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学习网 52xx.cn我爱学习网菜单按钮
  • 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 > 历史知识 > 战史风云

辽沈战役时毛主席为何两次严厉批评林彪?

发布时间:2013-02-15 栏目:专题 投稿:俊秀的小天鹅

从1948年9月12日开始,同年11月2日结束,历时52天的辽沈战役,拉开了国共“大决战”的序幕。

这场战役,东北野战军以伤亡6.9万人的代价,歼灭国军47.2万余人。战役结束后,解放军不管是战斗力还是数量,都超过了国民党部队。【资料扩展:不可一世的蒋介石五大王牌军 竟然被林彪一次就干掉两个】

现在回过头看,辽沈战役的关键之战是攻打锦州锦州攻克后,数十万国民党部队逃出关外的道路就被解放军堵死了,成为“关门打狗”之势。

国共双方最高统帅蒋介石和毛泽东几乎同时都看到了锦州这步关键之棋。可是,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却不这样看。他认为,攻打锦州是有困难的,提出在华北的杨成武兵团西进大同、分散傅作义主力,这样他才能南下攻打锦州

为了减轻东北野战军压力,毛泽东当即命令杨成武兵团进行配合。

林彪还是强调各种困难,什么筹粮困难啊、雨具缺乏啊、桥梁被冲啊、交通不便啊等等,提出“东北主力的行动不能以杨成武兵团之迟早为标准”,“目前对出发时间,仍无法确定。”

毛泽东见此,十分震怒。他立即发电报给林彪严厉批评了这种阳奉阴违、明允暗拖、不顾全局的行为:“关于你们大军南下必须先期准备粮食一事,2个月前即已指示你们努力准备。现据来电,此项准备仍未进行。你们所以不能决定出动日期,是放在敌情上,放在杨成武能否提早出动上,说杨成武时间能提前,则你们出动时间也能提早。当我们向你们指出,不应把南面的敌情看得过分严重,尤其不应以杨成武行动为准之后,你们又归结到粮食问题上。对于你们,敌情、粮食必须考虑周到,而对杨成武部似乎一切皆不成问题。你们出动遥遥无期,让杨成武孤军早出。傅作义东面顾虑甚少,大力援绥,将杨成武赶走,回头对付你们,对战局究竟有何利益?”

毛泽东作为中央军委负责人,在与各大战略区的负责人电报往来时,总是持商量、征求意见的口吻:“妥否?”“是否可行?”而在这封电报里,毛泽东的态度极为严厉,让林彪不敢拖延,立即率部南下,抵达攻击锦州的指定位置。

可这时候的林彪,仍然没有下定攻打锦州的决心。他再次给中央军委发电报,称鉴于“缺粮缺油”、“后方运输线太长”、“怕傅作义北上”等三个具体原因,鉴于不打锦州,改打长春

毛泽东收到电报后,回电再次严厉批评林彪:“我们坚持认为你们完全不应该动摇既定方针,丢了锦州不打,去打长春。四五月间,长春本来好打,你们不敢打;七月间,长春同样好打,你们又不敢打。现在攻锦部署业已完毕,锦西、滦县线之八、九两军亦已调走,你们却又因一项并不很大的敌情变化,又不敢打锦州,又想回去打长春。我们认为这是很不妥当的。只要你们十天内打下锦州你们就有了战役上的主动权,而打下长春并不能帮助你们取得主动,反而将增加你们下一步的困难。”

接连挨了两次严厉批评林彪,再也不敢找借口了。【资料扩展:他三违林彪军令 林彪还很高兴:要敢于打违抗命令的胜仗!】

1948年10月14日,东北野战军向已经陷于孤立无援的锦州发起总攻。经31小时激战,于15日攻克锦州,全歼守军10万余人,俘获东北“剿总”副总司令兼锦州指挥所主任范汉杰及第6兵团司令官卢浚泉等,完全封闭了数十万东北国民党军从陆上撤向关内的大门。

至此,国民党部队在辽沈战役中的失败已成定局。

————————

给你好看的历史:勇哥读史

公众订阅号:yonggedushi(←长按复制添加)

相关推荐:

老照片:揭秘在菏泽犯下滔天罪行侵华日军面孔

明军土木堡惨败的主因:明朝已经开始走下坡路

元泉馨:解放战争称要消灭徐向前被击毙的日军少将

罗布西茨战役双方损失如何?对双方有着什么影响

诺曼底登陆战役时的中国战场:豫湘桂战役大溃败