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甲午海战失败重要因素:海军司令丁汝昌交战即重伤之谜

发布时间:2013-02-13 栏目:专题 投稿:谦让的硬币

题记:本文摘自中国海军军事学术研究所研究员左立平大校所著的《中国海军史:晚清民国卷》,2015年10月出版。请注意,本文为初审稿与纸质书略有不同,主要是为保证原汁原味以及文件格式转化问题。未经允许不得转载、选编,如有转载等需求可联系我。原标题“黄海海战丁汝昌是如何受伤的?”

黄海海战作为甲午海战中的关键战役,决定着未来走向。此战若败,日本侵略者最好的战争计划将无法实现。反向看,中国海军则必然必会有最终的覆灭。这是一场遭遇战,中方海军司令的突然负伤无法指挥战斗,势必对于战场的整体指挥、协调、士气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因此,为啥战争刚一打响丁汝昌负伤,一直被许多人关心着。甚至有一种阴谋论,是有人为了夺权故意为之。到底真的这么不堪吗?我们看看左立平大校如何说。

题记及图片下的标注为本人所加、注释。

丁汝昌

丁汝昌,在黄海海战刚打响时就身负重伤,退居二线,不能指挥战斗,只能由刘步蟾“代为督战,指挥进退”。这是无人怀疑的事实,但他究竟如何负伤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海战刚打响时就负伤的原因,历史上有着不同的记载,大致有这样几种:

第一种说法丁汝昌本人在黄海海战后给北洋大臣李鸿章的报告中说:在海战当天午后12时50分左右,北洋舰队和日本舰队迎面接近,大战在即,“昌上望台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号望台打坏”,正在望台上观察敌情的丁汝昌中弹负伤。姚锡光《东方兵事纪略·海战篇》也说:丁汝昌先立望楼,旋受弹伤倒地。所记与丁汝昌报告相吻合。而《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中称,海战一开始,日本舰队发射的排炮便将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的望台击毁,正在望台指挥作战的丁汝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

第二种说法:泰莱在《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中,对此事有着完全不同的记载。他说,黄海海战时,两军接战,他因事由瞭望塔跳下,去飞桥上找丁汝昌,突然“旋巨声轰发,予知觉全失。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汝昌)与余方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此桥之名甚佳,以其竞飞,而丁与予亦随之飞。鸭绿江之战以是开始”。泰莱又说,提督与予之立于炮上飞桥,刘总兵不能不见,乃忽于此时命开炮,此事后来如何解释?予绝不知道,亦绝不闻论及之。提督堕在何处,予亦不悉。彼折其腰,衰惫甚。或欲舁入(抬入)舱内,提督拒之;坐于船面之罩架内以观士兵作战,亦使士兵得见之。”

池仲祜《海军实纪·述战篇·甲午战事纪》中记载与此稍异而实同:“‘定远’号为旗舰,统领丁汝昌驻焉,立望台指挥,首发巨炮攻敌,而炮在望台之下,掀望台丁汝昌翻身坠,眩晕垂绝,面部受伤,是亦为铁器所损,不能行。水勇扶之下舱,而敌弹忽至,扶者遂碎为糜,又一弹中桅,桅折。”显然,丁汝昌是被“定远”舰首发巨炮攻敌时掀翻望台摔伤。

刘步蟾

在《甲午海战海军阵亡死难群公事略·丁军门禹廷事略》中写道:北洋舰队“与日本‘吉野’号等12舰相遇,仓卒接战。我军船之速率、炮之射远,均逊于敌,渐觉失势。公在‘定远’号望台指挥督战,炮弹雨下,不稍却顾。忽因炮震跌伤,眩晕垂绝。”照此看来,丁汝昌负伤似乎不是在“定远”号首发巨炮攻敌之时,而是在炮弹如雨的酣战当中。不过,他“因炮震跌伤”,却与上述相同。

第三种说法:《冤海述闻》记载北洋舰队接近日本舰队时,“丁提督在望台下,初次摊炮时,因放炮震跌,即扶入三官厅躲避。王炳耀在《中日战辑》中说,“定远”号发炮时,舰身猛烈震动,丁汝昌猝不及防,由飞桥坠落,因而负伤。浅野正恭在《日清海战史》中记载,“定远”号12时炮发第一弹,自12点20分至50分之间,日舰发炮,舰桥上官兵被震下,丁提督亦被其震动,被震跌舰桥。

这样,实际上就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一是说丁汝昌是在日本舰队的炮火击中“定远”号时中弹负伤。二是说丁汝昌是在“定远”号发炮攻日舰时,震跌受伤。何者为是?何者为非?

由于史料记载各异,人们根据不同的记载也就得出了不同的结论。有人认为,在3种说法中,丁汝昌报告的说法是可靠的。理由是,这是丁汝昌亲口所说,他对自己如何受伤,当然最清楚。而且,如果丁汝昌是因飞桥震塌坠落负伤,就不会出现“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的情况。丁汝昌在旅顺养伤期间,旅顺营务处道员龚照屿前往探视,亲眼看见丁汝昌右臂半边被烧伤,左臂为望台木板击伤的情景。

邓世昌。应该说他是最没有争议的人,然而,他目前是争议最大的民族英雄。但不管怎么说,邓世昌代表了甲午海战中的北洋海军将士的整个遭遇。他们很勇敢也不怕死,指挥能力也可圈可点。然而,因为各种原因他们失败了。因此,他们的身上就有了众多种观点,许多目标其实都是针对他们背后的统治者的。然而时代变化后,人们对他们背后的统治者又有了新的评价,所以,他们再次被人翻过身来鞭打。这是对历史的不尊重,严重亵渎。

有些人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丁汝昌的报告,不仅隐瞒了刘步蟾“盲目发炮以致身负重伤”的事实,还为刘步蟾“铺叙战功”,因而内容虚假,不足为信。由于丁汝昌是陆军出身,在北洋海军中一贯受制于“闽党”,而刘步蟾则是“闽党的班头”,因此丁汝昌不敢向上揭发刘步蟾发炮将自己震伤的情况,不敢“捅闽党的马蜂窝”。至于因发炮而震断本舰飞桥,这虽是奇闻,但并非无可能。

黄海海战时正任“定远”号总管轮的陈兆锵先生,在回忆当年海战的情形时就曾说过:“我本良心而言,至于督船旗号为敌炮击落,亦非事实,闻为本舰炮火震断。该时清军各船为敌冲击星散,督船无有升旗归队。”参以其他资料,可见泰莱的《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所说丁汝昌负伤的原因是可信的。

事到如今,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海战中受伤原因的争论仍在继续,各种争议下仍然存在疑点。

相关推荐:

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没有高科技设备 为何夜间作战还能很强?

权臣诸葛亮哪四个动作直接导致蜀国走向败亡?

成功击退日寇三次的抗日悍将,敢于将日军活埋的第一人

他是五虎上将之一,曾是入朝作战统帅第一候选人,却未能评上元帅

孙权为何第一次'定都'选在苏州:是打仗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