败后,丁部领经过12年的拼杀被部众推举为“万胜王”(大胜王)。

965年,南晋王吴昌文被杀,吴朝灭亡。自此,交趾大乱。丁部领开始了平灭十二使君之战。968年,丁部领建国,国号为大瞿越,尊号大胜明皇帝,其国史称丁朝。定都华闾。

979年,丁部领和长子丁琏先后被内臣杀害,丁朝大乱。980年,大臣黎桓建立了前黎朝。

丁朝时间虽然短,但是,中国史学界将其列为越南独立的开始,只不过有人认为968年建立大瞿越国为标志;有人认为970年定年号太平为标志,衍生出了971年太平元年的观点;有的人认为973年,丁部领北宋称臣,宋太祖封其为交趾郡王,长子丁琏为检校太师、静海节度使、安南都护为开端。但是,丁部领的问题是废长立幼,而且长子丁琏善于外交、掌握一定兵权,一直是四方认可的储君,丁部领废长立幼之举直接导致丁朝混乱,乃至自己被杀。

前黎朝立国210年(980-1009年),不能不说很长久,但问题是,宋朝已经认定丁朝为正统,你黎桓篡位,作为宗主国必须要管的。因此,宋太宗在得到命令后发兵交趾。黎桓以藩属国的身份与宋朝谈判,宋朝认为:被你废了的丁璿是正牌,你不过是丁部领的部将。因此,摆在你面前的有两种选择:

其一:丁氏为正,你为副;其二,如果丁真没有才能,那好,你把丁璿交给我们,我们让他面见皇帝。黎桓一听拒绝,他清楚,如果丁璿去了中国中国再发兵南下将是名正言顺。为此,双方谈判破裂。981年,双方再次在白藤江决战,结果北宋军队战败。987年,宋朝承认了黎桓的统治。

1009年,大将大将李公蕴自立为帝建立李朝(因隋朝时期有李贲建立的万春国,为了区别越南方面称其为后李朝)。李朝历经九位君主,立国216年(1009-1225年)。李朝是一个比较重视北进的朝代,一直希望趁北宋与辽、西夏战争之机多侵占一些领土。为此,双方虽然是宗主与藩属的关系,但关系并不融洽。1072年,李圣宗驾崩,年仅七岁的李仁宗即位。双方磨擦日渐增多,北宋方面认为是教训交趾的好时机,李朝则在掌权的太尉李常杰的掌控下仍然继续北上蚕食的策略。

1075年11月,李常杰先发制人进攻北宋,1076年3月1日开始屠城邕州(广西南宁)。由此,宋越熙宁战争爆发,这场战争双方都声称己方胜利。战后,北宋册封李朝君主李日燇为安南国王,遂改称安南王国。此战之后,双方二百年未有大仗。

越南方面将这场战争的决战称为“如月江大捷”,我国史料则不是这样,说是我方胜利。但有一点,越南方面的记述是准确的:“在此以前宋朝称我国为‘交趾郡’,此时被迫承认是‘安南国’”。

从战略意义上说、从双方实力来说,李朝取得了胜利,其实我们没必要遮羞脸。北宋方面战略目的根本没有达到,虽然迫使李朝称臣,但从领土上说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日后,反而处于联盟的目的赠送了一些。

李朝成为北宋属国后,与宋处于和平状态。然而,当人们没有了生存的忧虑后,往往就开始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了。特别是强势阶层,李朝国政日益衰败,终至1225年底(或1226年初),李朝末代君主李昭皇禅位给了陈煚,安南历史进入了陈朝时代。陈朝名称“大越”,1400年又被胡朝取代。

此时,蒙古大军准备攻占陈朝对南宋形成包围之势,为此,陈朝进行了坚决抵抗,拉开了元越三十年战争的序幕。1257-1258年、1284-1285年、1287-1288年三次较大规模的战争

第一次战争陈朝向蒙古帝国称臣纳贡;第二次战争,元军本来有机会灭掉陈朝,但因为军中瘟疫以及陈朝军队利用地形开展的游击战争,迫使双方议和;第三次战争,元军再次在白藤江大败,非常巧合的是,此次陈朝方面采用的战术与当年吴权采用的方式如出一辙,由此造成元朝方面数百艘战船沉没。

2.朱元璋很睿智,他没有不分轻重缓急,而是对安南侵占中国领土采取隐忍的方式

自1293年开始,因为北部元帝国作为宗主国名义已定,对于安南并没有过多干预。陈朝进入了统治的第二阶段。陈朝向南得到了越南中部的占城国的一些地区,向北也蚕食了一些地区如我国云南、广西等地,为日后明朝与安南爆发冲突埋下了伏笔。

安南国在陈仁宗时代势力大盛。陈仁宗及其子陈明宗期间,政局开始开始混乱。明宗效仿其父也禅位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做起了上皇在背后遥控局面。1341年,明宗之子宪宗驾崩,为此,上皇(明宗)立另外的儿子陈暭为帝(裕宗1341-1369年),其国政在1358年上皇驾崩前由上皇控制。裕宗崇信奸佞,国政日渐衰败。

1400年,胡季犛废陈少帝自立,他自称是虞舜后裔,将国号从“大越”改为“大虞”,年号圣元。同年12月禅位于其子胡汉苍,自号太上皇,继承了陈朝的特色“上皇制度”。

然而,胡朝一建立就碰到了棘手问题。此时的中国已经完成了改朝换代,曾经不可一世的元帝国被朱元璋推翻了。起初,大明对陈朝要求是退到元朝时双方承认的领土。但那时,因为朱元璋国家刚刚建立,政治、军事、经济、外交、文化等等都是百业待兴,还没顾着对安南问题做出决策。

做事情嘛,总要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去做。只有傻子才会眉毛头发一把抓,作为还在与蒙元、蒙古势力进行最后决战的明朝统治阶层,首先要平灭各地的残余势力。而且,新建立的国家要与蒙元争夺亚洲特别是东部亚洲的秩序主导权,所以,朱元璋采取了隐忍的方式。目的无非是:

其一:对邻国柔和,使其脱离对蒙元的服从。知道历史的人都知道,朱元璋时期经过十几年的时间,才把朝鲜从蒙元盟友拉到了自己阵营这一边。

其二:为内部整合、休养生息提供条件,不必打的、不能打的、还不能打的战争坚决不打。

其三:积蓄力量北逐蒙元残余、南下平定云南。

其四:为保民生,屠戮功臣。朱元璋作为社会最底层出身的皇帝,深感天下根基在民心,对天下根基破坏最严重的就是豪强以及恶吏贪官,为了保住朱氏天下。

在天下安定之后,就开始从稳定民心、收买民心角度,对地方豪强开始进行抑制甚至屠戮功臣、文武,特别是功臣大多是大老粗和农民出身,受到过往经历以及农业社会赚取金钱渠道单一。功臣们对土地也很贪婪,为此,严重侵犯了朱元璋的底线,为此,朱元璋杀功臣以阻止土地兼并将它们收归国有后,或为军田或为民田。

为此,朱元璋在皇位期间主要考虑的就是以上四点,而安南问题尚没有进入处理时机。然而,陈朝诸君及权臣们却浑浑噩噩中,以为安南北侵中国领土还会像北宋、南宋、元朝那样被默认。他们显然低估了朱氏政权的实力。特别是,继朱元璋之后,大明又出现了一位强势君主——永乐大帝朱棣。

当胡朝建立后,胡氏父子立刻北上期望中国对其册封。但是,朱棣认为:陈朝作为正统,胡氏父子的职责应该是辅佐,或者择其良者辅佐。作为宗主国,明朝和宋朝的观点是一致的,你们胡氏父子没有资格继承安南王的位子儿。

胡氏父子闻听心声不满,由此,准备武装反抗。但是,明朝不是宋朝,永乐大帝勃然大怒,命大军南下推翻了胡朝,寻找陈朝后嗣欲重复陈朝

相关文章阅读

938年我们失去交趾20万km²,一场因轻敌而败的战役

国民党四大元老提倡废除汉字:要救中国首先就要废除汉文

偷渡与华人黑帮在美日形成简述

朱元璋、左宗棠的良民管理与身份证制度演变

明亡于正德之晚明社会风气开始变得奢靡、乖张与自我

相关推荐:

忽必烈东征日本始末:曾想派遣使臣去通好了事

人人都想好好活,这位女战士却想办法求死,她一句话气疯日本鬼子

官渡之战战役分析:曹操因何能大获全胜的秘密

解密:三国夷陵之战中为什么刘备会输得这么惨

抗战英烈彭雄:开辟了吕梁山 鲁西一些列的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